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層次”這一說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高層次”呢? 就像是一個金字塔一樣,你越是處在高層,你越是感覺視野開闊,人煙稀少。慢慢地,你將會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層次,它區分了一個人的性格和成就上的層級。你性格越是優越,成就越是巨大,越是能顯示出你的層次非同一般。 這個說法,說得直接一點,就是社會上的階層,有基層,有中層,還有高層。你能處于哪個階層,將能決定你有著怎樣的道路和人生。 其實,不管是低階層的人也好,也是較為高階層的人也罷,他們都想越過越好,不想永遠停留在原地。 俗話說得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那么,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如何才能真正實現“高處走”的目標,實現高層次的追求和突破呢? 我們就得從兩方面入手。只有你學會放棄這兩樣東西,你才能另有所得,涅槃重生。 真正高層次的人,早已放棄了“成敗得失”
從古至今,歷史上都出現了無數的英雄賢人,浮現出了數不勝數的成敗得失。可這一切,都被寫進了歷史當中,成為了已逝煙云。 其實,我們每個人最放不下的,就是“成敗得失”。 為何這么說呢?因為我們每個人一出生,身邊的人都會教我們要走成功之路,要成就非凡。 但是,唯獨沒有人教我們,要看淡成敗,看淡這世間的榮辱得失。而正因為我們未曾看淡,所以我們才會走了許許多多的彎路。 當你年少讀書學習的時候,你會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分數而變得或悲或喜。 當你踏出社會工作之后,你會為了一點業績而變得憂心忡忡,甚至還會吃不下飯。 這,很正常,可又不正常。正常在于,每個人都是平凡人,都不可能躲避榮辱得失。而不正常在于,看不透榮辱得失,你將走不出真正的人生之路。 人,如果想要贏,你就得先學會輸。想要走得更遠,你就不能在乎一時的榮辱得失。 當一個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他將能夠磨練出一顆堅韌且無堅不摧的內心,愈挫愈奮,毫無弱點。 高層次的人,他們爭長久而不爭一時,走萬里長路而不計小道艱辛。因為他們看得遠,也就有足夠的胸懷去包攬世間萬物。 真正高層次的人,早已放棄了別人的“看法”我們大多人都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過分在乎別人的看法。 就像你跟別人打招呼,別人沒有聽見,或者不理會你,你就認為別人看不起你,進而為了這一點小事兒而糾結一整天。 就像你在舞臺上演講,看到別人投來異樣的目光,你立刻就變得不鎮定,忐忑起來,從而影響了整個演講的過程。 其實,糾結和忐忑的出現,都源于我們做人過分在乎別人的看法,以至于自己產生了“自我恐嚇”的心理。 可以這么說,這種“自我恐嚇”的人,他們的玻璃心是特別嚴重的。 別人一旦表露出和平時不一樣的神情,他們的玻璃心就會立刻碎掉。別人沒有順從他們的意愿,他們的玻璃心就變得敏感起來。 如果人一直處于這樣的狀態之中,那么這個人,是不會有大的成就的。 為何?因為有所成就的人,他們臉皮是很厚的,內心也是無比強大的,根本就不會在乎別人的眼光和看法。
你的層次,決定了別人對你的看法。可你的內心,決定了你是否能提高你的層次,從而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 寫到最后一個人,如果想涅槃重生,他就必須要做到改變自己的層次,放棄該放棄的一切事物。 不管是成敗得失也好,還是以往的生活狀態也罷,面對過去的一切,就不要過分糾結不安了,面對失去的一切,也就不要為此而裹足不前了。 每個人,都像是一條盤踞待飛的巨龍。如果它能擺脫束縛,自然能一飛沖天,龍騰深淵。可如果總是被一些無所謂的俗事所累,只能是處于永無天日的黑暗之中。 所以說,層次的背后,不僅僅是你處在什么位置那么簡單,更是你是否有一定的能力,能夠一直向前,無畏風雨。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