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被譽為西方文明的搖籃,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愛琴文明。 一、愛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又稱米諾斯文明) 克里特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之前,受古埃及文明影響而逐漸進入文明時期, 克里特文明最終被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邁錫尼人所滅。 邁錫尼文明 德國考古學家施里曼在土耳其境內發現了特洛伊的遺址,于是《荷馬史詩》中傳說的邁錫尼文明被證實確實存在。 邁錫尼文明存在于約公元前1600年至約公元前1100年,與我國的商朝同期,最終被北方的多利安人所滅,從此希臘進入黑暗時代。 愛琴文明期間發生“特洛伊戰爭” 海上民族入侵帶來的黑暗時代 二、希臘古典時期 邁錫尼文明被毀滅之后三百年之后逐漸在希臘半島興起。 希波戰爭 戰爭以希臘人擋住了波斯帝國的入侵而結束,城邦雅典成為古希臘地區的霸主。 伯羅奔尼撒戰爭 戰爭的主線是雅典和斯巴達的爭霸,最終斯巴達贏得了勝利,可是至此古希臘的歷史也走到了盡頭。 泰勒斯、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均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三、馬其頓時期 其間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338年馬其頓人征服希臘,約與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相當。 腓力二世被刺后,其子亞歷山大穩定了在希臘的統治,并揮師東征,僅用了十年的時間便征服了埃及地區、波斯帝國,大軍進入印度河流域,這便是繼波斯帝國之后第二個地跨亞歐非的馬其頓帝國。 四、“希臘化時期” 公元323年,亞歷山大突然病逝,帝國遂一分為三:希臘地區歸馬其頓、埃及地區歸托勒密王朝、波斯地區歸塞琉古王朝,這一時期又被稱為“希臘化時期”。 1、希臘地區歸馬其頓、 2、埃及地區歸托勒密王朝 完全埃及化了 3、波斯地區歸塞琉古王朝 完全波斯化 希臘的文明程度并不比古埃及和波斯文明更高 托勒密王朝完全埃及化了,而塞琉古王朝同樣波斯化。 由于馬其頓帝國的存在,今天的希臘人很樂意將亞歷山大和馬其頓帝國稱為希臘的文明史 五、羅馬帝國時期 羅馬崛起的時間比古希臘同時而略晚(一般認為始于公元前753年),古羅馬崛起的過程可以概括為兩場戰爭——布匿戰爭和馬其頓戰爭。 羅馬、迦太基、馬其頓爭霸地中海 布匿戰爭——古羅馬和迦太基的爭霸 此戰共三次,雖然迦太基擁有漢尼拔這樣的名將,但羅馬最終還是贏得了勝利,取得了西地中海的霸權 馬其頓戰爭——古羅馬和馬其頓 此戰共四次,起因是因為布匿戰爭期間馬其頓與迦太基聯盟,最終馬其頓(希臘地區)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羅馬成為了整個地中海的霸主。 希臘從此作為一個羅馬的行省存在,再無獨立的古希臘文明,這一年是公元前146年,此時的我國處于漢景帝時期。 六、拜占庭帝國時期 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拜占庭”是古希臘對君士坦丁堡的舊稱,西方史學家為了將東羅馬與神圣羅馬帝國區分而將其稱為拜占庭帝國。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包括希臘在內的帝國東半部成為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拜占庭帝國曾在查士丁尼大帝時期達到頂峰 此后,一千多年的時間,希臘的歷史就是拜占庭帝國的一部分,拜占庭帝國共經歷12個王朝,93位皇帝,最終被奧斯曼帝國所滅。 拜占庭帝國曾在查士丁尼大帝時期達到頂峰,但《羅馬帝國衰亡史》的作者吉本說:“拜占庭的文明不過是一個充滿懦弱和不幸的冗長而千篇一律的傳說”。 客觀的看,拜占庭的千年歷史確實沒有創新,始終受外部威脅和內部積弱所困擾,不過拜占庭保存和繼承了古希臘的文明和思想,這也是后來西方文藝復興的基礎之一。 七、奧斯曼帝國時期 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占君士坦丁堡,千年拜占庭滅亡,希臘地區從此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 千年之中,拜占庭長期與波斯第二帝國(薩珊王朝)、阿拉伯帝國在地中海爭霸中,雖然最終衰落但并未消失,最終滅了拜占庭的卻是突厥人的后裔奧斯曼一世建立的奧斯曼帝國。 公元1821年,希臘人發起了獨立戰爭。 公元1827年,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的艦隊擊敗奧斯曼土耳其和埃及的聯合艦隊,奧斯曼在希臘的統治結束。 八、公元1832年,在倫敦會議上,希臘王國正式成立。 希臘,作為一個現代國家,脫胎于奧斯曼帝國。 公元1832年,希臘正式作為一個國家從奧斯曼帝國獨立,而其最終版圖與歷史上“古希臘”時期相近——占據了整個愛琴海。 九、公元1974年,希臘結束了君主制時期,代之以共和制,這便是今天的希臘共和國 希臘的歷史可以分為神話時期、古典時期、三大帝國統治時期,而完全屬于希臘文明的只是古典時期,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均為人類歷史上地跨亞歐非的大帝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