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對志愿軍戰士無比崇敬的心情, 我看完了40集電視劇《跨過鴨綠江》, 深深受到感動和震動! 在觀看過程中,淚水時常模糊了我的眼睛…… 兒時知道的許多有關志愿軍英雄人物的故事和片段, 和電視劇情節一起呈現在自己的腦海中, 它們串聯在一起、交織在一起, 形成一幅幅慘烈的戰爭場景和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讓我感動,讓我震驚…… 我想起了兒時學過的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 是替我們百姓打天下的和保家衛國的戰士們…… 從南昌起義的那一刻起, 為了建立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我們有多少人民子弟兵已經犧牲……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 美帝國主義又把戰火燒到了家門……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這是全國人民的心聲與呼聲! 也是解放軍戰士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 《跨過鴨綠江》形象再現了 云山戰斗、三所里戰斗、長津湖之戰, 以及鐵原戰斗、上甘嶺戰役、金城戰役的戰爭場景, 形象地說明了志愿軍戰士為什么能夠戰勝武裝到牙齒的美軍, 這是因為敵人“鋼多氣少”,而我們“鋼少氣多”。 黨中央的正確決策,為正義而戰,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 戰士們高昂的愛國熱情、堅韌的革命意志, 以及高強的組織紀律性和忘我犧牲的精神, 這才是我們能夠戰勝強大美軍的根本原因, 也是我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的軍魂! 在云山戰斗中, 志愿軍39軍死守飛虎山和黃草嶺, 阻擊敵人的猛烈進攻。 美國領導的所謂“聯合國軍”, 雖然具有絕對的空中優勢, 也具有絕對的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優勢, 但在志愿軍官兵的拼命阻擊下, 敵人處處受挫、寸步難行! 在沒有援兵、缺少武器彈藥和糧食、傷亡慘重、極度疲勞的情況下, 戰士們戰斗數天數夜,依然堅守陣地,直至最后一人! 在子彈打光后, 志愿軍戰士勇敢上前,跟敵人拼刺刀搏命! 為什么志愿軍戰士能夠赴湯蹈火、視死如歸? 因為國家至上、人民至上、家國情懷的信念在他們心中! 為了截斷美軍南撤路線, 彭德懷總司令命令三十八路軍占領三所里; 一一三師奉三十八路軍軍長梁興之命, 在剛打完德川戰役后, 又率數百人的精兵團,用時不到17小時, 一夜急緊行軍140里,按時趕到并把三所里占領, 阻擊南撤的數以萬計的美軍! 三所里戰斗異常慘烈, 槍林彈雨、尸橫遍野、肉搏拼命; 志愿軍精兵團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美二師南逃龍源里, 與我軍搶占咽喉要道高地松骨峰。 志愿軍第38軍112師335團及時趕到松骨峰, 并占領松骨峰高地,構筑工事,等候南逃的美軍! 看過《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嗎? 作者魏巍就描述了松骨峰戰斗的慘烈: 敵人為了逃命, 用三十二架飛機,十多輛坦克和集團沖鋒 向這先頭連洶涌卷來; “整個山頂都被打翻了”, “汽油彈的火焰把這個陣地燒紅”…… 勇士們的子彈打光了, 他們把槍一摔, 帶著身上、帽子上的火苗撲向敵人…… 最終,三十八軍完成了上級交給的阻擊敵人的任務, 戰果輝煌、不辱使命! 彭德懷總司令嘉獎三十八軍, 最后補上一句:三十八軍萬歲! “三十八軍萬歲”的聲音震耳欲聾! 1950年11月25日, 中朝軍隊發起了第二次戰役。 志愿軍第九兵團潛伏在長津湖地區, 對敵人實施引君入甕、突然襲擊,以重創美軍! 饑餓、寒冷,數天數夜潛伏在冰天雪地里,紋絲不動, 需要何等堅韌的革命意志和高強的組織紀律性! 不少戰士凍死了,依然保持潛伏的姿勢,像冰雕人! 連長楊根思奉命率兵堅守“1071高地”小高嶺, 負責阻擊南逃的美軍。 他們打退了敵人在大量飛機、炮兵支援下的8次猛攻。 敵人在發起第9次進攻時, 已負傷的楊根思毅然抱起一個5公斤的炸藥包, 拉燃導火索,縱身沖向敵群, 炸死了爬上陣地的敵人…… 1951年5月下旬,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打響, 19兵團63軍軍長傅崇碧臨危受命。 為了爭取志愿軍主力的戰略轉移, 在鐵原的保衛戰中, 63軍血戰到底,不辱使命。 187師第561團三營, 堅守陣地四天三夜, 頂住了數倍于己的敵軍的十余次進攻, 斃傷敵達1300余人, 為穩住一線陣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敵人在187師碰壁后,又轉向189師。 189師分兵阻擊,“天女散花”,化整為零, 堅守陣地(種子山)13晝夜,傷亡過半,非常感人! 上甘嶺戰役、金城戰役也同樣慘烈,觸目驚心。 看過《上甘嶺》電影的人, 也許對上甘嶺戰役記憶猶新。 1952年10月14日, “聯合國軍”先后調集兵力6萬余人, 大炮300余門,坦克170多輛, 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 對志愿軍兩個連防守的約3.7平方公里的上甘嶺陣地發起猛攻, 志愿軍防守部隊進行了頑強抵抗, 陣地多次失而復得,寸土必爭! 在持續43天的戰斗中, 志愿軍與“聯合國軍”反復爭奪陣地達59次, 志愿軍共擊退“聯合國軍”900多次沖鋒。 最終,志愿軍守住了陣地,贏得了戰爭! 上甘嶺戰役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 特別是炮兵火力密度, 已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高水平! 《跨過鴨綠江》還表現了眾多英雄人物: 如,牛保才、黃繼光、邱少云…… 展現了全國人民支持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意志、決心與行動, 展現中朝軍民同生死、共患難的魚水之情! 表現了朝鮮停戰談判的艱辛過程: 談談打打,打打談談,斗智斗勇。 為了國家尊嚴,為了國家利益, 談判錙銖必較,雙方暗中較勁! 1951年7月10日, 朝鮮停戰談判在開城舉行。 1953年7月27日, 《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訂。 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 戰爭與談判不同情弱者,談判也要靠實力說話。 實力定輸贏,實力定乾坤。 只有把美軍率領的所謂“聯合國軍”打殘了、打怕了, 他們才會給你讓步, 我們才能爭取和平! 在《跨過鴨綠江》第40集(最后一集), 彭德懷總司令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后, 有記者問:這份停戰協定意味著什么? 彭總司令說: 意味著幾百年來, 西方侵略者在東方的海岸上,架起幾門大炮, 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征服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在朝鮮戰場上, 中國軍隊打出了軍威、國威與國格, 贏得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 在《跨過鴨綠江》第40集, 在慶祝停戰晚會上, 彭總司令推薦文工團的一個小女孩表演一個節目: 朗誦《誰是最可愛的人》! 意味深長,回味無窮! 《跨過鴨綠江》重視表現毛主席和黨中央 對抗美援朝戰爭的決策與指揮過程, 也重視表現美國高層與軍事指揮官對朝鮮戰爭的介入過程。 相互比較,誰是誰非,誰輸誰贏,一目了然,涇渭分明! 《跨過鴨綠江》電視劇有名有姓的人物約300人, 并穿插有許多紀錄片的內容; 眾多人物和事件都可以考證,可信! 中央總臺集中了國內眾多著名演員, 參加拍攝《跨過鴨綠江》電視劇。 大投入、大場面、大格局、大陣容; 將史料、史識、敘事、表演統一到一個總體敘述框架中。 它宏觀地復盤了縱橫捭闔的頂層決策過程, 但在敘事層面,也充分展現了每場戰役的特點, 使很多志愿軍戰士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跨過鴨綠江》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朝鮮停戰協定”不是“朝鮮和平協定”。 “停戰”換來的是暫時的和平與安寧, 但依然存在爆發戰爭的可能性。 美國介入臺灣問題至今, 是美國當初介入朝鮮戰爭的延續; 遏制中國的崛起,是美國朝野兩黨不變的方針! 世界并不太平, 中華民族依然處在最危險的時刻, 我們要牢記《國歌》的提醒! 銘記歷史,紀念英雄,珍惜今天,珍惜和平! 我們要把志愿軍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 永遠銘記在心,世代傳承! 如果敵人敢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底線,紅線), 請他們先吸取當初介入朝鮮戰爭的教訓! 最可愛的戰士們為了保家衛國,不惜犧牲自己, 還有什么強大的敵人不可戰勝? 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不是先進的武器, 而是戰爭的性質,而是人,而是人的精神! 《跨過鴨綠江》一經推出, 就引發了全國觀眾的強烈共鳴和一致好評, 收視率陡升! 觀眾迫切需要形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需要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 需要高大尚的信念、信仰支撐自己的內心世界, 需要迅速把中國強大起來, 需要迅速把中華民族振興! 實現中國夢,我們需要砥礪前行! 作者:追夢一往無前 2021年2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