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解毒湯 《外臺秘要》 黃連解毒柏梔芩,三焦火盛是主因; 煩狂火熱兼譫妄,吐衄發(fā)斑皆可平。 【組成】 黃連三兩(9g) 黃芩 黃柏各二兩(各6g) 梔子擘,十四枚(9g) 【功用】 瀉火解毒。 【主治】 三焦火毒熱盛證。大熱煩躁,口燥咽干,錯語不眠;或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fā)斑,或身熱下痢,或濕熱黃疸;或外科癰瘍疔毒,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shù)有力。 瀉心湯 (《金匱要略》) 瀉心大黃與連芩,主治黃疸血妄行。 組成:大黃二兩(6g) 黃連一兩(3g) 黃芩一兩(3g) 功用:瀉火解毒,燥濕泄痞。 主治:邪火內(nèi)熾、迫血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或濕熱內(nèi)蘊之黃疸,見胸痞煩熱;或積熱上沖而致目赤且腫,口舌生瘡;或外科瘡瘍,心胸?zé)幔蟊愀山Y(jié)等。 【鑒別】 瀉心湯與黃連解毒湯均用黃連、黃芩,為苦寒直折、瀉火解毒之劑。瀉心湯伍大黃瀉火消痞,導(dǎo)熱下行,使熱從大便而去,體現(xiàn)“以瀉代清”之法,主治熱壅心下之痞證,以及火熱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黃連解毒湯配黃柏、梔子清熱瀉火,導(dǎo)熱下行,使熱從小便而出,體現(xiàn)“苦寒直折”之法,主治火毒充斥三焦之證。 涼膈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涼膈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 竹葉蜜煎療膈上,中焦燥實服之消。 【組成】 川大黃 樸硝 甘草 ,各二十兩(各12g) 山梔子仁 薄荷葉去梗 黃芩各十兩(各6g) 連翹二斤半(25g) 【功用】 瀉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 上中二焦火熱證。煩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煩熱,口舌生瘡,睡臥不寧,譫語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普濟消毒飲(原名普濟消毒飲子) 《東垣試效方》 普濟消毒芩連鼠,玄參甘桔板藍根, 升柴馬勃連翹陳,薄荷僵蠶為末咀, 或加人參及大黃,大頭天行力能御。 另: 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 升柴陳薄僵蠶入,大頭瘟毒服之消。 【組成】 黃芩 黃連各半兩(各15g) 人參三錢(9g) 橘紅去白 玄參 生甘草各二錢(各6g) 連翹 鼠黏子 板藍根 馬勃各一錢(各3g) 白僵蠶炒,七分(2g) 升麻七分(2g) 柴胡二錢(6g) 桔梗二錢(6g) 【功用】 清熱解毒,疏風(fēng)散邪。 【主治】 大頭瘟。惡寒發(fā)熱,頭面紅腫焮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shù)有力。 |
|
來自: 木丹園 > 《方劑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