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戰略儲備糧足夠十四億人吃多久?儲備標準直接對應世界大戰級別,甚至是核戰爭級別!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無論是在冷兵器時代還是熱兵器時代,糧草的充足與否都將直接影響到戰爭的勝敗。也正是因為這樣,許多大國都非常注重建設完善的糧食儲備體系,以便更好地備戰備荒。 著名外交家基辛格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名言: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世界。由此便可見糧食的重要性。所以我國始終堅持著全國耕地總數要不低于十八億畝的原則,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和儲備糧的充足供應。 但是,即便我國非常注重戰略儲備糧工作,可現實中的一些巨額浪費現象卻不可避免!比如#院士:中國每年有2億畝果蔬糧食爛掉#,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朱明就指出,我國目前的果蔬產品在最先一公里中的損耗率維持在15%到25%之間,相當于1.2億畝耕地的產出;如果再算上糧食的損耗,那么果蔬糧三大類的浪費總量就相當于2億畝耕地的產出! 因為在采摘和收割過程中的損耗和浪費實在太過驚人,所以國家也適時地提出了光盤行動。與此同時,一些大型企業也主動承擔起了相應的社會責任:比如阿里巴巴就專門針對這種糧食果蔬浪費現象提出了重倉的重要性,并希望能夠在采摘和收割環節中引入更多的高科技措施,以期對我國的農業發展起到帶動和升級的引導作用。 那么,既然在果蔬糧食采摘收獲的初始階段浪費如此巨大,我國的農業產出還能夠維持足夠的戰略儲備嗎?坦白講,關于這一點其實不必過于擔心:以2007年國際糧價飆升那次事件為例,當時許多外國出口商天真的以為我國人多,所以肯定會在糧食價格上妥協。但誰知我國當時強硬的對外宣稱擁有至少一億噸糧食儲備,足夠十四億人吃一年,這才打碎了外國出口商妄圖坐地起價的美夢。 當然,對一個國家而言,戰略儲備糧的具體數字肯定是保密的。但參考《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發布的最新數據來看,全國范圍內目前共設有標準倉容6.7億噸,簡易倉容2.4億噸,總的庫存量達到了9.1億噸;假設十四億人每天需消耗70萬噸糧食,那么這個庫存量就足夠維持三年時間。 毋庸置疑,對于我國這樣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大國而言,糧食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而且基于做好最壞打算的考慮,我國的戰略糧食儲備標準都是對應世界大戰級別,甚至是核戰爭級別的。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以身作則杜絕糧食的浪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