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一:大學畢業繼續升學還是找工作還是換工作迷茫時怎么辦? 先用你的手指暫時堵住你的耳朵,聆聽一下你自已內心的感受,你的身體發生了什么,關注你自已的內心,關注你自已的感受,一旦你知道你自已的心聲,一旦傾聽到自已的聲音,那么你就能聽取一些別人給你的建議,但是要當心那些,想要把他們的建議強加到你身上的人,不會有正確的答案,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每個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 提問二:人生其實已經過去很多了,我們是否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耽誤得起,那我們就會陷入焦慮里去,我們想要的還有很多,感覺自已還是很差勁,我們覺得自已沒有做成什么東西,我們能力上不行,性格上不好,什么都比不過別人,懶惰,甚至沒有目標,起不來床一系列問題,我們想要的很多想要有高工資、想要女朋友,想要別別人看的起。 答:第一個關于著急,我無法理解中國家長的聲音,緊緊地逼迫著這些可憐的孩子,努力讓孩子們活出他們想要的生活,你得回顧一下中國的歷史,在父母成長的時候,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還有在他們的父母成長的時候,又是一個不同的世界,而在當今世界中,成長的人們,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第一可以活的更久,因為平均壽命在增長。第二,所有的壓力都是沒有任何幫助的,當你不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 沒有孩子,可能還沒有結婚,或者你結過婚了,你任然沒有孩子,這就是一段可以好好探索的時期,我只能談論一下西方生活是如何的。西方人30歲之前都不要有孩子,這是對于受過教育的人而言的,在30歲之前都不要有孩子,在30歲出頭的時候你需要開始想想生孩子的事情了,因為女人在接近40歲的時候,他們更難有孩子,但是在30歲剛開始前幾年,是生孩子的好時期,探索你的人生,探索世界,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多冒險你。而那種觀點十分傳統,必須在你二十幾歲出頭就有孩子,你必須結婚,你在過年的時候要把伴侶帶回家,給家里人看看,所有的這些都是舊時代的中國,都不是新時代中國該有的,新時代的中國有更多的機會,有更多的可能性,有更多的機會讓你去規劃,你想要的職業道路。 提問三:上面講到了父母的聲音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對我們的催促,快點、快點、快點,的確是,發現這幾年焦慮的嚴重,相反到28—29歲這兩年的時候,焦慮降低,父母的聲音不止有催促 還有責怪、批評、否定。長大的時候會經歷這種特別特別多的否定和批評,以至于當我們這代人長大的時候,會把這種聲音不斷的內化,不斷的自我否定,覺得自已什么都不是,覺得自已沒有能力,我們還內化了另外一個聲音就是比較,和身邊的同齡人對比,別人怎么樣,自已怎么樣!覺得自已不夠圓潤,不會搞人際關系,甚至想要辭職,想要找一份自已心理想要的工作。 答:自信是由兩個方面組成的,兩個方面組成的 ,你是如何看待你自已和你過去的過去,有很多簡單心理學工具,能改善你對自已和過去經歷的看法,我們講到另一個方面就是別人是如何看待你的,那么對此我們能做些什么呢?對于這兩個方面你對自已過去經歷的看法,別人對于你的看法,對于第一個方面來說,你要做的就是,我們已經在生活中經歷了很多,我們學校的老師和家長,都想要讓我們進步,他們總是告訴我們,我們那些事情是錯誤的,那些事情需要我們改進,可能從教育的角度來看,這是對我們有益處的,但是從自信角度來看,這就是沒有益處的。 提問四:年輕人要進入什么樣的圈子,如果我們沒有這些朋友怎么辦,可以參加旅行、課程呀,很多的方法結交朋友,可是我們無法應對內心的孤獨,去結交朋友總是有一些困難,比如在大城市打拼,每天除了上下班就是睡覺,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結交新朋友。 答:如果是年輕人,我會質疑他們,你活著像個死人一樣,為什么不直接割喉自殺,既然你都不想活了,為什么還要死在一個活著的軀體里?之后你一定會問自已,為什么我會活得像個死人,倒不如利用那力氣去改變。看看你的人生說,我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已經死了,我不開心,我很孤單,這樣只會讓你活得更加糟糕。有這么一句話叫陷入谷底,在你決定改變你的人生之前,你都會處于低潮和相當糟糕的狀態之中,你可以用那個能量來改變你的人生,有的人需要,有的人自發做出改變,但他們也需要有人支持他們說,如果你不喜歡你的人生,那么你就得改變你的人生,而那個唯一能改變你的人生的人就是你自已,的確如此,在中國人們工作時間很長,在一些西方的大企業也是如此,他們需要工作很長時間,人們下班回到家,用社交軟件和其他人聯系,社交軟件在很多方面來說都是一樣很不好的東西,因為我覺得我在和某人聊天,但是我并不能感受到他們在這里,我們在這里連接,但并不在這里,所以一個實際的回答是,我需要走出去并且開始去見人,與人們連接,去感受人們,所以我要減少我的工作時間,你需要找到一個方法讓自已有足夠多的時間去和真實的人見面,你也可以上課、做自已喜歡的事情,這些都是可以的,不要上太理論性的課程,除非你真的很喜歡,你可以去學攝影、學跳舞,我的興趣是什么?我會跟別人說我的興趣是什么?活著并不是盯著屏幕,這才是活著的樣子,這才是生活有趣的地方。 提問五:二十幾歲人的感情該何去何從?我對那個女生產生好感,要不要去追她,要不要和她在一起,這是每一個年輕人要考慮的事情,我們看一段感情合適嗎?我們承受的起嗎?我們到底該怎樣選擇跟另外一個人在一起,我跟她在一起是因為我喜歡她,我們之間有感情?還是因為我們之間彼此是合適的。我該找一個愛我的人,還是找一個我愛的人,還是找一個合適的,如果走不到一起怎么辦? 答:首先你需要愛她們,你們需要是相愛的,一段關系發展時會遇到的困難是當你初次與某個人見面的時候,你會向他們展現你最好的一面,她們向你展現也是最好的一面 并且隱藏起來他們最糟糕的一面,而過了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對方那些不好的部分,一段完美的關系是,當你在一段關系中,你認為對方身上80%是好的,你不喜歡的是有10%,剩下的10%是你討厭的,而并不存在和十分罕見你并不能期盼,你伴侶的每一個部分你都是喜歡的,所以你必須要決定什么是足夠好的,而對于他們身上那些不好的部分,你所不喜歡的那一面,你是否能夠容忍,你是否能應對好,發展一段關系不僅僅是找一個有吸引的人,當然那也是最重要的,但你們也同時成為朋友嗎?你們可以聊天嗎?你們有共同的愛好嗎?你們有喜歡相同的東西嗎?所有的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在你二十幾歲的時候,不要太快決定你的伴侶,也不要讓你的父母壓迫你快點結婚,多花點時間,與不同的人約會,嘗試去發展不同的關系,獲取一些經驗,因為結婚和生小孩,都是重大的決定,嘗試著多花點時間,不要著急去做這件事,得多花些時間,要找一個至少可以與你做朋友的人 要找一個可以與你做朋友的人,如果你想要你們能長時間地呆在一起,另外一個事情就是,要找一個對于性的感興趣程度和你一致的,如果你對于性是不感興趣的就找一個也對性不感興趣的,如果你對于性是感興趣的,就找一個對性也是感興趣的,對于這個部分同等重要的 |
|
來自: 張平凡書舍 > 《解讀每個人生階段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