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新時代的領路人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朱伯廬 奢侈的必然結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盧梭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點。——古巴 讀了上述文字,你受到怎樣的啟發?又有什么感受?假如班上將舉辦一次以“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請你就上述材料的提示,寫一篇發言稿。要求:自選角度,自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切題立意】 1.反對浪費糧食,糧食安全人人有責2.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3.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4.節約糧食,從我做起5.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爭做節約達人 【偏題立意】1.成由儉,敗由奢。(對情境和任務指令的限制理解不到位)2.食安國才安。(偷換概念,以“食品安全”替代“糧食安全”)3.大道至簡,節約為要。(泛談節約,忽視核心概念“節約糧食”) 4.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擴大范圍,題目要求寫“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5.追思古人,崇尚節約。(未結合現實) 【范文參考】 發揚優良傳統,厲行勤儉節約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班會上,我發言的題目是“發揚優良傳統,厲行勤儉節約”。“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用“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的字樣來強調要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引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道出每一粒糧食來之艱辛。 發揚優良傳統,厲行勤儉節約,是被歷史印證了的正確選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縱觀中國歷史,有數不盡的關于勤儉節約的歷史典故和事件。從節儉力行、賜而不受的晏嬰,到“一錢太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征,到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再到我們的偉大領袖,他們勤儉節約的故事無一不是對“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這句古訓的有力詮釋。“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正是主席這句擲地有聲的話,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奮斗、自力更生,使年輕的共和國迅速醫治了戰爭的創傷,甩掉了一窮二白的帽子,讓中華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發揚優良傳統,厲行勤儉節約,是由時代現實決定了的必然選擇。也許有人會說,以前國家窮,我們不得不勤儉節約,今天,中國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們的生活富了、腰包鼓了,浪費一點也無妨。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和危險的。我們還是世界農產品進口大國,資源短缺問題、糧食平衡問題,依然是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我們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決定了我們的國家根本經不起鋪張浪費的折騰,決定了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傳統不能丟、不能忘。更何況今年全世界遭遇曠世新冠疫情,糧食安全岌岌可危,我們更要有“珍惜糧食,從我做起”的意識。 發揚優良傳統,厲行勤儉節約,是我們每個人必須牢記的責任和使命。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刻不容緩!人人可為,時時可為,人人必為,時時必為!只要社會各界形成共識,齊心發力,勤儉節約必定會蔚然成風。浪費不以量小而為之,節約不以微小而不為。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糧食成為生活方式”,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節約糧食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爭做“節約糧食”的實踐者、傳播者、示范者和引領者,節約每一粒米,珍惜每一口飯,以儉養志,以儉修德,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為風尚,讓我們的地球家園永遠美麗富足!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點評】本文開篇提出觀點,總領全文;引述材料,簡潔干脆,毫不拖泥帶水;采取三個分論點的結構形式,思路清晰;舉例豐富而典型,富有說服力;聯系社會現實,說明在全球新冠疫情下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最后發起倡議號召,很有感召力。總之,本文是一篇生動流暢又不失深刻有說服力的優秀范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