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弘文早年喪父,養成了溫厚多情的性格,他是一個中央空調式的暖男。 母親體弱多病,他自幼跟著祖母長大,這樣的環境造就了他的溫柔和心軟多情。正因為如此,他懂得閨閣女子生存的不易。 一番為祖母抱屈的話,引得盛明蘭的注意。原著里的盛明蘭是穿越的,像這樣穿越來的女子,很贊賞賀弘文的這種人生觀點。 而顧廷燁和齊衡骨子里都是極其規矩的人,他們注重傳統和規矩,所以顧廷燁不會讓曼娘這樣的女子成為自己的正室嫡妻,而齊衡也斗不過嫡母平寧郡主。 可賀弘文不同,盛明蘭待賀弘文是不同的,甚至為了賀弘文,主動的爭取。這是顧廷燁和齊衡沒有過的待遇。足以看出,盛明蘭內心是傾向于賀弘文的。 可在賀弘文心中,盛明蘭并非真愛,在賀老太太心中,盛明蘭不是賀弘文的頂配。 于賀弘文,盛明蘭是一個三觀契合的,可以走進婚姻的對象。他可以為盛明蘭努力,但卻做不到像齊衡那樣一心一意。盛明蘭介意的從來都不是賀弘文納妾,而是他的心中始終裝著曹錦繡。 像賀弘文這樣的男人,他一生無愛,不過是憐香惜玉,也可以說是多情之人。 于賀家老太太而言,盛明蘭也不過是養在盛家老太太身邊才有了尊貴的庶女,她并非完全符合賀老太太的孫媳婦人選,所以她明明可以阻止曹錦繡,但是卻沒有阻止,不過是因為盛明蘭不值得罷了。 而后面賀老太太為賀弘文選的嫡妻,才是真正的頂配。 第一個和賀弘文有糾葛的女子是曹錦繡,這個女人,糾纏了她一生。 曹錦繡本就是官家女子出身,如果沒有后來的變故,她可能連賀弘文都瞧不上。事實也證明過,曹家曾經想要為曹錦繡許配更高的門戶,看不上賀弘文的孤兒寡母。 只是曹家落魄,這才有了曹錦繡的死心塌地,甘愿自輕自賤,為人小妾。但這樣的過往,都沒能讓賀弘文狠下心來徹底擺脫曹錦繡,可以看出賀弘文是一個太過重情之人。 從賀弘文對曹錦繡的態度可以看出,賀弘文對曹錦繡的感情是很復雜的。一方面,他厭惡這個女人到極點,可是另一方面,若是真讓這個女人流落街頭,他又放心不下。 而曹家利用的也正是賀弘文的優柔寡斷,這里面牽扯到太多復雜的因素,比如賀弘文的母親,也就是曹錦繡的姨母,她一直是想要讓賀弘文照顧曹錦繡的,賀弘文本身也是一個愚孝之人。 或者說,賀弘文母親只是他照顧曹錦繡的一個借口,他自己內心也是想要照顧曹錦繡的,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曹錦繡實在是太可憐了。 最后的曹錦繡,如愿嫁給賀弘文做小妾,跟賀弘文的正室嫡妻斗法,設計讓自己身邊的丫鬟秋兒以肚子里的曹家之子來假裝懷了賀弘文的孩子,事情敗露后,她才徹底熄火,完全的被賀弘文的妻子捏在手中。 賀弘文終于對曹錦繡狠下了心腸,只是因為曹錦繡一再作妖,對待賀弘文這樣的男人,必須真可憐。在成了貴妾以后,曹錦繡已經沒有了可憐的資本,卻又不斷地挑戰他的底線。 在賀弘文母親去世之后,他對曹錦繡厭惡到了極點,一句“她是主母,你是妾侍,她要教誨于你,你好好受著便是了。……我累了,先回去了”,已經是他對曹錦繡最后的處決。 ![]() 賀弘文和盛明蘭,是《知否》中的一大遺憾,因為他們實在是太合適了。 原著中的盛明蘭和齊衡沒有太多的牽扯,也沒有為齊小公爺勇敢過,以藏拙為生存技能的她,只是拒齊元若千里之外。 可是對于賀弘文,她是上心的。從盛明蘭的身份來看,她以庶女之身嫁給賀弘文,其實是高攀的,這也造就了后面賀家老太太沒有為她出頭趕走曹錦繡埋下伏筆。 盛明蘭貴在通透,又是養在盛老太太身邊的姑娘,而賀弘文當時也需要盛家這樣的門戶扶持,這才有了兩家老太太的互相滿意。 賀弘文和盛明蘭兩人本身,對于這樁婚事也是極其滿意的,賀弘文為人溫柔穩重,盛明蘭通透豁達,又是難得的門當戶對,這在古代已經是極好的姻緣了。 關于兩人之間的愛情,不見得。 盛明蘭想要嫁給賀弘文,是綜合各個因素來看的,不管是為她努力過的齊衡,還是瞧她的永昌伯爵府,嫁過去都是少不了的污糟事。可賀家不同,她嫁過去就是當家主母,她甚至還因為不用應付婆母而暗自慶幸,盡管這種想法很不好。 賀弘文想娶盛明蘭,也是因為般配,在古代談愛情,實在是太奢侈。可盛明蘭卻成了賀弘文一生的意難平,甚至到了兒女繞膝之時,他依舊關注著盛明蘭的動態。可這種惦記和思念,也大多是因為求不得。 盛明蘭就像是一個遺憾,一顆朱砂痣,永久地留在了賀弘文的心中。 ![]() 賀弘文人生中的第三個女人,才是頂配,更是他最終的歸宿。 其實不管是齊衡,顧廷燁,梁晗,還是賀弘文所在的賀家,都是需要一個能干的媳婦來擺脫頹勢的,這也是名門世家一定要娶嫡女的原因。 當時的賀弘文,外有牛皮糖一樣纏著的曹家,內有不辨是非的婆母和一個貴妾。若是娶一個身份高貴,總是擺架子的女人,比如前期應付不了小鄒氏的張大娘子,怕是應付不了這樣的場面。 正因為如此,賀老太太為賀弘文相看了一個武將之女,門第雖然不高,但為人干凈爽快,曹錦繡最怕的就是這個孔武有力的正妻。在賀家老太太的幫助下,賀弘文夫妻小兩口,倒也過得安穩。 在賀弘文成親以后,賀家老太太就要求曹錦繡和賀弘文母親必須有一個跟她回老家,而不管哪一個跟她走,賀弘文將來的正妻都是少了一個大麻煩。 只有每逢春節回老家過年時,賀弘文母親和曹姨娘同時存在,才會讓賀弘文的妻子極度不舒適。曹錦繡的情況和小鄒氏很相似,這樣的女人,根本不用嫡妻出手,她自己就可以把自己玩死。 賀弘文母親去世后,曹錦繡已經是強弩之末,而賀太太也并非心狠之人,只要她老老實實的,也可安穩度日,只是她自作孽不可活。 沒有了曹錦繡和婆母,賀太太的日子還是輕松愜意的,盡管她心里很清楚賀弘文不愛自己。可是能夠做到相敬如賓,已經是不錯了。兩人膝下一兒一女,人生已經是極度圓滿,心滿意足了。 賀弘文不愛賀太太,而賀太太也有自己的遺憾,那個曾經許諾戰亂后就娶她的男子,最后死在了沙場之上,也成了她心中的朱砂痣。 可她是賀老太太看上的人,有著和盛明蘭一樣的通透豁達,從不拘泥于往事之中,夫妻和睦,相夫教子,和順一生,沒必要和自己過不去。 ![]() 賀弘文的一生,因為多情而優柔寡斷,造就了他人生的不完整。 做不到當斷則斷,就必須承受曹錦繡帶來的惡果。所幸,最后娶得良人,一生和睦。 一生無愛,可也改變不了既定命運,只能坦蕩接受,而為人良善,卻是他最大的優勢。 每寫一個人物,我都會去翻一遍原著,因為書中的人物實在是太精彩了,如果你也喜歡看書,你也喜歡《知否》,我將這本典藏紀念版的《知否》推薦給你,希望我們都可以從書中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前行的勇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