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僧原創作品,微信公號、微博、博客都叫“掃地僧讀纏札記” "盤中交流"及“每日視頻解盤”詳見公眾號菜單左欄! 今天反正也沒事兒,給大家說兩筆最近做的問題交易。 首先說說分眾吧,這是一只要做短差的票。最后一次貼交割單是2月16日的文章《認真做個股是正事兒》里,在5.49買入的 ![]() 這是2月13日早盤的 ![]() 這是年后的短差交易 ![]() 這是年前的 ![]() 年前的短差不多啰嗦,年后的短差大體在圖上標了一下,簡單說下思路,重點是后面我要說的有兩個沒抓住的點。 ![]() 上圖里,4號-6號的兩買兩賣,是兩次先買后賣的短差。后面兩組買和賣,其實是一次短差,只不過中間的買和賣是發現不太對,買錯了,第二天趕緊賣出,真正的回補是2月14日的買。 好了,重點說問題。14號買入后,緩慢爬坡,然后又窄幅調整,一直到19號出現了三買 ![]() 因為距離14號回補的位置很接近,就沒加倉,然后20號大漲,力度很大,大于三買之前14號到18號的那波上漲力度,此時盡管內部有個小的盤背,是可以不用短差的。 問題出在21號,21號全天維持一個窄幅收斂型震蕩,在收盤之后,是要提防第二天下破,出現小轉大的情況。結果24號開盤直接破了,這就印證了要走下跌的一波。但說實話,當時主觀上不認為這波下跌有太大空間,所以當天開盤的時候沒有走,并且當天下午那波反彈也沒出,這是主觀情緒影響了客觀判斷,沒按規則走。 ![]() 然后是26號早盤,直接在5.45元買入,因為看到這波5分的下跌已經力度衰竭。 ![]() 后面確實直接拉了上去,這都沒有問題,問題是27號的高點沒能突破26號高點,此時,就應該警惕走勢將演化為趨勢+盤整+趨勢,后來確實是這么走的 ![]() 當27號的高點沒新高時,當天收盤后,定了計劃就是28號如果還向下破27號的低點,那么一次日內反抽就先走掉。結果周五早上看到美股跌那么多,開盤A股跌幅也不小,就以為它盤子這么大,直接下去不會回頭了,就沒再看它,把注意力放在指數和有超跌跡象的個股上了,錯過了早上那波15分鐘的反彈。 也就是說,這周在分眾上,本應該的兩次賣出操作完美地錯過了。兩次都是主觀因素,第一次的主觀是對幅度的判斷,第二次的主觀是對股性的判斷。 這次沒做好這兩次短差機會,也增加了自己的經驗值,同時也希望這個經驗教訓能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畢竟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是人之常情! ![]() 第二個有問題的交易就是昨天周五做的一筆股指期貨的交易,但這次運氣好,本來是個有問題的交易,結果最后還略微賺了點小錢。 ![]() ![]() 邏輯是這樣的,當開盤低開很大之后,根據常識知道,要抄底的話,也要等一波反彈之后的二次探底才能抄。那么當早盤反彈后確實來了一波下跌,此時就在觀察它內部的背馳。直到10:33那個低點出現,可以從指數上明顯看到,這一波下跌對應的MACD綠柱子的高度有了背離,并且10:33分那根最低點K線的綠柱子也是縮短的,所以就在大約2買的位置介入了。 ![]() 但沒想到它的反彈如此的弱,看似是2買,其實是反彈結束了,后面又迎來一波下跌,其實按規則,應該在跌破一買的時候止損,不過由于周四收盤后復盤時是看到一些跌幅較大的科技股走五段趨勢,預計它們會有反彈,所以就抗了一下。下面是周四解盤里提到的 ![]() 還好,后面的這波下跌內部也出現了一個小的趨勢背馳,和10:02-10:33分那波類似,并且前后對比,后面這波趨勢的力度比上一次的小,所以迎來一波反彈。細節上,后面這波下跌的內部也是有三波MACD綠柱子,最后一波明顯減弱,標準的背馳。 ![]() 然后就是下午的這波反彈,內部是一個ABC式的盤背,而且剛好還回到了上午開倉的成本之上,就趕緊鎖倉了。 上午這筆開倉,其實邏輯上是想博一個小轉大,雖然知道開盤就使得離開上方中樞的走勢力度加大,沒有盤背了,但因為在大的中樞構造中,次級別的走勢很多是小轉大構成的,所以就用1手來博。 ![]() 應該是在破掉10:33分低點時先撤出來,當中午13:07低點時再補進去,但當時主觀上選擇了硬抗,邏輯上從博小轉大變成了博科技股的背馳。雖然最終是沒虧,但這并不是個好的交易,因為交易一定是要相同的邏輯進,邏輯出,中途不要改邏輯,希望大家也以此為戒。 此外,通過這些問題交易,也想告訴大家,學纏、用纏,最終是活生生的人,最終結果是某個具體的人使用纏的結果。昨天有個網友的留言很有代表性,我貼出來,沒有懟的意思,只是想借用他的質疑來說明這個道理,這樣的證明根本站不住腳!就像大家上學,同一個班級同一個老師同一套教材,最終考試結果必然是有人考100分,有人考20分,你會說是數學這門學科不對嗎? ![]() ![]() 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我也不想造神,世上也沒有神,我就是一個在學纏路上奔跑的阿甘! ![]() 最后,再引用纏師的話作為結尾: 以后注意了,如果心情不好,特恐慌,人已經被恐懼所折磨,那就半倉,肯定不會錯,這時候也別說什么技術了,心態先調節好再技術。 所以說人是第一位的,就算你明白了本ID的理論,能否應用成功,最終還是人的修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