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線性失真 我們所常使用的各類晶體管等效模型,稱為小信號模型。因為當信號幅度非常小的時候,忽略了非線性因素的影響,將其進行線性等效。以上所討論的線性失真,皆為在這種等效前提下的討論。但事實上,無論的PN結(BJT晶體管)的E指數特性,還是場效應管(FET)的平方率特性,都是非線性的。如果考慮這種非線性對放大器的影響,則就有了非線性失真這個概念。非線性失真的種類繁多,但其本質都是由器件非線性影響所至。一般常有的度量標準,有總諧波失真,交叉調制失真,互相調制失真,瞬態互調失真等等。非線性失真的本質,就是產生的新的頻率分量。 總諧波失真(THD):這也是在放大器中提的最多的一種失真。其定義方式為輸入單一頻率的余弦信號,輸出的各次諧波總有效值和基波功率有效值之比的平方根。THD的大小是功率放大器非常重要的指標,所謂高保真功率放大器,諧波失真在一般都在1%以內。一般而言,輸出功率越大,THD要做得好就越不容易。所以耳機放大器的諧波失真,看起來都是相當低的,其輸出功率小也是一定的原因。降低總諧波失真的方法,一般都是使用負反饋。反饋深度為1+AF,則加入負反饋之后失真就降為開環條件下的1/1+AF。負反饋是降低非線性失真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模擬電子線路的精華之一,但是負反饋也并不是萬精油,會帶來犧牲系統增益,降低系統穩定性等總總弊端,也會引起其它的非線性失真(例如順態互調失真就被認為與深度負反饋息息相關)。 交叉調制失真、互相調制失真:首先,要理解調制這個概念。這個概念來自于高頻電子線路(又言射頻電路,通信電路)。當需要發射一信號時,由于低頻電磁波不利于傳輸,則要將需要發射的信號(稱為調制信號)加載到一高頻信號(稱為載波信號)上進行發射,這一過程稱為調制過程。普通的AM調制(幅度調制)就是用低頻信號控制高頻信號包絡的變化,在信號接收端利用包絡檢波器或者同步檢波器還原原低頻信號。AM調制有包括DSB,SSB,VSB等,與此主題無關,不在此詳述(有興趣可參考《高頻電子線路》,《非線性電子線路》等相關書籍)。那么,這種調制的概念,和我們的放大器有什么關系呢?在高頻中,AM調制的實現,是由器件的非線性特性來實現的,實現了輸入信號的相乘,由三角公式取出其和頻或者差頻。低頻電子線路,器件依然存在著非線性特性。如果講某一靜態工作點下的非線性傳輸特性由泰勒展開進行逼近,則其包含了一次方項,二次方項,以至于無窮的各次方項。次數越高則其值越小,高次方項可以忽略,但低次方項的影響卻不能忽略。一個音頻信號,由傅立葉分析,可以分解為各次諧波之加權。當這樣一個信號加入到一個非線形器件上,由該靜態點轉移特性曲線的泰勒展開式中大于2次方項就可以得到諧波的和頻和差頻。這種情況就和高頻中的調制的概念相吻合。所以低頻放大器中,也存在著調制失真。而交叉調制失真,互相調制失真的概念,要解釋清楚需要非常詳盡的數學運算,在此不在詳述,如果有良好的數學功底和電路功底,可以閱讀一下高頻電子線路教材。無論如何,我們知道了互調失真和交調失真都是由放大器的非線性產生,而且產生這種失真的條件是有至少兩個頻率分量加載到了輸入端。所以,總諧波失真的測試方法,無法得到放大器的交調失真和互調失真。我們知道,一般運放開環增益非常大,當加入負反饋之后,由于反饋深度1+AF非常大,所以THD就非常小。但現實的音樂信號,不是這樣單頻率信號,而是由各種頻率疊加的信號。運放本身的線性特性并不非常良好,所以加入音樂信號后,容易產生交調失真現象。在使用運放設計放大器的時候,就需要揚長避短。但由于IC的先天優勢,在指標上,分立元件還是很難和它想媲美的,光管子的配對問題就是首要難的問題了。要減少交調失真,就必須從放大器本身的線性特性入手,例如選取合理的靜態工作點等。一個放大器本身的線性好了,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這句話是我當初和我的班主任(一位資深工程師)討論放大器交調失真時他告訴我的)。 瞬態互調失真:我看到過對這種失真的解釋,一般如下。當放大器本身存在積分效應,輸出延遲于輸入,那么大環負反饋信號到達輸入端時,并不能于輸入信號完全同步。在大動態的情況下輸入端晶體管就出現瞬間的過載,差分對進入非線形區域,輸出不能反應輸入變化。從而形成了削波失真。眾所周知,不加局部負反饋的差分對其線性區域只有52MV的差模輸入范圍。當大動態信號來臨時,由于放大器回路的延遲,反饋信號不能即使到達輸入端,這時差分對就產生瞬時過載,這種失真會影響音質。運放的輸入端一般都是動態差模輸入范圍很小的差分對,如果運放的轉換速率不夠高,則容易出現瞬態互調失真。同時,瞬態互調失真不單出現在輸入級,不單存在于差分對管中,只是差分輸入對是產生這種失真的典型。我一直在想它為什么要取名叫瞬態互調失真,瞬態很容易解釋,但互調是指什么,這種失真和互相調制之間有什么關系。目前我的理解,根據模擬乘法器電路的特性,當其一輸入信號動態范圍非常大時,這種線形時變狀態可以實現信號調制。那么差分對和它也有一定相似之處,是否意指某一個大信號控制著輸入端差分對進入或退出非線形區域,這樣就是典型的線性時變參量電路,這樣就類似與對其它小信號頻率分量進行調制。無論互調指的是什么,既然我們知道了這種失真產生的原因,那么避免它發生的方法,可以是擴展每一級的輸入動態范圍,如在差分對中加入局部負反饋,設計大動態特性線路。也可以避免回路中的積分效應,提高放大器的轉換速度。這樣都有利于減小順態互調失真的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