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個紅軍師96
作者:卡迪羅
在工農紅軍歷史上,紅軍主力部隊存在過三個紅74師,分別是皖西紅25軍74師(原獨立3師)、鄂豫皖紅25軍74師和陜南紅74師,本文介紹皖西紅25軍74師。

1932年5月,紅四方面軍取得蘇家埠戰役的勝利后,為應付皖西蘇區急劇擴大的新局面,將六安、霍山獨立團和霍邱、壽州游擊大隊等地方武裝集中在霍邱縣南鄉白塔畈,合編為獨立第3師,不久改稱紅25軍74師,師長汪明國,政委戴季英,下轄第220、221、222三個團,共3000余人,三位團長姓名皆不可考。
師長汪明國,出生年月不詳,湖北黃安人,貧農出身,曾以裁縫為業,1929年參加工農紅軍,曾任紅4軍10師30團特務連長、2營長。戴季英,1906年出生于湖北黃安,參加過黃麻起義和木蘭山斗爭,曾任黃安縣書記、獨立1師政委、鄂豫皖蘇區保衛局審訊科科長。
紅74師成立后,紅25軍長曠繼勛率該師一部沿漯河北上,于1932年5月12日輕松攻占淮河流域重鎮正陽關。駐扎在正陽關以西的霍邱縣城的蔣軍獨立第40旅聽說該地失陷,嚇得風聲鶴唳,次日大肆劫掠一番后迅速撤走。數日后,曠繼勛率軍部特務營進入霍邱縣城,為提高部隊戰斗力,他特地抽調紅74師及地方武裝的班排長數千人組成教導團,在縣城訓練。

【紅25軍長征途中領導人合影,前排右二為戴季英】
正陽關的失陷,直接威脅到蔣氏在安徽省會合肥的統治,為此,他特地調集包括黃埔嫡系部隊第1師胡宗南部、第4師徐庭瑤部在內六個師又一個旅,準備趁紅四方面軍主力在其他方向作戰時發起反攻。曠繼勛對這一嚴峻形勢并非不清楚,他命紅74師據守霍邱縣城外圍地區,自己親率教導團駐扎霍邱縣城,打算死守待援。
1932年6月中旬,紅四方面軍主力取得潢光戰役勝利后,在豫東南地區成立獨立第4師,并調戴季英去擔任師政委,紅74師政委則由鄧義山接任。鄧義山,1900年出生于湖北黃安,1930年參加工農紅軍,曾任紅4軍醫院政委,長期從事對紅軍傷員的醫療救護工作。讓一個醫院政委來出任師政委,恰好反映了皖西紅軍嚴重缺乏軍事干部的艱難處境。
1932年6月25日,蔣軍獨立第40旅首先發起反攻,進攻霍邱縣城北面的新店埠。駐守新店埠的紅74師兩個團,在副師長張成功的指揮下,依托工事頑強抵抗,令敵人在首日毫無進展。蔣軍于是調來炮兵和飛機助陣,在敵人強大的火力打擊下,紅74師副師長張成功英勇犧牲,2000多名紅軍戰士一部分犧牲,另一部分撤入霍邱城內。

【紅25軍軍長曠繼勛烈士紀念雕像】
6月30日,徐庭瑤也指揮蔣軍第4師,對霍邱縣城南的孟家集高地發起攻擊,紅74師師長汪明國指揮一個團抵抗數日后,因寡不敵眾被迫南撤,負責斷后的800多名赤衛隊員大部犧牲。紅74師撤走后,紅25軍軍長曠繼勛據守的霍邱縣城成了一座孤城,徐庭瑤指揮第4師將縣城團團圍住,經四日激戰,由杜聿明指揮的第24團首先從北門攻入城內。
霍邱之戰,除紅25軍軍長曠繼勛帶少數人跳河逃生外,守城的3000余名紅軍有1000余人被俘,其余大部犧牲。因為是蔣軍“收復”的首座鄂豫皖蘇區縣城,蔣氏對這次勝利大為贊賞,不僅將其作為經典戰例寫入蔣軍戰史教材,還將徐庭瑤提拔為第17軍軍長,將立有“首功”的杜聿明提拔為第25師73旅少將旅長兼副師長。
撤離霍邱后,紅74師只剩1000余人,幸存者中包括曾任通信排排長的韓先楚。這個在當時人才濟濟的紅四方面軍中默默無聞的年輕人,十四年后在解放戰爭的東北戰場上再次與杜聿明相遇,并被杜聿明稱為最難對付的對手。在1946年的新開嶺戰役中,韓先楚率部全殲蔣軍第25師,為當年在霍邱犧牲的戰友們報了仇。

【開國上將韓先楚,曾任紅25軍74師通信排排長】
此時紅四方面軍主力正在圍攻麻城,一時無法回援,張氏緊急任命彭楊軍校校長蔡申熙為紅25軍新軍長,挽救皖西蘇區敗局。蔡申熙調來廖榮坤指揮的紅75師,又將各地方獨立團營補充進紅74師,使手中可用兵力恢復到近萬人,但這支部隊裝備奇缺,大部分戰士只能手持大刀、長矛和土槍等土制武器。
蔣軍誤以為已經全殲了紅74師,第4師獨立旅旅長關征麟大搖大擺地率部深入蘇區,結果在霍邱縣夏店鎮磚佛寺遭到蔡申熙指揮的紅74師伏擊,其先頭團團長被當場擊斃,200多人繳械投降,關征麟用自己的坐騎大黑騾子擋住紅軍子彈,才僥幸逃得性命。關征麟隨后率后續部隊發起反擊,蔡申熙見紅74師火力太弱不能再戰,便下令部隊迅速撤退,隨后他又指揮紅74、75師在錢家集伏擊了蔣軍第12師,殲敵2000余人。
就在第12師在錢家集吃敗仗的時候,1932年8月10日,在蘇家埠被殲滅過的蔣軍第7師派出一個旅,向六安縣郭家店進犯,策應第12師的側翼。但蔡申熙早已得知蔣軍到來的情報,在郭家店設了一個口袋陣,就等著蔣軍上鉤。然而敵旅長很狡猾,一遇到紅軍攻擊便馬上就地構筑工事抵抗,紅74師220團在攻擊中傷亡很大,團長也犧牲在敵人陣地前。

【紅25軍軍長蔡申熙烈士紀念雕像】
蔡申熙見正面強攻不行,命紅75師從敵人側翼襲擊,搶奪了敵人的重機槍陣地,并將重機槍調轉過來掃射敵人,當場殺傷敵副團長以下多人。為解決僵持的戰局,當日晚蔡申熙挑選紅74師的一部分戰士組成敢死隊,夜襲該旅在郭家店鎮上的指揮部,繳獲電臺1部,還營救300多名被俘的紅軍干部,敵旅長李世龍嚇得在墻上臨時鑿開洞口才逃過一劫。
郭家店一戰,蔣軍與紅25軍均傷亡2000余人,是第四次反圍剿皖西戰場上最為激烈的一戰,戰后由于紅軍被迫撤走,在戰場上陣亡的蔣軍遺體被運到六安縣城東三里街的荒地上集體安葬,紅軍遺體由當地百姓收集,安葬于烏鴉崗和黑狗沖的三座土墳里。
由于各路蔣軍逐漸靠攏,1932年9月,蔡申熙率紅74、75師陸續撤出皖西重鎮麻埠、獨山,并在金家寨地區與張氏、徐向前指揮的紅四方面軍主力勝利會師,紅74師政委鄧義山在撤出麻埠時遭敵襲擊犧牲。方面軍主力在這里休整了兩天,期間紅74師番號被撤銷,部隊被分別補充給其他各主力師,原師長汪明國在之后的河口戰斗中犧牲。

【開國少將胡繼成,曾任紅25軍74師保衛連連長】
在皖西紅25軍74師工作過的開國將軍,除了韓先楚上將外,還有曾任師政治部保衛連連長的胡繼成少將。
附錄
紅25軍74師歷任師長:
汪明國(1932.05-1932.09,犧牲)
紅25軍74師歷任政委
戴季英(1932.05-1932.06,開封市書記)
鄧義山(1932.06-1932.09,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