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頭獅子在野外發現了一只落單的家貓,它能不能認出(貓)和自己是同一物種?是不理會它還是將貓咪撕成碎片? 早在2012年,由大衛·阿滕伯勒爵士(David Attenborough)領導的自然紀錄片攝制組就想了解同一件事。 于是團隊將攝影機偽裝成自然狀態下的物品,如巖石、樹樁等,并將它們散布在剛果的大草原上,這里有為數眾多的野生獅群。 然后團隊又在這片大草原上釋放了十二只家貓。 然后獅子與家貓之間第一次相遇的鏡頭被拍攝了下來:一只中等大小的橘貓,在金合歡樹下小心翼翼地移動,然后它發現了獅子的存在,于是它定在那里,緊緊地盯著獅子。而獅子也大約在相同的時間發現了小貓的存在,獅子也同樣凝視著小貓,好長一會兒,看起來好像是打算把面前的小貓當成零食。 但隨后發生的事情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獅子和貓都放松了身體,互相靠近,尾巴抬起來。 它們禮貌地嗅著對方的PP和后背,而懂貓的人都知道,這是它們表達問候與愛意的常用動作,最后它們彼此伸出了右前爪,輕輕地交織在一起并上下搖動。 “很棒,”阿滕伯勒在紀錄片中說。“絕對令人驚訝!我們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目睹了貓科動物之間的跨物種問候。” 如果您看到這里,還沒有明白的話,那么就只能揭露真相了:上面的一切都是胡說八道!沒有貓科動物都知道的“打招呼的方式"、沒有貓科動物之間的休戰、沒有任何貓科動物還會禮貌地握手致意! 與黑猩猩對猴子、對狗的感覺相比,獅子對家貓的感覺并沒有什么不一樣。 黑猩猩吃猴子、吃狗。沒有什么可以讓它們停下來,沒有任意情緒因素可以告訴它們:“嘿,猴子是靈長類動物,不可以吃它!”或者“狗是伴侶型動物,不能吃它!” 對于黑猩猩來說,猴子、野狗只是潛在的食物而已,僅此而已。 在饑餓的時候,獅子同樣也會把貓吃掉,不會因為它們和自己一樣是貓科動物就放過它們——如果它們抓住貓的話。 當然,我懷疑在大多數情況下獅子不會去追趕家貓,因為這些小東西是不值得浪費太多時間的,畢竟它們的身體太小了,無法讓它們飽餐一頓,而捕捉到貓咪是需要花費非常多的精力的,甚至成功率還非常低,既因為這些小家伙非常敏捷、會爬樹,還因為獅子狩獵成功率只有45%。單獨一只獅子較難抓到貓,一群獅子應該也不會去為了一只貓而動身,畢竟真的不夠這么多獅子塞牙縫了。 當然,獅子可能不會去追趕家貓,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獅子會將貓咪認成是自己的同類,并一起玩耍——除非從小受到特定的教育。因為只有教育才能決定以后的發展方向,不論人還是野獸。 這頭獅子正在專心地凝視著那只小貓并發出了邪魅的微笑,準備隨時將它咬進嘴里。而不經世事的小貓咪卻還在吃驚“外面那只貓怎么長這么肥? 臟話!臟話!我們之間存在的這扇厚重的玻璃門意味著我可以不受任何懲罰地說各種各種臟話!臟話!鬼臉.jpg! 當然,從小一起長大的貓咪和獅子肯定是可以成為好朋友的! (“你永遠是我最好的朋友……或者至少直到你長到足以吃掉我為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