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八段錦,起源于上古時代的導引養生術。是武當山道長們流傳下來的養生、健身功法,它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綜合人體醫理、生理、病理,并結合模仿飛禽走獸自我強壯及自療的動態,將導引、氣功、武術、體操、按摩、吐納、仿生、原始舞蹈糅合在一起,并按《易經》八卦的原理,歸納為八段,精選而成,其功法完善、安全易學、療效廣泛。外練皮膚、肌肉、筋骨,內練臟腑、精氣、元神。其動作瀟灑飄逸、圓活連貫、剛柔并濟、形神共養。其運動量的大小及練功時間的長短,均可隨時調節,亦可同時兼練其它動作,而且不受年齡、性別、體質、場地、器材、時間、季節等等的限制。 武當立式八段錦第二段 左右開弓似射雕 一、練功口訣: 左右開弓似射雕,兩臂堅強狀腎腰。 曲肘平肩用力拉,手劍對準用目瞄。 左右放矢二十次,騎馬蹲襠效率高。 立正姿勢要站穩,久練體強樂陶陶。 二、注釋: 勞宮:最初稱'五里',后又名'掌中',最后因'手任勞作,穴在掌心'而定名為勞宮穴。勞宮穴有內外之分,屬手厥陰心包經穴,為心包經之'滎穴'。勞宮穴五行屬火,火為木子。所以,取勞宮穴治療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用于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等癥。可清心熱,瀉肝火。故由肝陽上亢、化生風和上撓心所造成的中風,或心神志病癥均可治療。勞宮穴有凋血潤燥,安神和胃,通經祛濕,熄風涼血之功效。 三、功法應用: 可疏肝理氣,改善視力,增強臂力,可以改善胸部氣血循環,治療胸膜粘連。 四、動作要領: 開步下蹲時不要翹尾,上身保持中正但命門穴需向外頂出。兩手拉開后,前手力點在勞宮穴,后手力點在肘尖。對拉時兩眼聚神從前手虎口穴向前凝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