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越來越濃,盡管籠罩在疫情陰影之下,但這不太妨礙我們春節期間與家人在餐桌上大快朵頤。 一番胡吃海塞酒肉穿腸,口腹之欲得以滿足,殊不知腸道正常的生理節律會被打亂,腹瀉、便秘、胃腸炎等腸道問題接踵而來,而這些正是胃腸腫瘤的心頭好,或許就此奏響了胃腸腫瘤的前奏曲。我國是消化道腫瘤高發國家,吃得科學吃得健康,保護好我們的胃腸道尤為重要。2月4日是世界癌癥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關愛患者,共同抗癌(I am and I will))”借此契機,讓我們來談談如何遠離消化道腫瘤。 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剛剛發布的2020年全球癌癥數據,全球新增癌癥患者約1,929萬人左右,我國新增癌癥患者約457萬,占比23.7%,成為癌癥新增人數最多的國家。而我國的新增癌癥病例中,肝癌、食管癌和胃癌占了約半壁江山。 我國的癌癥死亡人數,約占全球的30%。在癌癥死亡人數前5名中,胃腸腫瘤占了4席,分別為:肝癌(第二)、結直腸癌(第三)、胃癌(第四)、食管癌(第五)。 為何消化道腫瘤在我國發病率死亡率如此之高?俗話說:一個癌字三張口,胡吃海喝加瞎抽,這句話用來描述不良生活習慣在消化道腫瘤中犯下的罪惡,再合適不過。 除了不良生活方式,還有哪些因素決定了消化道腫瘤的發生?如何能遠離胃腸道腫瘤?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我國癌癥殺手前5名中的4種消化道腫瘤的高危因素和防治策略。 我國是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全球的食管癌患者,一半在我國。那么,國人的食管是怎么報廢掉的呢?這得從食管的個性說起:既脆弱,又遲鈍。 食管內壁的粘膜組織十分嬌嫩,比我們想象中脆弱的多,吃得太快、太燙、太咸都會對其造成慢性損傷;可食管還偏偏有點小遲鈍,小破小傷完全不自知,直到堵塞食管吞咽困難,才有了感覺,卻為時已晚。所有,食管需要溫柔以待。 一、哪些人需要高度警惕食管癌 1、喜歡趁熱吃:65℃也就是一個熱餃子的溫度,就足以燙傷他。 2、飲酒吸煙:酒精會刺激食管黏膜,特別是60℃以上的高濃度白酒。煙草中的致癌物,可引發食管癌變。 3、狼吞虎咽:粗糙偏硬的食物,吃得過快或咀嚼不充分,會直接破壞食管粘膜。 4、出生或長期居住于食管癌高發地區。 5、食管癌家族史。 6、有食管癌癌前病變。 7、有頭頸部腫瘤病史。 二、5招防住食管癌 1、吃飯“慢”一點:細嚼慢咽不著急,太熱的湯、茶等一等再喝。 2、每餐七分飽:七八分飽有助控制腹壓,預防或減輕胃酸“腐蝕”食管。 3、戒煙戒酒:戒煙戒酒,對健康至關重要。 4、增加果蔬攝入:新鮮的蔬果中有豐富的維生素,可幫助抗癌。 5、高危個體注意篩查:40歲開始,每5年1次內鏡。 我國胃癌人數不僅尤其多,包攬了全世界的40%,且有年輕化的趨勢,近幾年19~35歲的年輕胃癌患者數量比30年前翻了一倍,預防有多重要,可見一斑。 胃是一個講原則的器官,工作講究“朝九晚五”和“規矩分明”,進食得定時、定量、有秩序。一旦節奏打亂,胃病隨之而來。胃還是一個自強不息的器官,有強大的自身修復能力,只要不是非常嚴重的胃疾病,多能慢慢康復。但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不把胃痛當時回事,最終釀就了悲劇。 一、哪些人需要高度警惕胃癌: 40歲以上,只要符合下列任意1條者,即是高危人群: 1、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2、幽門螺桿菌感染。 3、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 4、一級親屬患胃癌(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5、不良飲食,包括高鹽、腌制食品、吸煙、酗酒等。 二、7招防住胃癌 1、按時吃飯:今天不按時吃飯,明天就得按時吃藥。 4、建立健康的飲食結構:少吃腌制食物,忌暴飲暴食和辛辣食物。 3、根除HP感染:HP已被WHO認定為一類致癌因子,一旦呼氣試驗陽性,在醫生指導下接受根除治療。 4、戒煙戒酒: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5、減少抑郁:這世界上有一半的病床是為抑郁的人準備的。 6、高風險人群注意篩查:每2~3年1次內鏡篩查;如果有家族性聚集現象人群,盡早篩查,不受年齡限制。 7、遺傳性胃癌高風險人群:可考慮行預防性胃切除。 曾經,結直腸癌的發病率發達國家明顯高于發展中國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攀升。 結直腸是人體的“下水道”,主要負責體內的臟活累活,將食物殘渣殘渣排出體外。 盡管腸道任勞任怨,可不能認為他就沒有脾氣。一旦吃了腸道不喜歡的食物,他還會鬧情緒,通過腹瀉、便秘等表達“不滿”。若大家對大腸的不滿不以為然,長此以往,會悄然發生癌變。 一、哪些人需要高度警惕結直腸癌: 符合以下任何一項者,即為高危人群 1、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史; 2、本人有癌癥史(任何惡性腫瘤病史); 3、腸道息肉; 4、同時具有以下兩項及兩項以上者: 1)慢性便秘(近2年來便秘每年在2個月以上); 2)慢性腹瀉(近2年來腹瀉累計持續超過3個月,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在1周以上); 3)黏液血便; 4)不良生活事件史(發生在近20年內,并在事件發生后對調查對象造成較大精神創傷或痛苦); 5)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 6)慢性膽道疾病史或膽囊切除史。 二、6招防住結直腸癌: 1、飲食告別“三高一低”: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食品,要少吃。 2、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世衛組織已把紅肉列為2A級致癌物,把加工肉列為1級致癌物。 3、戒煙戒酒:避免煙酒對消化道的長期毒性和刺激。 4、減肥:不少研究已經證實,腸癌最愛盯上胖人 5、合理體育鍛煉:每天鍛煉1小時,直腸癌風險降低三分之一以上。 6、高風險人群注意篩查:普通人群,40歲開始,每5~10年1次結腸鏡檢查。高危人群(2個一級親屬確診結直腸癌或進展性腺瘤或1個一級親屬確診年齡<60歲),40歲開始或比家族中最早確診結直腸癌的年齡提前10年開始,每5年進行1次結腸鏡檢查。 熬夜、喝酒,現在人的肝是越來越不好了。除了不良生活習慣讓肝臟的負擔日益沉重外,病毒則是其不共戴天的敵人。 可肝臟就像一個老黃牛,就算它已經累的不行體力透支了,它還要努力把地耕完,努力完成身體的新陳代謝、解毒和分泌必須物質的職責。一旦肝臟開始叫苦叫累說疼了,那就是問題已經很嚴重了。一旦發現肝癌,多數已經是中晚期了…… 一、哪些人需要高度警惕肝癌? 1、長期酗酒 2、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 3、肝硬化、重度脂肪肝 4、肝癌家族史 二、9招防住肝癌 1、接種乙肝疫苗 2、積極治療乙肝丙肝 3、避免黃曲霉毒素(AFs)暴露:注意糧油食品的干燥和通風保存與儲存,并盡量減少儲存時間,避免廚房竹木制廚餐具的霉變。 4、家用飲水機和桶裝水避免陽光直射,防止綠藻生長;避免桶裝水長時間儲存 5、戒煙戒酒 7、保持健康體重 8、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 9、高風險人群注意篩查:每半年一個肝臟B超、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查。 世界衛生組織強調,1/3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1/3的患者通過早期診斷并得到合適的治療是可以治愈的。 預防胃腸癌癥,健康吃,少飲酒,戒掉煙,邁開腿、早篩查,我們還是有相當大概率戰勝它們。 有句俗語說: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歸根結底屬于那些身體好的、活得久的!愿大家都能遠離胃腸癌癥,福壽綿長! 最后再次友情提示,春節期間別貪吃,謹記:縱口固快一時,積久必為災害! 參考文獻: 1、國家消化內鏡專業質控中心,國家消化系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 et al.中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變篩查專家共識意見(2019年,新鄉)[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 2019. 2、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胃癌診治難點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20,40(8):869-904 3、中國結直腸癌早診早治專家共識. 中華醫學雜志, 2020,100(22) : 1691-1698. 4、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腫瘤協作組.《中國結直腸癌預防共識意見(2016 年,上海)》整理,中華消化雜志 2016 年 36 卷 11 期 721-733 頁。 5、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感染相關腫瘤防控學組, 中華預防醫學會慢病預防與控制分會,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 中國肝癌一級預防專家共識(2018)[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8, 34(10): 2090-2097. (環球醫學編輯:余霞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