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今年85歲得了重病,婆婆盡心盡力的伺候。每當有親戚探望的時候,奶奶總是大聲的斥責婆婆,婆婆卻默不作聲。去世的前一晚,奶奶把15萬的存折拿了出來,讓我務必轉交給婆婆。 奶奶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公公是老大,一只眼睛殘疾,在家里務農。兩個叔叔在城里做生意,女兒也出嫁了,贍養老人的任務,自然而然的就落在婆婆的身上。 婆婆對奶奶照顧的很周到又細致,就像親女兒一樣。有時候做的飯菜不合他的胃口,婆婆就重新再做一份并親自喂她吃。有時候幫她梳頭洗臉,還牽著出門慢慢溜達。 奶奶對婆婆特別依戀,如果一會沒看到婆婆就會像小孩子一樣到處找。即便是這樣,奶奶總是挑剔婆婆的毛病。特別是逢年過節有親戚在的時候,總是大聲的呵斥婆婆。 但聽說婆婆嫁進門的時候,奶奶總是難為她。婆婆性格軟弱,娘家也沒有什么人。家里所有的事,都是奶奶說了算。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婚喪嫁娶,如果奶奶不點頭,婆婆不敢擅自拿主意。 有時候我挺替婆婆感到寒心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讓一個女人對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婆婆如此周到的照顧。 不管怎么樣,奶奶對我(孫媳婦)還是挺不錯的。有好吃的總讓我先嘗,還喜歡拉著我的手給我說話。 奶奶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據說出嫁的時候十里紅妝。有一箱子的銀元,各種銀飾更是不計其數。剛開始生活過得還挺不錯,隨著孩子一個個的出生,各種值錢的東西漸漸變賣,家里的經濟捉襟見肘。 為了養活這5個孩子,爺爺和奶奶學會做生意。別看奶奶個子瘦小,但腦袋瓜子特別聰明。畢竟娘家就是做生意的,在耳濡目染中,奶奶特別精明。 就憑了這個小本買賣,爺爺奶奶硬是給三個兒子蓋了房子,娶了媳婦兒。孩子們成家立業之后,即便爺爺去世,奶奶身體硬朗的時候還在做著小生意。所以這幾年來,奶奶到底存了多少錢沒有人知道。 奶奶70多歲的時候,因為年齡太大了,大家都擔心她的身體,就停止了做買賣。那時候兩個叔叔和姑姑,都想讓奶奶跟自己生活。 奶奶總是推脫:農村空氣好,在這里可以經常見到街坊鄰居。住到城市里不習慣,爬高上低的,我這老胳膊老腿受不了。再說了,人老歸根。我老了,難道還要住城市?其實她是放心不下殘疾的大兒子。 農忙的時候可以幫兒子剝玉米,摘花生,簡單的操持一下家務。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實叔叔和嬸嬸的心意大家都知道。總認為奶奶一定還存了不少錢,他們不會輕易放棄的。 奶奶總說:我年齡大了,也沒有什么工作。有個頭疼腦熱,腰酸背痛的,也不指望大家拿錢了。這幾個私房錢就留著讓我看病吃藥吧。 75歲的時候,奶奶得了支氣管炎。剛開始住院的時候,叔叔和嬸嬸隨叫隨到。但是時間長了,除了逢年過節,平常很難露面。 但是奶奶平常看病吃藥的賬單,總打電話通知叔叔和嬸嬸。久病床前無孝子,婆婆一如既往的照顧。不管奶奶抱怨什么,婆婆就像沒聽到一樣,按時做飯,按時洗衣服,按時給奶奶洗澡梳頭。 過年的時候,親戚們來看她,奶奶總是對婆婆大發脾氣,嫌這嫌那的。 今年奶奶得了肺氣腫,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連呼吸都成問題,最近更是虛弱的躺在床上。醫生說已經轉移成肺心病,估計是不多了。她的臉烏黑發紫,那是長期缺氧的結果。瘦瘦小小的身體,讓人看得特別心疼。 有天晚上奶奶叫我過去,她哆嗦著從枕頭下面拿出一個手絹,示意讓我打開。原來是一個存折,里面還有15萬。奶奶喘著氣,說讓我交給婆婆。 這么多年,只有婆婆才是有孝心的人。老實本分,勤勞能干,沒有巧舌如簧,只有腳踏實地。平常對她大聲呵斥,也算是一種考驗吧。之前沒有拿出來,是怕嬸嬸們過來鬧騰。再三交代我,必須是喪事辦了半年之后,才交給婆婆。 奶奶去世的時候,叔叔和嬸嬸們都沒怎么流淚。只有公公和婆婆痛苦流涕,傷心欲絕的樣子。喪事辦完之后,叔叔和嬸嬸們就走了。除了清明的時候回來上墳,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半年后我把存折交給婆婆,把奶奶說的原話說給她聽。婆婆紅著眼低著頭,轉過身去放聲大哭起來。 我問婆婆,奶奶平常對你尖酸刻薄,你為什么不反抗不生氣呢? 因為我也是個媳婦,將來也會成為婆婆,她其實挺疼我的,年輕的時候娘家沒有兒子,父母被別人欺負的時候,都是公公和婆婆替我出的頭。 年輕的時候懂得負擔,年老的時候懂得信任,帶來良性循環才是最完美的人倫。 @月亮不睡我不睡啦 這是一個讓人淚目的故事。一個充滿智慧的老人,一個淳樸善良的兒媳,還有一個值得信任的孫媳婦。打是親罵是愛,奶奶疼愛人的方式與眾不同,讓人羨慕的親情。 奶奶愛憎分明做事公道,兒媳婦明白事理孝敬老人,忍辱負重始終如一。精明的老太太誰孝順,自己心里最清楚。在索要存折的子女面前把戲做足,目的就是為了保住這筆錢,確保交給孝順的媳婦。 奶奶是一個智慧的明白人,子女們誰孝順,心里跟明鏡似的。所以通過現象看本質,奶奶故意在兒女們面前,訓斥自己的媳婦,就是為了掩蓋自己真實的用意。 #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