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者何 長期以來,人們大都認為宋朝的忠勇名將,只有岳楊兩家,這是不正確的,元朝人編寫的宋史,特別為孤勇將士立傳,列傳第二百零五回為忠義篇首,忠義篇未為二百一十四回。忠義篇共有十回。每一篇忠義將士有十幾位,這樣看來有趙宋一朝,效命于沙場,名流于青史的將士人數不下百余人,所以,我說,兩宋時期,被金人鯨吞下半壁江山實在不是沒有能將,勇將的緣故。 ——題記 高中的時候,我在一本語文練習冊上,就看到過宋將趙立傳,當時,我對這位將士就頗為震驚,將軍在七次大的沖鋒中,身先士卒,不幸身中箭簇,但將軍直到攻城拔寨之后才拔出弓箭。我不由得被這種鐵膽神威所折服,我想,即便是敵人看到這架勢,也會驚為天神的。看到將軍生命垂危之時,正是有心殺敵無力回天之際,不由悲從中來,提筆寫道,胡虐金狗肆南下,將軍皆是悲憤亡。趙立的出身并不好,起碼比起劉光世來說差得遠,劉光世的父親是劉延慶,劉延慶是宋徽宗時的將軍,雖然是將軍之后,但是這對父子,還是證明了那句話: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鼠將之后還是鼠將。老子善于逃跑,兒子善于邀功。當然,縱論歷史,虎父無犬子的例子還是有很多,茲舉兩例,明成祖朱棣年間的張玉,張輔父子皆是一代名將,各自憑借軍功獲得公侯之位。東漢時候的班超投筆從戎使得西域諸國歸附東漢,完成了一次彪炳史冊的各民族和平發展。兒子班勇不負乃父之志再次穩固了西域。言歸正傳,說回還是士兵的趙立,士兵趙立只能憑藉著自己的軍功,獲得報效朝廷的機會。 當時的趙立因為消滅盜賊的功勞,成了都虞侯,頂頭上司王復和他堅守的地方是徐州,徐州這個地方離南宋都城很遠,不能夠及時救援,很快就被金人攻破了城池,王復和鄭褒這兩位鐵桿抗金的戰友都被金人殘殺了。王復尸骸無存,趙立帶著沖出重圍的士兵又潛入城中找到鄭褒的尸體移出來安葬城外。趙立和百姓,士兵聯合起來在金人北歸的路上,將金人的后續部隊擊潰,易容成金人樣貌,迅速收復了徐州,依托地形,成功的鞏固了徐州。這次戰役充分顯示了趙立的軍事才能。當時的崤山(xiao)以東有盜賊和金人作亂。金人圍困楚州的時間已經很久了,楚州的通守賈敦詩已經決定投降了,宣撫使杜充讓趙立火速馳援,趙立接到命令之后,馬不停蹄趕往楚州,一路上大小戰役達七次之多,最終進入楚州城。僅僅是這一點不知道要比南宋的主和派要偉大多少,聞令而動本來是一位軍人的基本守則,但是在軍事上屢遭打擊的宋朝,有一位聽令而動,聞戰必勇的將軍竟然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實在是一個可悲的時代。 趙立進入楚州城內,已經是口不能言,面容盡毀,但是包扎過后,他就立刻接手了楚州的一切事務,使得楚州上下一切為擊潰金兀術服務,拆掉了廢屋做滾木,城池下燃起了大火,城中的青壯年都手拿長矛在城頭守城。說到守城,還要提到宋朝的兵器。現在我們今天的人看國防節目,主要是看堅船利炮,東風快遞。其實早在宋朝,為了對付馬背上的民族,宋朝就發明了許多的武器。各種火器在宋朝時就已經遍地開花了。最終打敗了完顏昌,使得完顏昌親率主力回到了濰坊,這一次金兀術也來到了楚州城下,他倒也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他本是金朝的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兒子,本名是完顏宗弼,但凡是看過說岳全傳的人一定對他印象很深。作為經常劫掠中原的將領,這一次他又是滿載而歸。在蘇州這里遇到了趙立這位堅定的抗金斗士,對于趙立,兀術似乎知道要解決這塊硬骨頭,靠他自己實在是不行的,他派人通知了山東濰坊的完顏昌,完顏昌是阿骨打的堂弟,這對叔侄對趙立展開了合圍的計策,也拉開了殘酷的楚州保衛戰的帷幕。從趙立到楚州開始,是建炎三年八月,到建炎四年五月。金朝的兩大主將都來了,宋朝那邊呢?鴉雀無聲,原來,那個高宗趙構早就逃到了海上,趙鼎雖然派遣張俊前往救援,但張俊拒不受命,朝廷無奈,派遣劉光世督軍淮南諸鎮救援,劉光世也是不戰。宋高宗只能無謂的嘆息:趙立堅守孤城,雖然是古代的名將也不能和他比。這樣一來趙立的堅守除了徒增幾分英雄氣概對整個戰局毫無意義。在楚州城旁還有一位抗金人士張榮,這位抗金人士在樊梁湖,新開湖,白馬湖處嘯聚山林,端的是一位梁山好漢,百姓,金人皆稱其為張敵萬。張敵萬并沒有救援早已沒有多余糧食的趙立。不過我想這并不是說張榮和趙立就是仇人關系,這很可能是趙立為了讓更多的人活下來出的權宜之計,允許百姓投靠張榮,歷史是一塊遮羞布,使得我們找不到趙立和張榮的來往資料。但是在趙立壯烈殉國之后,仍舊是張榮為他以另一種方式報了仇。所謂君子之交,當如是也。建炎四年八月,趙立已經堅守了十二個月,整整一年,轉機似乎到了,完顏宗弼被調往陜西,趙立的敵人只剩下老對手完顏昌了,但是,在九月的時候,趙立還是被今人的投石工具擊中,趙立拼盡全力說了這么一句話:我終不能為國殄敵矣。終年三十七歲,楚州城破。 一代忠勇,最終死于敵手,己手。完顏昌在拿下楚州之后,又相繼攻下了通州,泰州。一直與完顏昌抵抗的張榮被迫退到了縮頭湖,在此處安營扎寨,自稱是水滸寨,在湖中設下暗樁,形成了水中八卦陣,八卦陣設計精妙,再加上湖上蘆蒿過高,使得金人進入其中處處挨打。恰似水滸傳中的宋江擊退官兵時的打法。最終使得金人喪生5000余人,縮頭湖改名得勝湖。紹興元年,一代名將岳飛含冤死去,完顏昌再度起兵,結果仍然在得勝湖被張榮擊潰。施耐庵的如椽巨筆根據這段經歷寫出了水滸傳中的浪里白條張順,閻羅兄弟等諸位英雄。這也是我要說的張榮為趙立報仇的方式,比起宋王朝的輟朝一天強的實在不是一星半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