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經,怎么走啊? 它從大腳趾出發,往上走,經過膝蓋,大腿內側,環陰器,循少腹,然后來到胃,絡膽,然后再向上穿過膈肌,來到脅肋部位,然后還沿著喉嚨,進入鼻咽,上連于目,最后到頭頂。這一條線,貫穿上下,長得很啊。 肝主情志,主疏泄。人,偏偏又是感情動物。人受情緒所累,日久肝郁氣滯,氣滯則血瘀,氣滯則成痰,于是形成痰濁淤血互結的局面,這就容易形成腫塊、包塊。這些包塊,天然地容易出現在肝經循行的地方。比如說甲狀腺腫大、乳腺增生、子宮肌瘤、淋巴結炎等等,往往都是肝經病,都和肝郁氣滯,痰瘀互結有關系。 她呢,大概在就診前的一個月,因為和別人生氣,隨后就發現自己的甲狀腺逐漸重大,疼痛,伴隨身體疲乏無力、頭沉、腿軟等現象。大便也不爽,發干。 她到醫院去了,診斷為雙側甲狀腺彌漫性腫大。當時看啊,基本腫得像核桃一樣,壓痛明顯。 柴胡10克,當歸30克,赤芍30克,丹參30克,生牡蠣60克(先煎),川貝母1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浮石18克(先煎),枳殼10克,桔梗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川芎10克,青皮10克。 水煎服。 結果,9天之后,患者復診,甲狀腺腫明顯縮小,疼痛減輕,但是伴隨右側頸部發酸、口苦口干,舌紅苔黃膩。這個時候,印師在上方中加入葛根30克,龍膽草和梔子各10克。 15天以后,患者復診,諸證悉平,周身無不適,停藥。 這里啥道理啊?其實,我不說,你也應該知道了。 這個女子,出現了甲狀腺腫大,源于氣惱,這很顯然是肝郁氣滯,痰瘀內積所致。它就是典型的肝經上的腫塊啊。 總體分析,先是柴胡、枳殼、青皮,用來疏肝解郁。這是基礎。\n 肝氣舒暢了,淤血化解起來就容易了。于是,用當歸、赤芍、丹參、桃仁、紅花、川芎來活血化瘀。\n 肝氣舒暢了,痰濁就好化散了,于是,用生牡蠣、貝母、海藻、昆布、海浮石來化痰、散結、軟堅。\n 肝郁日久,難免化熱。如今肝氣舒暢了,肝火就好清散了,于是,用夏枯草來清肝火,兼能理肝氣。 最后,填一個桔梗。桔梗引藥性入頸部,作為引經藥,帶領藥力直達病所。 等到后來,患者脖子不舒服。那好辦啊,加一個葛根,舒筋柔筋。另外,患者口苦口干,舌紅苔黃膩,這是肝郁日久,有郁熱了啊。于是,用梔子和龍膽草,清熱。 |
|
來自: 夢q0g1zmcac9s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