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小時候的我們往往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于嘗試很多新鮮事物,就像初生牛犢不怕虎。
長大以后,我們似乎顧慮和害怕的東西越來越多,反而失去了小時候的勇氣和膽量。
步入社會的我們遭受毒打教育之后通常更容易懷念過去,來逃避現實社會的風雨挫折。
我們在逃避害怕的東西之時,往往會否認它們,因為那樣做就意味著不是自身能力不夠。
這種通過逃避來幻想避免接觸殘酷現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我慰藉,保護自己受傷的心靈。
然而,如果長期抱著這種幻想來逃避現實生活,我們也會因此失去許多可能的經歷和機遇。
面對真實殘酷的世界,采取的是悲觀逃避還是積極面對,最終決定我們生活的積累和成就。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悲觀主義者從一開始就先預料到最糟糕的情況,做最壞的打算。
與此同時,也不想完全放棄自己,依然想盡力去改變情況,嘗試做一個積極的悲觀主義者。
雖然接受現實往往讓我們很痛苦,可即便再糟糕也不想放棄自我,依然想努力尋找活路和出路。
積極的悲觀主義者放下內心對殘酷現實逃避的幻想,坦然的面對人生的無常,選擇活在當下。
凡事都有代價,我們要做就是盡力在錯誤和失敗中吸取教訓,將它們轉化為內在的經驗和智慧。
我們要懂得,走過的路并不會白走,年少時走的彎路也是人生中的一種歷練,為以后打下基礎。
只要我們經常對過去的經歷總結思考,并加以融會貫通,慢慢就會發現心智比以前提升許多。
人生的體驗,就是在朝著目標前進的時候經歷酸甜苦辣不斷積累起來的,屬于自己的獨特感受。
反正人生從來不會是個死局,當我們勇敢的面對悲觀現實,哪怕世界再殘酷,依然會留著希望。
不指望遙遠的救世主,我們就始終把握自己的命運。不為自己找借口,積極想辦法去改變生活。
這種悲觀中帶著積極的心態,反而能夠讓我們輕松上陣,全力以赴,去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