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邊疆教育一線40余年,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全身心投入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和兒童福利事業,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是華坪兒童之家130多個孤兒的“媽媽”。她把所有財產和愛給了學生,她和同事們一起幫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用教育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扎根貧困山區,用愛守護山區孩子。十一年前,丈夫的離世讓張桂梅從大理來到了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再次回到校園,張桂梅發現,華坪的教育環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甚遠。為了改善孩子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她節衣縮食,每天的生活費不超過3元,省下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學生身上。日積月累,張桂梅先后捐出了40多萬元。令她引以為豪的是,她的學生沒有任何一個因貧窮而輟學。2006年,云南省政府獎勵的30萬元,她全部捐獻給了一座山區小學用來改建校舍。2001年起,她義務擔任麗江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了54名孤兒的母親。“兒童之家”收養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遺棄的健康女嬰,無兒無女的張桂梅成了她們的“媽媽”。 開拓辦學新模式,改變山區女生命運。張桂梅任教期間,民族中學里的女生越來越少,陸續退學。為了探究原因,張桂梅跑進大山,開始找那些退學女生做家訪。和家長們一談,張桂梅明白了:十幾歲的姑娘,已經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張桂梅不甘心,攔不住的,就找到當地的村干部進行溝通;家里太窮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資補貼。她鐵了心,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些女孩子們帶回去讀書。民族中學和兒童之家的經歷讓張桂梅萌生了一個想法:籌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變三代人的。如果她有文化,她會把孩子丟掉?我的初衷就是解決低素質母親和低素質孩子的惡性循環。”張桂梅說。2008年9月1日,在張桂梅老師的倡導下,在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會各界捐助下,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開學了。女子高中是全國第一家全免費的高中,是踐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隊。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一切費用,同時也在黨和老百姓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不忘教育初心,用生命挑起教學重擔。辦校10年來,張桂梅老師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的前行。用生命陪伴著女高的孩子,忘記了失去親人的悲痛,忘記了別人諸多不解、非議和委屈,忘記了頭頂上的一長串殊榮,忘記了折磨她的病痛和不幸,忘記了年齡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黨的教育事業的實現中。她堅信就是要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讓他們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樣,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陽光與溫暖;學校就是要培養能回報社會、真正具有共產主義理想、能把自己從社會上得到的幫助再傳遞下去的學生。她曾經這樣說過:“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張桂梅,是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同時也是無數山里孩子的“媽媽”。她用她的愛與堅持讓無數的山里女孩走出了大山,改變了無數山里孩子的命運。她的敬業風范、堅忍不拔的意志,已經成為了學生們學習、成長的光輝榜樣和強勁的動力。 作者:鄭涵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