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有人問,為什么要用Jenkins,在一些中小型企業?我說下我以前開發的痛點,每次開發一個項目完成后,需要打包部署,可能沒有專門的運維人員,只能開發人員去把項目打成一個war包,可能這個項目已經上線了,需要把服務關,在部署到服務器上,將項目啟動起來,這個時候可能某個用戶正在操作某些功能上的東西,如果你隔三差五的部署一下,這樣的話對用戶的體驗也不好,自己也是煩的很,總是打包拖到服務器上。希望小型企業工作人員學習一下,配置可能復雜,但是你配置好了之后,你只需要把代碼提交到Git或者Svn上,自動構建部署,非常方便。有任何地方不懂的翻到最下方隨時咨詢我,想幫助更多的初學者共同一起努力成長! 二、Jenkins簡介 Jenkins是一個開源軟件項目,是基于Java開發的一種持續集成工具,用于監控持續重復的工作,旨在提供一個開放易用的軟件平臺,使軟件的持續集成變成可能。
以上為基本工作原理,只是為了開發人員更好的理解畫的,詳情可查看官方文檔:https://www./zh/ 四、準備工作 1.需要準備一臺服務器,大家可以在網上買,個人學習的話還是建議大家去安裝一個虛擬機,去裝一個Linux系統。關鍵字點擊跳轉:虛擬機安裝教程 Linux安裝教程 2.需要準備一個遠程連接工具,連接到Linux系統,作者采用的是:Xshell 工具 (注意:Xshell下載地址翻到本文最下面)。 3.如果沒有安裝Docker的,給大家準備好了教程如下: Docker安裝教程:https://www.cnblogs.com/fuzongle/p/12781828.html
五、開始安裝 1.啟動docker,下載Jenkins鏡像文件 docker pull jenkins/jenkins
2.創建Jenkins掛載目錄并授權權限(我們在服務器上先創建一個jenkins工作目錄 /var/jenkins_mount,賦予相應權限,稍后我們將jenkins容器目錄掛載到這個目錄上,這樣我們就可以很方便地對容器內的配置文件進行修改。 如果我們不這樣做,那么如果需要修改容器配置文件,將會有點麻煩,因為雖然我們可以使用docker exec -it --user root 容器id /bin/bash 命令進入容器目錄,但是連簡單的 vi命令都不能使用) mkdir -p /var/jenkins_mount
chmod 777 /var/jenkins_mount
3.創建并啟動Jenkins容器 -d 后臺運行鏡像 -p 10240:8080 將鏡像的8080端口映射到服務器的10240端口。 -p 10241:50000 將鏡像的50000端口映射到服務器的10241端口 -v /var/jenkins_mount:/var/jenkins_mount /var/jenkins_home目錄為容器jenkins工作目錄,我們將硬盤上的一個目錄掛載到這個位置,方便后續更新鏡像后繼續使用原來的工作目錄。這里我們設置的就是上面我們創建的 /var/jenkins_mount目錄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讓容器使用和服務器同樣的時間設置。 --name myjenkins 給容器起一個別名 docker run -d -p 10240:8080 -p 10241:50000 -v /var/jenkins_mount:/var/jenkins_home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 --name myjenkins jenkins/jenkins
4.查看jenkins是否啟動成功,如下圖出現端口號,就為啟動成功了 docker ps -l
5.查看docker容器日志。 docker logs myjenkins
6.配置鏡像加速,進入 cd /var/jenkins_mount/ 目錄。 cd /var/jenkins_mount/
修改 vi hudson.model.UpdateCenter.xml里的內容 修改前 將 url 修改為 清華大學官方鏡像:https://mirrors.tuna./jenkins/updates/update-center.json 修改后
7.訪問Jenkins頁面,輸入你的ip加上10240
8.管理員密碼獲取方法,編輯initialAdminPassword文件查看,把密碼輸入登錄中的密碼即可,開始使用。 vi /var/jenkins_mount/secrets/initialAdminPassword
9.到此以全部安裝成功,盡情的使用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