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是近幾年非常熱門的考試,成功通過者可以成為國家公職人員,享受“鐵飯碗”編制待遇。不過公務員考試并非人人可報,只有18-35周歲的考生可以參加。18歲以上很好理解,畢竟18歲才算成年,那么為什么要限定在35歲以下呢?這個要求到底合不合理。 1.35歲以上考生可塑性太低 公務員這份工作,和社會上其他工作有相當大的差別。體制內的一言一行,都有自己的規則。習慣了私企工作的員工,其實是很難適應體制內工作的,35歲以上的高齡員工,在社會上已經摸爬滾打10多年了,再進入體制內,多半都只是想著來養老,可塑性太低,容易耽誤工作。相比之前,應屆生可塑性就特別強,剛畢業的他們宛如一張白紙一樣,學歷能力也強,很快便能適應體制內生活,領導用著也省心。 2.控制考試成本 雖然公務員考試要求35歲以下均可參加,但實際考試中,30歲以上的考生錄取比例已經很低了,這是因為人的記憶能力,思維敏捷度會隨著年齡提升而下降。如果不限制年齡,很容易造成全民考公務員的現象。如今國考參考人數已經破百萬,再不加以限制,人數還會繼續上升,造成考試成本大大增加。實際上35歲以上能考上的幾率已經非常低了,想考公務員還是得趁年輕。 3.出于社會公平需要 眾所周知,公務員的福利待遇是非常好的,尤其是退休后的福利。但公務員的福利是由國家財政負擔的,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納稅人的錢養著的”,想要享受舒適的福利待遇,自然需要長期為人民,為社會服務。如果高齡人員考上公務員,可能沒工作幾年就退休了,這時候享受公務員那么好的退休福利,很多人都不滿意。 更扎心的是,雖然規定的是35周歲以下可報考,但是很多崗位已經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了,比如2019年湖北省考部分執勤類崗位就明確要求年齡在18-25歲之間。而一切重要崗位,最后會進行“差額政審”,一些高齡考生也會被認為“不適合崗位”被刷掉。所以,考公務員要趁早,越到后面越難考,同學們加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