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蘇州軌交第四期規劃傳的沸沸揚揚,不少板塊的居民可謂是喜大普奔。 這是因為許多過去沒有地鐵規劃的板塊首次迎來地鐵,比如青劍湖、黃埭、北橋、黃橋,許多過去只有1條地鐵的板塊將迎來2條甚至更多地鐵規劃,比如高鐵新城、吳江太湖新城、運東等板塊。 2 /《高新區通安鎮總體規劃2010-2030》,圖源蘇州高新區管委會官網 我們再來看下板塊內現有公共交通情況。 板塊內現有公交主要包括85路、319路、336路、441路、442路公交車,還有有軌電車2號線(可換乘地鐵3號線)經過,主要連接科技城、滸關、楓橋、獅山、虎丘、留園、石路等高新區和姑蘇區板塊。 那么從通安前往蘇州其他區域較為核心區域需要耗時多久呢? 我們以板塊內華通花園三區為起點來看住在通安出行究竟方不方便:
小結一下,住在通安出行全靠公交車和兩條腿,出行普遍時間1小時左右。考慮到公交車時常遇到繞路或等紅綠燈或道路擁堵等客觀因素,所以常常會出現雖然和目的地僅僅相隔7、8公里,開車十幾分鐘就能到,公交卻需花費一小時在路上的情況,著實不太方便。 如果確實像網傳公示蘇州地鐵第四期規劃方案那樣,那就意味著通安人民要延續這樣的生活至少15年,想想就令人頭禿。 最關鍵的是,對于偏遠板塊而言,交通就是生死線,也是板塊價值的一個重要衡量因素。這里的板塊價值有三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從房價角度來看,隨著蘇州經濟發展,各大板塊無論剛需、改善,或多或少都有地鐵正在建設或處于規劃中,比如太湖度假區和通安開車前往蘇州中心的時間差不多,都是40分鐘,也是眾所周知的剛需板塊,房價1.9w+,最大的利好就是地鐵5號線,今年6月開通。 對于剛需而言,遠一點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地鐵,上班不方便。而通安作為剛需偏剛改板塊,房價1.9-2.5w不等,未來如果始終沒有地鐵規劃,在買房人心中的價值和地位怕是要重新估量一番。 第二層含義,從板塊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隨著經濟發展,蘇州不斷提出通過推進軌道交通規劃建設來優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及的要求,各大板塊紛紛被納入地鐵范圍。2020年9月1日,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會議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要求,推進多層次軌道交通融合,加快構建“四網融合、一票通城”的軌道交通體系。 在城市交通呈網狀發展的背景下,將會極大帶動板塊聯動。如果某個板塊不在交通線路上,各項融合度肯定會稍遜一籌,畢竟,沒有地鐵就意味著始終無法融入蘇州主城。 第三層含義,身為散裝江蘇的一員大將,城市間的“明爭暗斗”大家已經非常熟稔了,城市內部各大板塊之間也在“爭風吃醋”。為什么不如我的板塊都有地鐵而我沒有?這不是民生問題,這是面子問題、尊嚴問題。 3 公共交通不行,有人說,那開車總可以了吧? 然而,通安除了遲遲沒有地鐵規劃之外,最近因為城北西路(原312國道)修路,通安的真山路、真北路、華金路、蘇錫路、通滸路等交通流量較大,出現較長時間的擁堵,到了夜里,還有呼嘯而過大貨車的鳴笛聲。 此外,據業主爆料,聚集大量貨車的真山路兩旁,一到晚上還會出現很多無證流動攤販,不僅影響交通,大晚上還擾民。 /圖源網友,晚上9點多的真山路 不過,等城北西路修好,未來道路擁堵現象將得到緩解,住在板塊主要住宅區的人民(如華通花園、中鐵諾德譽園等社區)不遠處就是高架口,開車出行將會非常便利。 4 回到樓市,從配套上講,通安目前居住氛圍濃厚,各方面配套相對完善,能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而且周邊靠山,環境清幽。 從房價來看,通安當前在售的新房有金輝悠步四季、新澎湃國際社區等項目,價格均在2萬元/㎡左右。就蘇州來說,通安算得上是樓市的價格洼地,小戶型200w以內就能拿下,而且戶型功能齊全,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和需求。 相比之下,科技城的新房價格如今已經在3w左右,科技城金茂府均價已經達到3.3萬元/㎡。太湖科學城的數個新盤價格也基本在2.5w+左右。在某種程度上講,通安承接了部分太湖科學城的外溢可群。
近日,太湖科學城規劃方案正式出爐,通安也被納入規劃中,有了太湖科學城名號重磅加持,通安的未來,前景無限。 /太湖科學城總體規劃平面圖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城市建設并非一朝一夕。通安也要多些耐心,給城市建設一點時間。畢竟青劍湖人民等地鐵也等了10年以上,如今才算苦盡甘來。 當然了,如果實在覺得交通不便,還有兩個辦法。 第一,最簡單直接粗暴的方法:換房。喜歡地鐵就換到有地鐵的地方,不喜歡修路就搬到路已經修好的地方去,不過沒有哪個地方可以確保今后永遠都不會再修路。 第二,忍著,道路總有一天會修好。今后中環北線開通,通安就是中環北線的東邊起始點。開車前往各大區域比較方便。 通安未來15年可能都沒有地鐵,你怎么看?歡迎留言和我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