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頭遺址是二里頭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確認為夏代晚期都城遺址。
二里頭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遺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遺存,是介于中原龍山文化和二里岡文化的一種考古學文化。該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首先發現于河南省鄭州市洛達廟遺址,但尤其以二里頭遺址發現的該類文化遺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頭文化,既包含了二里頭遺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頭遺址之外具有二里頭遺址文化特征的上百處遺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頭遺址和二里頭文化成為公認的探索夏文化的關鍵性研究對象。
玉戚。二里頭文化,1974年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
玉柄形器、玉墜,夏代。玉柄形器長16.2、寬2.2厘米。玉墜長7.8、寬1.15厘米。1980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柄形器。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柄形器。夏代,長17.1、柄寬1.8、厚1.5~1.8厘米,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科院考戌研究所藏。
玉鏟。夏代,長13.5、寬4.2厘米。1975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戈。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戈。長21.9厘米。1967年河南偃師二時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戈。長30。2厘米。1975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箍。高5.7、直徑7.1、璧厚0.7厘米。1967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圭。夏代,長211、寬64厘米。1967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圭。長17.4、寬4.4厘米。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戚 。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戚。二里頭文化,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
玉戚。長10.8厘米。1975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鉞 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璋,長66、寬13厘米。1958年河南鄭州市南郊揚莊村商代遺址出土,夏代遺物。現藏于河南博物院。
管狀玉鈴舌。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洛陽偃師二里頭夏代宮殿遺址內出土的玉鉞 。
七孔玉刀。夏代,長65、寬9.5厘米,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
嵌綠松石銅牌飾,二里頭文化。1981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M4墓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嵌綠松石銅牌飾,二里頭文化。1987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M57墓出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嵌綠松石銅牌飾,二里頭文化。高16.5、寬11厘米,1984年偃師二里頭Ⅵ區11號墓出土。洛陽博物館藏。
三孔玉刀。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三孔玉刀。夏代,長53.5、寬8.8、厚0.7厘米,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57號墓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石鉞,夏代。河南省方城縣八里橋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
涂朱玉璋 。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微雕玉獸,長0.9、高0.5厘米。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出土,洛陽博物館藏。
五孔玉刀。長39.6厘米,寬8.4厘米,厚0.6厘米。玉色淡綠,間有米黃色的斑紋。呈長條形,刀背部平整,刃部磨制后較薄。刀身共有五孔,又稱多孔。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遺址出土。
牙璋。長49.8、寬5.9厘米。1974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牙璋。長54、最寬14.4、厚0.8厘米。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五區3號墓出土,現藏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玉璋。長39.2、寬10.2 厘米。1981 年新鄭市望京樓新村商代遺址出土,夏代遺物。現藏于河南博物院。
玉璋:夏代。長出48.5、寬8厘米。1975年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洛陽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