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福寺塔】
在梁村積福寺中軸線北端,遺存一座古塔,名叫“淵公寶塔”,也叫“文慧(筆)塔”。山西省是我國古塔建筑遺存比較密集的地區(qū)之一,其中在行政上的晉中市十一縣市中,都有古塔建筑遺存,而且不乏高大者,比如太谷無邊寺塔、平遙慈相寺塔、榆社文峰塔、介休宏濟寺塔、靈石文峰塔等,也都高大雄偉,氣象壯觀!而象積福寺塔這樣的小型塔更是眾多。之所以為她單獨發(fā)一篇博文,是因為博友中有幾位愛塔至深者,受他(她)們的影響,我也很喜歡古塔(我對現(xiàn)代塔式建筑毫無興趣),所以對這種古建筑形式我都單獨發(fā)文,同時也是為了便于同好們查找參考。

【一塔三名同存】

【積福寺塔全景】

【仿木構斗栱】

【仿木構轉角鋪作】

【古塔仰望】
根據(jù)佛歷2549年(公元2005年)新裝的塔銘(下圖)得知:積福寺塔始建于元元貞二年(公元1296年),但是塔銘中所說“考經(jīng)七百七十有六年”與上述時間不符,相差六十余年,呵呵,不知道哪個時間算錯了,不愿細糾了。倒是塔上砌裝的仿木構斗栱很不賴,極具宋金遺風。這座舍利塔的主人“淵公”,事跡不詳,曾是積福寺的一位大和尚,他的舍利塔直接建在寺院的中軸線末端,而不是另辟塔院,有點不太普通。

【新裝塔銘】

【新鐫《重修淵公寶塔碑記》】

【積福寺塔遠觀】

【從塔前看積福寺大殿】
積福寺塔的外觀呈八角五級樓閣式,塔身通高約10米,直徑約1.5米。塔基及塔座新修,如果是按照原狀新修的話,可以看到塔座低矮。塔剎新裝已不復原貌。該塔周身上下均無真假門窗設置,且第一層塔身明顯高上,因此整體看上去,給人的感覺頗似密檐式塔的形制特征,但最醒目的是疊澀出檐以上,復由三層青磚疊澀的平座,清晰明白地顯示出樓閣式塔的基本特征。總的看來,積福寺塔是一座不錯的元代仿木構古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