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人如果年齡越大,心態(tài)越浮躁不安,越?jīng)]有歲月沉淀的痕跡,只能說明這個人迷路太久了,連自己都忘了。 30歲前,當(dāng)你犯了一些錯誤的時候,別人把你當(dāng)成年少無知寬容你,30歲后,別人只會說一句:這人真是幼稚、沒品。 第 一、戒掉嚴(yán)重的虛榮心 前段時間,我的一個閨蜜跟我說一件事兒,她特別反感朋友圈的一個朋友天天曬名表、曬豪車、豪宅。 我回答:他曬就曬唄,又沒礙著你的事兒。 后來,我閨蜜接著說: 你不知道他這個人,虛榮心非常強。他只要認(rèn)識了一個人,首先就問買沒有買房,買了幾套房,還非得逢人就說他家的別墅。比如我吧,我覺得一套房夠住了就行了,人嘛活得這么累干嘛?他非得問,你為什么不多買幾套,你根本不想回答他的問題,你不回答他吧,他還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我一聽閨蜜講述其中的緣由,確實挺讓人厭惡的。 閨蜜說: 你說這個人,都30多了,成天跟那些20出頭的小年輕一樣,曬名表、名車,而且還要攀比哦。只要別人給他點個贊,他能快樂幸福一天,他就是特別向往別人對他的那種崇拜感。 我哈哈一樂,回答:那活得多累啊,一個靠外界的崇拜,覺得我過得比你過得好來獲得快樂的人,這不就是虛榮心嗎? 虛榮心在心理學(xué)來講,是扭曲了的自尊心。 它是人們?yōu)榱巳〉脴s譽而引起普遍注意力,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和心理狀態(tài)。 這種人非常在意外界對他們的評價。 為什么我說戒掉虛榮心? 一個虛榮心強的人,他們是活在永無止境的攀比中,比收入、比買房、比娃、比車,總之只要可比的,都拿出來跟別人比,內(nèi)心總是在跟這個攀比跟那個攀比的人,能有什么幸??裳?。 30歲前允許你追求了那些浮夸的虛榮心,30歲后還是那個老樣子,這能證明你精神世界根本沒有進(jìn)步。 02 第 二、戒掉妒忌心 2018年10月,據(jù)《成都晚報》報道,一名未滿十三歲的六年級女生,因嫉妒同班的某個女同學(xué)比她漂亮,就將該女生騙到自己家中,將其殺害并殘忍肢解。 終審宣判了,因為她未滿十四歲,法院依法不追究其刑事責(zé)任! 同學(xué)之間根本沒有任何深仇大恨,也沒有爭吵,犯罪的起因只是源于受害者比兇手長得漂亮的妒忌心。 艾青曾經(jīng)說過:嫉妒,是心靈上的腫瘤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節(jié)目,一對雙胞胎,妹妹向姐姐道歉,起因是妹妹妒忌姐姐社交能力強,然后隨便造謠誹謗姐姐,謠言給姐姐帶來了傷害。 后來,妹妹良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行為太過分了,意識到自己的妒忌心太強,傷害到了親姐姐。 古往今來,對人性是善還是惡,一直爭論不休。 本質(zhì)上人性善惡兩面都有,妒忌之心就是人性惡的一面,只是這樣的一面是被控制了,還是被釋放出來。 知乎的心果: 遠(yuǎn)的崇拜,近的嫉妒。夠不著的崇拜,夠得著的嫉妒。有利益沖突的嫉妒,沒利益沖突的崇拜。 戒掉妒忌心是因為任由其發(fā)展,遲早會害人害己,妒忌心太強的人對人充滿了敵意,就好比13歲的小姑娘殺害比自己漂亮的同學(xué),只是長得漂亮有錯嗎? 錯的是扭曲了的內(nèi)心,一個13歲的小姑娘的妒忌心就能釀成這么大的危害,更何況一個成年人? 03 第 三、戒掉嗔恨心、戾氣 戾氣和嗔恨心,指的是那些控制不住情緒,動不動就要打擊報復(fù)的人。 去年重慶公交墜江案就是一個現(xiàn)實例子,乘客是一個戾氣重的人,司機也不是一個冷靜的人。 兩個戾氣重的人,遇到一起,后果是無辜之人跟著陪葬。 13年7月,在北京大興區(qū)科技路公交車站,兩名駕車男子因停車與一名女子發(fā)生爭執(zhí)。 過程中,一名男子毆打該女子,又將嬰兒車內(nèi)的女童摔在地上,導(dǎo)致女童不幸死亡。9月25日,法庭最終以故意殺人罪為由判處摔童犯死刑,剝奪政治權(quán)利終身。 17年,武漢一則新聞,兩位年過花甲之年的老夫妻,因為日常生活的拌嘴,丈夫一氣之下用背心勒死了老伴兒后,萬分后悔,通知兒女,接著自殺,最后被搶救了過來。 這些都是控制不住情緒,充滿戾氣的人他們種下的惡果。 花甲之年的老人,如果年輕的時候就懂得戒掉自己的壞脾氣,戒掉戾氣,至于這么大歲數(shù)為了日常小事兒,殺害自己的結(jié)發(fā)妻子嗎? 文章中總結(jié):虛榮心、妒忌心、嗔恨心,這三種心是人性,既然是人性就是生來就有的。 佛家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個念就是指的你的心。 回到人性是善還是惡這個主題? 人性終歸是善惡摻半,關(guān)鍵是在什么環(huán)境,你是如何控制人性,你是戒掉邪惡的人性,還是縱容邪惡的那顆心。 一個創(chuàng)業(yè)的朋友跟我說了一句話:創(chuàng)業(yè)本質(zhì)其實是在修行,通過創(chuàng)業(yè)不斷來塑造自己。 反過來再看,我們活著本質(zhì)何嘗不是在修行,修掉那些人性帶來的瑕疵丑惡的一面,發(fā)揚著那些善良的一面。 30歲前你可以肆無忌憚的活得隨性,但是30歲后你仍然不知修剪掉人性中瑕疵的一面,恣意妄為,那么你的后半生過得很可能痛苦不堪,一地雞毛。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fā)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fù)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rèn)知大坑,歡迎關(guān)注@我是涔汐,公號(id:zhangcenxi99)讓你增值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