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囧媽》證明了網絡放映的成功模式后,大鵬&劉巖主演的新劇《大贏家》也選擇了網絡放映,并以兩人12年的情誼為宣傳點,同樣也獲得了不少關注度。 大鵬在《大贏家》里飾演銀行職員:嚴瑾。作為一名退伍老兵,復員后自己去讀了一個金融學位。這說明嚴瑾人如其名,做什么事都認真,肯下功夫。所以,嚴瑾也是同事眼中的職場軸人。 軸到什么程度呢?銀行沖業績需要貸款量,一筆貸款就因為資料沒有提交完整,就被嚴瑾停辦了。銀行行長把嚴瑾叫進辦公室,苦口婆心的勸導道:“年輕人,腦子要活絡些。資料不齊,你把款先放了。之后再補齊資料不就行了嗎?你是想我們全行的獎金,都被你耽誤了嗎?我打個比方,我老婆是未婚先孕。那我總不能說沒結婚,這孩子就不生吧?那我還不是把孩子生下來,再補辦婚禮的嘛”。 一般員工肯定心領神會,立馬放款了。但職場軸人嚴瑾直言不諱地指出風險道:“您不應該辦婚禮,因為這孩子很有可能不是您親生的。您應該在驗親后,再結婚。否則,不但可能幫別人養孩子,還有可能要承擔法律風險”。 銀行行長當下就翻臉,一腳把嚴瑾給踹出辦公室。 職場軸人除了不受領導待見之外,還容易被同事排擠,因為大家都不愿意跟腦子一根筋的人打交道。往往嚴瑾一過來,大家就都散開了。所以,嚴瑾在職場就像個獨行俠。沒有人理解,但有堅持著自己的原則。 嚴瑾的這種“軸”在銀行安全演戲任務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銀行與所在轄區的公安一起開展聯合演習活動。嚴瑾被榮幸的選中在演習中“扮演”劫匪。搶劫演習活動,全流程都已制作完畢,包括負責發宣傳稿的媒體,也收到了腳本。 提前拿到了腳本記者連采訪車都懶得下,跟攝像師說:“這種演習都是裝樣子,一年能拍八百回,隨便拍點,隨便拍點就行。” 所有人都沒把演習當回事,只有嚴瑾投入了劫匪的角色,提前規劃好了逃跑路線和方案,準備了槍支(玩具水槍)、行李箱(放現鈔)、銀行內部結構圖和設置機關的示意圖。 當天,派出所干警已經便衣在銀行大堂中等待劫匪嚴瑾,還好心提醒他:“護具都穿戴好了吧?” 大堂經理看到嚴瑾來了,更是笑開了花:“趕緊的,好不容易能有一次演習,提早半天下班。” 同事A:“提前預約牙醫,看牙齒”。 同事B:“給女朋友打電話,一起去未來丈母娘家吃飯”。 在所有人都盼著早完事,早下班時,嚴瑾一臉嚴肅的一槍嘣了便衣警察,然后搶錢。在第一次逃跑失敗后,重新返回銀行,將同事挾持為人質,與警方展開談判。 警方演習負責人,依然沒當回事,向總指揮保證:“這事我十分鐘就給解決”。 于是,派了一位女干警假扮醫生進去。女干警入場之后,所有人都看出來這是套路,嚴瑾:“你是女警察吧?說吧,你打算怎么著?” 女干警不屑地問道:“抗打嗎?”,沒等嚴瑾反應過來,女干警就是一番利落的出拳。 在激烈的打斗之后,嚴瑾掏出了手槍,將女警“擊斃”。第一位“犧牲”的便衣警察說:“這小子除了身上掛著的長槍,還掏了我的手槍。剛才,他總共就出了兩拳,一直讓著你招兒呢”。 原來,嚴瑾老兵的打斗能力,甚至超過了女警。演習警務又犧牲了一位干警,負責人開始重視了這件“非同一般”的事,媒體人也嗅到了其中新聞的熱度,急忙跳下采訪車進行現場播報。 演習要把模擬情景當成現實來處理,劫匪已經殺了兩名警務人員,還有銀行職員和客人作為人質,在這種情況下,指揮部派出了特警。 特警隊長來到現場,自信地向負責人表態:“給我十分鐘,就能解決”,然后跟隊員說:“五分鐘,給我拿下這場勝利”。 結果隊員都中了嚴瑾在銀行中埋下的機關,全體陣亡。特警隊長傻眼,這還是傳統印象中的演習嗎? 一場所有人認為本該半小時就能解決的演習,從劫匪進入銀行,到現在死了2名警員,4名特警戰士,7-8名人質依然處于危險狀況中,已經耗時幾個小時。于是,出警警員持續增加,圍觀群眾也陸續聚集到現場,導致四個交通路口堵塞,交警增援現場指揮道路。 媒體人更是加碼上線網絡直播,觀看人數直線上升。此時,一場走流程的演習,成了當天爆款新聞。 劫匪認真扮演角色,警方卻賭上了臉面,次次出擊都以失敗收場。但警方的總指揮說:“我不怕丟人。演習之中發現問題,總比實戰之中發生好,你說對吧,警察的生命也只有一次。” 可這逼急了銀行行長,行長上頭還有大領導,一直認為銀行應該配合警方演習,怎么能跟警方搞事情呢?行長急得團團轉,抓住時機,鉆進銀行,又對嚴瑾做了深刻地思想教育:“你還不趕緊結束演習?你到底想干嘛!” 嚴瑾:“那我現在是扮演劫匪。警察還沒抓住我,演習自然不能結束。” 行長:“那你就乖乖的讓警察抓啊!?” 嚴瑾:“我們能不能認真點?” 行長大發脾氣:“嚴瑾,你想要干嘛!你再不投降,你明天就撤你的職。我再把你們幾個,一個個叫來辦公室辦離職手續。” 嚴瑾再軸,也不能因為自己的堅持而砸了所有人的飯碗。在行長的威脅下,嚴瑾配合行長的安排,假裝被警方的狙擊手給擊斃了。 警方指揮部判定為:演習結束,警方獲勝。當眾人走進銀行內部時,大家都不敢說實話。只有一名處于青春期的男孩,說了大實話:“你們擊斃的是行長,不是劫匪。劫匪因為行長說要開除他們,才配合的”。 警方總指揮聽了事實的真相,當機立斷取消行長的演習資格,宣布演習繼續。 這場演習,最終是誰贏了,并不重要。因為大家已經都是贏家了。 嚴瑾通過自己認真負責的態度,打動了所有人,也贏得了同事于海嬌(劉巖飾)的愛情。 警方通過演習,看到了自身的薄弱環節與工作態度上應該糾正之處。 嚴瑾的家人,也為嚴瑾而感到驕傲;銀行中被“挾持”為人質的爺孫倆,親情也得到了增進。 影片最深刻的暗喻在于:當所有人都順勢而為,拋棄了認真和嚴謹的態度時,你應該從眾,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 如果堅持自己的原則,你很可能在職場過得像嚴瑾那樣孤單。被領導誤解、批評,被同事冷落。 如果跟大家一樣得過且過,那每天都過得像流水賬一樣,或者跟影片中的警方一樣,出現了超乎尋常的自我良好感覺。 這是影片提給我們的思考題。 如果想要融合進大環境,我們只能順勢而為。就像行長能夠威脅開除所有員工,即使嚴瑾也不得不低頭。因為個體無法與大環境做對抗。唯一敢做對抗的,是那個還沒有步入社會、沉迷網絡游戲的男小孩。 將來當他步入社會,經過挫折的打磨后,大概率也會被“和諧”。這個片段設置,也是像我們展示了這么一個現實。生活時不時的就會提起你的耳朵,讓你認清現實。 但影片依然給我們很美好的角色,兩個職場軸人:一位是嚴瑾,表達了我們都應以認真嚴瑾的態度對待工作和生活;另一位是警方總指揮,不在意面子工程,敢于直面隊伍中的問題。 所以,我們也不必太過在意,自己是否需要堅持特立獨行。我們每個人的“軸”,都可以體現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也就是影片中所提到的:結果不重要,認真對待工作,我們每個人都是贏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