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認為,春季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很容易發生肝氣過旺的情況,肝氣過旺則會對脾胃產生負面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所以,春季養生食療應該多吃一些能滋補脾胃的甘味食材,少吃一點收斂肝氣的酸味食材,從而達到補脾培元、疏肝和胃的目的,減少慢性胃炎、胃潰瘍等脾胃疾患的發生。
在這里,筆者向大家推薦6種典型的甘味食材,藥店的伙伴們可以在做藥學服務時告訴顧客,增加顧客的回頭率。
一、山藥

性味: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
功能:補脾肺腎、益氣養陰、固精止帶。
主治:
1、主要用于脾虛食少,倦怠乏力,便溏泄瀉,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內熱消渴等。
2、西醫診為消化不良、慢性胃腸炎屬脾胃虛弱證者,支氣管炎屬肺腎兩虛證者,附件炎、慢性盆腔炎屬脾虛濕盛證者,糖尿病屬氣陰兩虛證者。
二、大棗

性味:味甘,性溫,歸脾、胃、心經。
功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主治:
1、脾虛證:本品甘溫,能補脾益氣,適用于脾氣虛弱,消瘦、倦怠乏力、便溏等癥。
2、臟躁,失眠證:本品能養心安神,為治療心失充養,心神無主而臟躁的要藥。
3、西醫診為慢性胃腸炎、營養不良屬于脾胃虛弱證者,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失調屬于氣虛血少、心神失養者。
4、本品與部分藥性峻烈或有毒的藥物同用,有保護胃氣,緩和其毒烈藥性之效。
三、小米

性味:味甘咸、性涼,入腎、脾、胃經。
功能: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
主治:脾胃虛弱、反胃嘔吐、消渴、泄瀉等病癥。
四、南瓜

性味:味甘,性溫,入脾、胃二經。
功能:健脾、和胃、亮發、健腦、明目、溫肺、益肝、潤腸、養顏護膚、降糖消渴。
主治:慢性咳喘、肺癰、消化不良、便秘、利尿、美容、預防前列腺癌、動脈硬化和胃潰瘍等作用。
五、栗子

性味:味甘平,性溫,入脾、胃、腎經。
功能:健脾養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
主治:反胃不食、泄瀉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筋傷骨折瘀腫疼痛和瘰疬腫毒等病癥。
六、香菇

性味:味甘,性平,歸肝、胃經。
功能:健脾開胃、扶正補虛、祛風透疹、化痰理氣、解毒抗癌。
主治:用于正氣衰弱、神倦乏力、納呆、消化不良、貧血、佝僂病、高血壓、高脂血癥、慢性肝炎、盜汗、小便不禁、水腫、麻疹透發不暢、蕁麻疹、毒菇中毒及腫瘤等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