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年間,有一個姓胡的小商販,常年拎著貨籃子,往返于鄉(xiāng)間,兜售貨物,日子也還過得去。他娶妻麻氏,上有一個老母親,下有一雙兒女。老母親劉氏年事已高,在家頤養(yǎng)天年。麻氏生性尖酸刻薄,看不慣婆婆,常常拿言語擠兌她,都被胡商販勸住。 這一年,胡商販覺得小打小鬧賺不了大錢,和表叔商量,要跟著他出門經(jīng)商。表叔是個大商人,常年在外走南闖北,一年半載都不在家。當(dāng)然,銀子也賺了不少。他答應(yīng)帶胡商販出去闖蕩闖蕩。 胡商販和老母親以及麻氏商量,兩人都同意他出去經(jīng)商。但是,胡商販擔(dān)心婆媳兩個不和,他不在家里的時候,會鬧出矛盾。他來到老母親的房中,勸告她要多忍讓麻氏,麻氏的脾氣不好,要是說三道四,就忍一忍。老母親笑著說:“你放心去吧,我不會和她一般見識的。” 到了晚上,進到臥室,胡商販又勸解麻氏,老母親年事已高,要是有什么閑話,讓麻氏多多擔(dān)待,千萬不要使小性子,頂撞老母親。麻氏答應(yīng)下來,勸告胡商販在外面要多注意身體。 當(dāng)天晚上,夫妻二人極盡溫存。天亮后,胡商販告別家人,背著行李走了。 胡商販走后,家里就是麻氏的天下。剛開始,她還記得胡商販的叮囑,忍著不抱怨婆婆。但是,時間一長,她就把胡商販的叮囑拋卻腦后,彰顯出尖酸刻薄的本性,動不動就呵斥婆婆劉氏。 劉氏牢記兒子的叮囑,總是忍著,從來不接話,也不回嘴。如果麻氏的話太難聽了,她就躲在屋里不出來。正所謂一只巴掌拍不響,面對劉氏的隱忍不發(fā),麻氏呵斥幾句后,只好偃旗息鼓。 這一天,劉氏吃飯時,忍不住咳嗽起來,一不小心把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麻氏不由得火冒三丈,指著劉氏的鼻子罵了起來,越罵越動氣,也越罵越難聽,口不擇言,把劉氏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 劉氏氣得臉色煞白,起身回到她的臥室。可是,麻氏仍不放過,追到臥室,堵在門口依然罵個不停。 劉氏忍無可忍,說道:“我是你的婆婆,打碎了一個碗也不是什么大事,值得你這么喝罵不已嗎?”麻氏本是個得理不饒人的主,原先有胡商販夾在中間,她的尖酸刻薄本性無法得到釋放,如今被徹底釋放出來。見劉氏還嘴,她沖上前抽了劉氏一個嘴巴。 剛抽完,劉氏驚呆了,麻氏也驚住了。麻氏自覺理虧,趕緊腳底里抹油,溜走了。劉氏想不開,懸梁自盡了。 劉氏死后,麻氏既不悲傷,也不內(nèi)疚。因為胡商販不在家,也沒法等他回來,麻氏便張羅著辦了喪事,把劉氏送上山埋掉了。 過了十幾天的晚上,麻氏忽然聽見門外傳來響動,她打開窗戶一看,大驚失色。只見一個黑影正在往臺階上蹦跳,卻因為臺階太高,一直無法跳上去。那黑影不是別人,正是死去不久的婆婆劉氏。 麻氏不由得想起了民間流傳的尸變傳說,人死后,要是心中的怨氣無法排解,就會引起尸變,成為僵尸。僵尸不會走路,只會一蹦一跳地行走,尋找仇人報仇。麻氏嚇得大氣也不敢出。 劉氏蹦跳了好久,也沒有跳上臺階,只得轉(zhuǎn)身走了。第二天,麻氏把這事講了出來,哀求村人去婆婆墳上看一看。有膽大的村人去了,只見墳頭裂開,露出棺木,嚇得轉(zhuǎn)身就跑。 消息傳開后,村里籠罩著一片恐慌,一到晚上,家家戶戶緊閉大門,不敢外出。這以后,每一天的晚上,劉氏都會回家蹦臺階。麻氏嚇得受不住了,帶著兩個孩子躲在娘家。但是,到了半夜里,劉氏又追到麻氏的娘家,蹦著臺階。 劉氏的哥哥找到山頂?shù)朗浚朗肯律剑瑏淼絼⑹系膲災(zāi)骨埃妱⑹咸稍谙崎_了的棺材里。劉氏看見生人,跳出棺木攻擊,被道長貼了一張符,便不能動彈了。道長將劉氏的尸體火化了。 到了年底,胡商販回到家中,得知老母親已死,并且尸變的消息,心中悲痛不已,常常坐在家門口一直到深夜。 過了不久,麻氏在半夜里忽然大叫幾聲,猝死了。大家都說,麻氏遭到了報應(yīng),死有余辜! 做人還是要保留做人的底線,切不可無所顧忌。作為兒媳婦,孝順婆婆是本分。即使不孝順,也不要虐待,以免遭到報應(yīng)。本故事采用了尸變的元素,在于借事喻理,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 歡迎大家關(guān)注點贊留言評論,“正經(jīng)說文史”祝讀者諸君一切安好!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
|
來自: 正經(jīng)說文史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