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福光 活法兒 今天2021年3月5日(星期五)16:53:32 農歷正月廿二 太陽黃經345°,斗指丁 驚蟄節氣交節 今日驚蟄,來到了二十四節氣當中,萬物最生機勃勃的時節。 《說文》里講:「蟄,藏也」。驚蟄,顧名思義,就是蟄藏冬眠的大小生物,此時都被驚醒了,開始出土活動。而喊醒它們的,是驚蟄的典型氣候:春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這樣描述驚蟄的:「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時至仲春,萬物都應震卦的訊息而動出,震卦最典型的征象就是雷,春雷一動,天地便萌發出一派生生不息之象。 看看此時的物候,桃花初綻,蟲鳥齊鳴,仿佛都在迎接這個陽氣最活,生機最足的節氣。 驚蟄物候:萬物都在迎接初生的陽氣 驚蟄二月節,時令進入仲春。「二月為卯月,卯者,茂也,言陽生而滋茂也。」茂為豐盛而美好之意,此時越冬的小生命受陽氣的感召,開始活躍起來。古人用茂這個字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 古人觀察黃河流域一帶的驚蟄氣候景觀,總結出以下物候特征,直到今日我們也能從中感受到自然變換的美妙。 初候 桃始華 (3月5日~3月9日) 陽氣漸漸生發,從驚蟄節氣開始越來越盛,桃花開始綻放。 二候 倉庚鳴 (3月10日~3月14日) 倉庚,黃鸝也。黃鸝鳴叫。「千里鶯啼綠映紅」便是此時的春景。 三候 鷹化為鳩 (3月15日~3月19日) 鳩通常是指體型較小的食果或食種子鳥類。驚蟄時節,古人觀察到天空中雄鷹蹤跡漸少,而布谷之類的小鳥卻多了起來,誤以為是鷹變成了鳩。 古時,驚蟄也有「啟蟄」之稱,日本仍在使用「啟蟄」這個名稱,另有開啟的意味。觀物候也是如此,此時天氣漸漸回暖,迎來春雷,桃花開,鳥雀鳴,陽氣復蘇,萬物和暢。春色滿園關不住,正是時也。 而關不住的,豈止是春色。驚蟄不僅有勃勃的生機,還有我們動蕩不安的、郁了一冬的陽氣。 驚蟄養生:疏通就是對陽氣最好的滋養 驚蟄時節,陽氣的特點就是這樣,說得好聽叫做生機勃勃,說得委婉一點叫動蕩不安。所以最近不少朋友可能會有這兩種困擾:失眠、上火。這都是陽氣不安分的典型表現。 都說「春夏養陽」,那么日常生活里,我們要如何養好這股陽氣呢?尤其是這股陽氣貌似還不太聽話…… 此時對陽氣而言,疏通就是最好的滋養。就像對待鬧騰的寶寶,不要使勁摁著甚至打罵,而是應該順應需求去安撫,而且該活動的時候別悶著,要舒展開,這樣才能夠動靜相宜。 也沒什么玄奧的,做到下面這3件生活里的小事,陽氣足了順了,一年都會少很多病痛呢。 第1件事:早起 驚蟄到,起得早。有多早?5點鐘。 為什么要這么早起? 一天有24小時,一年有24節氣,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對應。以陰陽而論,冬至和子夜一樣,都是「陰極而一陽生」,所以冬至對應0點;相應的夏至是「陽極而一陰生」,對應中午12點;很容易能推算出,驚蟄節氣對應的時間,便是在清晨5點。 一年之中,卯月驚蟄,身體的陽氣就要活潑潑地出來了。一天之中,卯時5點,也正是人最精神的、最應該被喚醒的時間。身體健康而敏感的人,比如小朋友,往往會在此時醒來。 大朋友也偶爾會5點左右自行醒來,但往往想著還早,看看時間又繼續睡過去了。其實這時候順勢起床才是最養人的。要是賴床,反而對陽氣是壓制和傷害。 天地間有個大太陽,身體里也有個小太陽,太陽升起,陽氣萌動,身體自然會被喚醒。如果你一年之內都沒有在卯時(5點~7點)起來過,很可能是身心狀態欠佳,整整一年時間,身體里的小太陽都沒有真正被喚醒過。 今天驚蟄交節,真的應該5點鐘早起一次,去叫醒身體里的那個小太陽!迎接一年中,一天中,最清新的第一股陽氣。 如果沒趕上也不要緊,今天起到3月19日都屬于驚蟄節氣,這段時間最好能調整一下作息,把晚上要做的事比如運動、讀書放到早上,嘗試5點起床,去喚醒你身體里的陽氣。 起床的幾分鐘雖然痛苦,但是之后便會神清氣爽,最晚也不要超過7點,七點過后就是辰時了,胃經當令,就到了該吃早飯的時間。如果犯困,中午睡一會兒也就好了,養心又能讓下午更加精神。 而對于有睡眠困擾的人而言,早起也是提高睡眠質量的好方法。春天陽氣生發,很多人都睡不踏實,各種助眠招數都不好使。這時不妨試試勇猛地早起一次,把陽氣升起來,到了晚上陽氣更容易入陰,自然會有濃濃睡意。 第2件事:梳頭 從立春開始就提醒大家要經常梳頭,到了驚蟄,這件事又得再說一遍。頭部疏通最簡單的就是梳頭,但用心做和隨便梳梳效果天差地別。 其實梳頭也是一種道教的按摩導引術,古代稱「引鬢發」。頭為諸陽之會,梳頭能升舉清陽,使百脈調和。梳頭的時候要用心,注意力放在感受頭皮上,這樣氣血就會被導引起來了。 頭頂的經絡在中央在線有督脈,中線兩側一寸左右各有一條膀胱經,頭兩側耳的上方則是膽經。我們梳頭的時候,一般由前往后,從前面的發際線梳到后頸上的發際線。 上圖的三條帶箭頭的線,就是我們梳頭著重要疏通的位置。每天堅持梳,可振奮督脈陽氣,幫助膀胱經排除體內垃圾,疏通膽氣,使人心情舒暢。還能祛風明目,提神醒腦,疏通血脈,皮膚和頭發都會漸漸散發出健康的光澤。 尤其是有脫發少發困擾的朋友,借助春生之機多疏通一下頭部氣血吧,枯木逢春還能發芽呢。上面說到要早起,早上會空余不少時間,正好每天抽5分鐘專心梳頭,讓頭皮毛孔更通透,發量還是有希望的。 疏通頭部最佳的輔助工具是氣墊梳。氣墊梳與一般梳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帶有一個緩沖層,既能拍打放松頭皮,又能深度梳頭按摩,一舉多得。(戳鏈接可入手:經絡氣墊梳) 第三件事:泡腳 很多朋友多泡腳有一個誤解,認為冬天泡腳最好,暖暖的還好睡覺。其實從順應自然的角度看,春天才是最宜泡腳的時節,尤其是陽氣動發的驚蟄節氣。 人的腳就像樹的根,泡腳能動發腎陽,促進水汽上行,使得根部不淤滯。現在不少人腎氣不斂藏,冬天泡腳過頭反而可能耗腎,尤其是一泡腳就上火的人,應該好好補補腎水,泡腳無益。 現在到了仲春驚蟄,正是陽氣動發的時節,且春天五行屬木,五臟應肝,需要讓腎水上行以生養肝木,泡腳與這股溫煦向上的能量相應,尤其能幫到腎氣不足的人升發陽氣,推陳出新。 ![]() 作為日常養生而言,平和體質的人驚蟄都可以每晚睡前泡泡腳來幫助疏通氣血,幫助陽氣生發。而以下這4類人,此時更應該借助天時,泡腳調養:
一般來講,常規養生不必特地用泡腳包,從驚蟄到立夏這段時間,一周兩三次,堅持用溫水泡腳就好。而如果體質有偏頗,甚至已經出現不適癥狀的情況,輔助足浴粉會事半功倍。(戳鏈接可選購:適合你的足浴粉都在這里) 另外,泡腳最好記住三個數字:15分鐘,30厘米,45℃。 時長15分鐘:最長不要超過半小時,舒舒服服,你想要的微微出汗和藥效吸收,還有溫經活血的效果就都有了。 水深30厘米:相當于沒過腳踝的三陰交,如果有條件,能達到小腿的承山穴更好,這是祛濕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到了承山穴,半條腿的經絡都被激活,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水溫45℃:水溫是熱而不燙,太燙了過猶不及,精神也會緊張。微微出汗,心平氣和,就是非常完美的泡腳之旅。
![]() 養生功課不需要多,但需要有針對性。驚蟄時節能堅持做到這三件事:早起、梳頭、泡腳,全身的陽氣都會順暢起來。別小看這些生活上的小習慣,順著自然的節律,慢慢來,才會快。 ![]() 驚蟄防病:上防風邪,下防寒濕 今年的春天來得早,立春過后天氣就明顯暖和起來。不少朋友把冬衣厚褲收起來,換上了單薄的春裝,結果這幾天倒春寒,感覺嗖的一下又回到了冬天,著涼感冒的倒了一大片。 老輩人常講要「春捂」,尤其在北方,往往要捂到春分,這有中醫的道理在里頭。春捂不等同于防寒保暖,把自己捂熱乎,更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防風。 驚蟄還是初之氣,從五運六氣看,今年的主氣客氣都是厥陰風木,正是風邪最盛的時節。 ![]() 《黃帝內經》說「風者百病之始」,風本身就是病的開始,招病的;又講「圣人避風,如避矢石」,避風要像避開箭矢石塊的襲擊一樣,重要性怎么說都不為過。還細心提醒到「邪氣中人也高」,最怕風邪的是身體高處的頭頸部。 所以,5級以上大風天氣最好不要外出。平時春捂也要注意防風,不一定要厚,但后脖肩頸這個最怕風的位置要護住,薄圍巾、立領、連帽衛衣都是很好的選擇。 要說到保暖的話,真正需要春捂的是雙腳,一定要保持溫暖干燥。內經講到「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寒氣濕氣要侵襲人體,必然都是從雙腳進來的。身上穿再厚,露個腳踝光個腳丫就全破功了。 ![]() 好了,講到這里,驚蟄這個節氣該做的不該做的,比較容易忽略的幾個重點都在上面了。一年之計在于春,大家不要浪費這生機最足的時節,好好把身體調養一下。愿你和家人健康順遂,諸事吉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