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平型關 文/ 韓英  平型關,中華九大名關之一,是內長城的重要關口。位于山西省繁峙縣和靈丘縣的分界線的平型嶺上,東連紫荊關,西接雁門關,彼此相連,結成一條堅固的長城防線,地勢險要,峻嶺雄關,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又因舉世聞名的平型關大捷而揚名中外。平型關是我一直以來向往想去的地方。 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出師抗日的第一個大勝仗。1937年9月,初上華北抗日前線的八路軍115師,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的部署,配合第二戰區國民黨軍隊防守晉東北內長城防線平型關,阻止日軍南犯太原,在喬溝一線伏擊日軍。25日早晨7時許,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后續部隊及輜重車隊,進入東河南、小寨經喬溝至關溝一線。埋伏在預設陣地的第115師各團,分別按照作戰方案中“攔頭”、“斬腰”、“斷尾”的任務要求,同時向溝內公路上的日軍開火,隨后沖進溝內,將敵人分割包圍,展開肉搏戰。八路軍將士不畏強敵、英勇奮戰。老爺廟高地爭奪戰尤為慘烈。經過6個多小時的激戰,取得了平型關大捷的輝煌勝利。這次伏擊戰,殲滅日軍1000余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同時,獨立團在驛馬嶺擊潰增援平型關的日軍一個多聯隊,殲敵300余人。平型關大捷是我國抗日戰爭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梁”,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從繁峙縣到靈丘縣有一趟綠皮火車,一路向東,經大營,東淤地,穿過好幾個很長的隧道,就可以到達平型關站了。一下火車就可以看到一塊顯眼的牌子“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平型關大捷紀念館”距離三公里,懷著激動地心情爬山,一路上很開心,路過決勝橋紀念碑,這里是平型關戰役最激烈戰地。參觀了老爺廟高地爭奪戰遺址,老爺廟梁是平型關戰役爭奪的焦點,是平型關大捷中最慘烈和最關鍵的一次戰斗,八路軍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終于奪回了高地,并將該地區四百多名敵人全部殲滅,喬溝伏擊戰勝利結束。 隨后就到了平型關大捷紀念館,莊嚴的紀念館主樓建在高地遺址上。廣場入口處是“***,***”八個鮮紅的大字,來到將帥廣場上,正面塑有平型關大捷主要參戰將領林彪、聶榮臻、徐海東、肖華、張紹東、陳光、陳錦秀、楊得志、楊成武、李天佑10尊銅像,聶榮臻將軍手指向遠方的山川,在指揮著戰斗。銅像兩側的10面文化墻上刻有毛澤東、朱德、王稼祥、彭德懷、任弼時等中央和八路軍領導人嘉獎平型關大捷的題詞。115級臺階象征著八路軍115師,紀念取得的偉大勝利。 上了臺階,遠眺群峰,仿佛又看到了那個激烈的戰場。紀念館頂部鮮艷的五星紅旗隨風飄揚,由楊成武將軍題寫的“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幾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廣場上展出的有各種魚雷、門炮,坦克,兩棲戰車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贈送的飛機,這些軍事裝備都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見到,感覺很震撼,頓時感覺加強了國防教育,提升了國防觀念。

 進入紀念館,陳列的都是珍貴的歷史文物。一張張照片,一段段歷史,向我們展示了我中華民族在民族危亡的時候,同仇敵愾,軍民齊心協力,共同抗擊日寇的決心,也揭示了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日本侵略者侵略我中華的鐵證。平型關大捷繳獲日軍的各種武器彈藥、軍用物資:三八大蓋、盒子炮、日本軍刀、步兵炮、迫擊炮,歪把子,重機槍等等,這些在電視劇中見到的東西,全都陳列在了眼前,仿佛又把我們拉回了那個抗戰年代;半景畫館里,用各種珍貴圖片,形象生動地展現了當年平型關戰役的激烈場面。中華兒女在平型關及整個抗日戰場中表現出的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的精神,永遠熠熠生輝!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必將代代傳承! 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作為“平型關大戰突擊連”精神傳人“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方隊威武雄壯的通過天安門前,接受人民的檢閱,是我們的驕傲!今日的平型關修繕一新,重現了昔日的雄姿,而且已經成了全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紅色旅游景區。 平型關是英雄的關,它浸染了無數先烈的熱血!我們應當不忘歷史,緬懷先烈,努力奮斗,開創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