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輪“雙一流”建設中,江蘇共有15所高校入選。入選總數僅次于北京,位居全國第二位。但江蘇省內的高校資源還很豐富,還有好幾所高校有望進入第二輪“雙一流”建設行列,比如江蘇大學就被視為沖刺“雙一流”的“種子選手”。 作為曾經的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江蘇大學的主體前身------江蘇理工大學,曾培養了我國第一批農機本科、碩士和第一位農機博士、博士后,在農業機械學科領域聞名全國,早在1981年就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 可惜時運不濟,江蘇大學(主體前身江蘇理工大學)先是落選211,后又落選首輪“雙一流”,先后痛失兩次戰略發展機會。所以,對于第二輪“雙一流”建設,江蘇大學是非常看重的。 在2018年,江蘇大學將躋身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列為重要目標。此后,是大會小會會會講,傾盡資源辦好農機學科,全校爭創雙一流的氛圍非常濃厚。 在2020年3月的教代會上,江蘇大學的“一把手”用“堅決打贏躋身國家一流學科創建這場硬仗”來給師生做動員報告。可以看出,江蘇大學的決心不可謂不堅定。 對于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很多人都表示看好。比如獲得省市的大力支持,進入“省市共建”行列。比如綜合排名已經常年穩居全國百強。在QS2021亞洲大學排名中,位居內陸高校第48位。在軟科2020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居內陸高校33-49位。在最新的QS、THE、ARWU等國際權威世界大學排名上,也均躋身TOP1000。 還有國家三大獎上,這兩年也捷報頻傳。在2019年,獲得兩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20年又有一項成果通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初評。 除此之外,農業發展再次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江蘇大學在涉農機械學科上的優勢,或將再次得到上層的重視。 但江蘇大學的不足之處也很明顯,比如沒有實現全職院士破零,就是一個明顯的硬傷。 在2019年的工程院院士增選中,作為江蘇大學“一把手”的袁壽其教授,本很有希望增選成果,但結果大跌眼鏡,再次增選失敗。而這已經是袁壽其教授第五次落選院士。 袁壽其教授是土生土長的“江大”人。1984年,他在鎮江農業機械學院(江蘇大學的前身江蘇理工大學的前身)畢業并獲得學士學位,1995年又在江蘇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后,長期在江蘇大學工作,2016年起任“一把手”。 袁壽其教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等獎14項,自2009年起就被提名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當年落選后,又在2011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分別被推薦為候選人。但每次都遺憾落選。 因為中國工程院的規定,連續三年提名候選的,要中斷一年提名。所以,2021年袁壽其教授不能參選。2021年,江蘇大學共有丁建寧和鄒小波兩位教授被推薦為院士候選人。如果增選成功,江蘇大學將實現全職院士零突破,這也將大大助力增選“雙一流”。 除了沒有全職院士,江蘇大學還有個不利因素。因為首輪“雙一流”中,江蘇已經有較多名額,所以第二輪調整中可能給江蘇的新增名額較少甚至沒有,這將導致江蘇大學的競爭加大,再次無緣“雙一流”。 以上是我的看法。各位朋友,你們對江蘇大學沒有全職院士,以及進入第二輪“雙一流”的可能性,又是怎么看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