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基民們追捧的網紅基金經理——張坤,有了新動作。 2月23日收盤之后,張坤所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基金宣布暫停申購,并且進行了分紅。具體的分紅方案為每10份基金份額分紅9元。 消息一出,基民圈頓時炸了鍋。難道張坤不看好后市,要幫大家落袋為安? 下面就讓小淼帶大家一探究竟吧。 什么是基金分紅? 對于基金分紅這件事,很多人都云里霧里。 簡單來說,基金公司將你持有的基金盈利部分通過分紅的形式發放給你,這個行為就叫做基金分紅。 有小伙伴聽到分紅二字就想著:我能不能在分紅前買入等分紅后再賣出,那我不就直接賺了嗎?小淼想說,你可不要想得太美哦~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基金分紅當天,每份基金分紅多少錢,基金的價格(即基金凈值)也會相應下跌多少?;鸾浝矸纸o咱們的錢,本身就是基金單位凈值的一部分。 原來這些錢僅僅是賬面收益,通過分紅,這部分收益轉換為現金落袋為安。 就基金分紅本身而言,并沒有創造新的收益。 這么說有點抽象,小淼給大家舉個例子。
Tips:場外基金和場內基金的分紅方式有所區別。場外基金有兩種分紅方式,一種叫現金分紅,一種叫紅利再投資。相比之下,場內基金只能現金分紅。 一句話總結,基金分紅之后,只是資產的存在方式發生了變化,咱們的整體資產總額并沒有變化。 基金為什么要分紅? 既然資產沒有變化,基金公司為什么還要這么折騰來分紅呢?小伙伴們可以從這兩方面來考慮。 第一、降低基金單位凈值 小淼身邊不少朋友都有“凈值恐高癥”,他們認為單位凈值高的基金太貴,單位凈值低的基金比較便宜。花同樣的錢,單位凈值低的基金能買到更多的份額。 盡管單位凈值的大小并不影響基金未來的累計收益,但為了吸引投資者,基金公司時不時會通過分紅降低基金的單位凈值。 第二、控制基金規模 在A股結構性牛市的基調之下,近兩年市場上爆款基金頻現,基金規模動輒就達到百億。 基金規模驟然增加,若基金經理管理不善,那么基金業績也較容易出現下滑。 通過分紅,基金經理能夠降低基金規模,不斷調整投資策略,在自身能力范圍內更好地選股,從而帶給基民更高的收益。 張坤為何要分紅? 回到咱們開篇的主題,張坤這次分紅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坊間的解讀也是各種各樣。 小淼認為,張坤主要是為了控制基金規模,保持基金業績。 為什么這么說呢? 近期基金市場很火熱,大量資金都涌入了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以張坤管理的基金易方達中小盤為例,五年時間內該基金的份額就從3.65億增長到了43.86億份,前后差距達12倍之多。 然而以張坤的功力,再加上白酒板塊的容量,都無法消化無限入場資金所帶來的反噬。 如果張坤硬接這波資金,就要被迫高位加倉。一旦股市出現連續下跌,基金賺錢效應消失,就會引發基民們的恐慌式贖回,此時基金經理恐怕又要被迫減倉。 追漲殺跌,這是韭菜的投資風格。因此暫停申購,選擇分紅,讓基民們落袋為安,不失為明智之舉。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我們永遠賺不到超出認知范圍以外的錢。資本市場變幻莫測,我們唯有苦練內功,勤學理財知識,才能收獲豐碩的果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