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世界百花之家 石竹,別名:興安石竹、北石竹、鉆葉石竹、蒙古石竹、為雙子葉植物綱、石竹科、石竹屬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無毛,帶粉綠色。莖由根頸生出,疏叢生,直立,上部分枝。葉片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稍狹,全緣或有細小齒,中脈較顯。花單生枝端或數花集成聚傘花序;紫紅色、粉紅色、鮮紅色或白色,頂緣不整齊齒裂,喉部有斑紋,疏生髯毛;雄蕊露出喉部外,花藥藍色;子房長圓形,花柱線形。蒴果圓筒形,包于宿存萼內,種子黑色,扁圓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中國無憂花:喬木,高5-20米;胸徑達25厘米。葉有小葉5-6對,嫩葉略帶紫紅色,下垂;小葉近革質,長橢圓形、卵狀披針形或長倒卵形。花序腋生,較大,總軸被毛或近無毛;總苞大,闊卵形,被毛,早落;苞片卵形、披針形或長圓形,被毛或無毛;花黃色,后部分(萼裂片基部及花盤、雄蕊、花柱)變紅色,兩性或單性;萼管長1.5-3厘米,裂片長圓形,4片,具緣毛。莢果棕褐色,扁平,果瓣卷曲;種子5-9顆,形狀不一,扁平,兩面中央有一淺凹槽。花期4-5月;果期7-10月。普遍生于海拔200-1000米的密林或疏林中,常見于河流或溪谷兩旁。產中國、越南、老撾,廣州華南植物園有少量栽培。此種可放養紫膠蟲,且是一優良的紫膠蟲寄主;樹皮入藥,可治風濕和月經過多。由于花大而美麗,又是一良好的庭園綠化和觀賞樹種。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該物種全株供藥用:有行氣活血、補虛,治療內傷咳嗽,腎虛耳聾,月經不調,風濕等疾病。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鐵海棠:別名:虎刺梅。蔓生灌木。莖多分枝,長60-100厘米,直徑5-10毫米,具縱棱,密生硬而尖的錐狀刺,常呈3-5列排列于棱脊上,呈旋轉。葉互生,通常集中于嫩枝。花果期全年。原產非洲,廣泛栽培于舊大陸熱帶和溫帶;中國南北方均有栽培,常見于公園、植物園和庭院中。全株入藥,外敷可治瘀痛、骨折及惡瘡等。該種具有諸多園藝栽培類型,其中苞葉黃白色在中國極個別地方有栽培。 白鶴芋,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株高30厘米-40厘米,無莖或莖短小,葉長圓或近披針形,具明顯的中脈和葉柄,深綠色。春夏開花,佛焰苞大而顯著,高出葉面,白色或微綠色,肉穗花序乳黃色。原產美洲熱帶地區,世界各地廣泛栽培。白鶴芋開花時十分美麗,不開花時亦是優良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是新一代的室內盆栽花卉。白鶴芋可以過濾室內廢氣,對氨氣、丙酮、苯和甲醛都有一定的清潔功效。還可以用作切花。 佛手,果實在成熟時各心皮分離,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佛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丈余,莖葉基有長約6厘米的硬銳刺,新枝三棱形。單葉互生,長橢圓形,有透明油點。花多在葉腋間生出,常數朵成束,其中雄花較多,部分為兩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帶紫暈,春分至清明第一次開花,常多雄花,結的果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藥用,皮鮮黃色,皺而有光澤,頂端分歧,常張開如手指狀,故名佛手,肉白,無種子。通常用作中藥,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為觀賞植物。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涼果食用及出售。 波羅蜜,是桑科波羅蜜屬植物,常綠喬木,高10-20米,胸徑達30-50厘米;托葉抱莖環狀,遺痕明顯。葉革質,螺旋狀排列,橢圓形或倒卵形,長7-15厘米或更長,寬3-7厘米,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成熟之葉全緣。花雌雄同株,花序生老莖或短枝上,雄花序有時著生于枝端葉腋或短枝葉腋。聚花果橢圓形至球形,或不規則形狀,幼時淺黃色,成熟時黃褐色,表面有堅硬六角形瘤狀凸體和粗毛;核果長橢圓形。花期2-3月。原產于印度西高止山;尼泊爾、印度(錫金)、不丹和馬來西亞有引種栽培;中國廣東、海南、廣西和云南(南部)等地均有引種栽培。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300米以下。需要高溫、潮濕,無霜的氣候。波羅蜜以果實、種仁入藥,果實用于酒精中毒,種仁用于產后脾虛氣弱,乳少或乳汁不行,波羅蜜是水果,木本糧食和珍貴用材兼備的熱帶樹種;木材黃色,可作上等家具、室內建筑、旋制品和樂器等用材。心材的鋸屑可提取黃色染料,用以染衣物。此外,木菠蘿樹冠優美,適于作行道樹和庭園綠化樹種。對二氧化硫抗性中等,可作城市或工礦區凈化空氣的綠化樹種。 ![]() 荷花:屬毛茛目睡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于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藥。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為世人稱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1985年5月荷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國花。 ![]() ![]() 火炬姜,又名瓷玫瑰,菲律賓蠟花,姜科茴香砂仁屬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原產于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南部等熱帶地區,中國廣東、福建、臺灣、云南等地有引種栽培。火炬姜在原產地株高可達10米以上,因氣候條件限制,中國栽培一般株高僅2-5米。此花花莛粗直,花瓣肥厚、重瓣,呈瓷質或蠟質;花色漂亮,花形優美;花朵宛如一朵火紅的蓮花;該花花朵若全部開放,有碗口大小,是一種極好的切花品種。該花種植一年后就可開花、采摘,盛花期5-10月,花期較長,可達1至兩個月。同時,由于它的苞片革質肥厚,保水能力強,不易失水,因而保鮮時間長,在常規下可保持半月之久而不衰,又是一種新穎的高檔切花。另外瓷玫瑰還可做大型盆栽供室內觀賞。 ![]() 金苞花,是爵床科金苞花屬植物。常綠灌木,高達1米,多分枝。葉對生,狹卵形,長達12厘米,亮綠色,葉面皺褶有光澤。穗狀花序頂生,長達10-15厘米,直立,金黃色苞片可保持2-3個月。原產于美洲熱帶地區的墨西哥和秘魯,中國南方地區多有栽培。性喜高溫、多濕及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喜排水良好、肥沃的腐殖質土或沙質壤土。金苞花葉色亮綠,花序苞片排列緊密、黃色,花白色素雅,花型別致,整個花序形如金黃色的蝦,花期長,觀賞價值高。片植于花壇、花鏡、公園入口等均能具有很好的觀賞效果,盆栽用于布置室內客廳、書房、幾案等處。 ![]() 佛肚樹,是大戟科麻瘋樹屬的肉質灌木,莖基部膨大呈卵圓狀棒形,莖端兩歧分叉。莖表皮灰色易脫落。葉簇生分枝頂端,綠色,光滑又稍具蠟質白粉。托葉角質分叉,刺狀,宿存于莖枝上很長時間。花序長15厘米,重復兩歧分叉,花鮮紅色。佛肚樹原產于中美洲,洪都拉斯南部,尼加拉瓜北部等地。為當地熱帶疏林的優勢植物。佛肚樹株形奇特,一年四季開花不斷,是中國栽培已久的室內盆栽佳品。福建漳州青山苗圃與廣東都有大規模栽植。注意,與許多其它同屬大戟科的植物相同,佛肚樹植株內具有有毒的白色汁液。 ![]() 雞冠花,中文別名:雞髻花、老來紅、蘆花雞冠、筆雞冠、小頭雞冠、鳳尾雞冠、大雞公花、雞角根、紅雞冠。一年草本植物,夏秋季開花,花多為紅色,呈雞冠狀,故稱。原產非洲、美洲熱帶和印度。喜陽光充足、濕熱,不耐霜凍。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世界各地廣為栽培,普通庭園植物。另外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 蝴蝶蘭,為蘭科蝴蝶蘭屬,原產于亞熱帶雨林地區,為附生性蘭花。蝴蝶蘭白色粗大的氣根露在葉片周圍,除了具有吸收空氣中養分的作用外,還有生長和光合作用。新春時節,蝴蝶蘭植株從葉腋中抽出長長的花梗,并且開出形如蝴蝶飛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們的青睞,素有“洋蘭王后”之稱。分布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中國臺灣。 ![]() ![]() ![]() 鐘花櫻桃:喬木或灌木,高3-8米,樹皮黑褐色。小枝灰褐色或紫褐色,嫩枝綠色,無毛。冬芽 卵形,無毛。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薄革質,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無毛或脈腋有簇毛。傘形花序,有花2-4朵,先葉開放,花直徑1.5-2厘米;總苞片長橢圓形;萼筒鐘狀,萼片長圓形,全緣;花瓣倒卵狀長圓形,粉紅色,先端顏色較深,下凹,稀全緣。核果卵球形。花期2-3月,果期4-5月。生于山谷林中及林緣,海拔100-600米。產中國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日本、越南也有分布。 ![]() 月季花,被稱為花中皇后,又稱“月月紅”,是常綠、半常綠低矮灌木,四季開花﹐一般為紅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黃色﹐可作為觀賞植物,也可作為藥用植物,亦稱月季。有三個自然變種,現代月季花型多樣,有單瓣和重瓣,還有高心卷邊等優美花型;其色彩艷麗、豐富,不僅有紅、粉黃、白等單色,還有混色、銀邊等品種;多數品種有芳香。月季的品種繁多,世界上已有近萬種,中國也有千種以上。自然花期8月到次年4月,花成大型,由內向外,呈發散型,有濃郁香氣,可廣泛用于園藝栽培和切花。月季的適應性強,耐寒、耐旱,不論地栽、盆栽均可,適用于美化庭院、裝點園林、布置花壇、配植花籬、花架,月季栽培容易,可作切花,用于做花束和各種花籃,月季花朵可提取香精,并可入藥。也有較好的抗真菌及協同抗耐藥真菌活性。紅色切花更成為情人間必送的禮物之一,并成為愛情詩歌的主題。中國是月季的原產地之一。月季花榮秀美,姿色多樣,四時常開,深受人們的喜愛,中國有52個城市將他選為市花,1985年5月月季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第五位。 ![]() ![]() ![]() ![]() ![]() 玫瑰:原產地中國。屬薔薇目,薔薇科落葉灌木,枝桿多針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9片,橢圓形,有邊刺。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花有紫紅色、白色,果期8-9月,扁球形。枝條較為柔弱軟垂且多密刺,每年花期只有一次,因此較少用于育種,近來其主要被重視的特性為抗病性與耐寒性。玫瑰作為經濟作物時,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煉香精玫瑰油,玫瑰油應用于化妝品、食品、精細化工等工業。在歐洲諸語言中,薔薇、玫瑰、月季都是使用同一個詞,如英語是rose,德語是Die Rose。玫瑰是英國的國花。通俗意義中的“玫瑰”已成為多種薔薇屬植物的通稱。且事實上雜交玫瑰也是由薔薇屬下各物種雜交選育所產生。此內容請看“玫瑰花”一詞。 ![]() ![]() ![]() 垂穗石松,多年生草本。須根白色,主莖直立,基部有次生匍匐莖,長30~50厘米或更長。葉稀疏,螺旋狀排列,通常向下彎弓,側枝上斜,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有毛;分枝上的葉密生,線狀鉆形,長2~3毫米,全緣,通常向上彎曲。孢子囊穗單生于小枝頂端,矩圓形或圓柱形,長8~20毫米,淡黃色,常下垂;孢子葉覆瓦狀排列,卵狀菱形,先端漸尖,具不規則鋸齒;孢子囊圓腎形,生于葉腋。孢子四面體球形,有網紋。生長于山溪邊或林下蔭濕石上。分布于江西、福建、華南地區、西南地區。 ![]() 毛地黃,別名:洋地黃,毒藥草、紫花毛地黃、吊鐘花,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體密被短毛。根出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邊緣具鈍齒,有長柄。第2-3年春于葉簇中央抽出花莖,高達1-1.5m,莖生葉長卵形,邊緣有細齒,有短柄或近無柄。總狀花序頂生,花冠鐘形,下垂,偏向一側,紫紅色,內面帶深紫色斑點。蒴果圓錐形,種子細小。花期5-6月,果期 6-7月。原產于歐洲中部與南部山區。現中國浙江、上海、江蘇與山東等地已有大量栽培。 ![]() ![]() 君子蘭,別名劍葉石蒜、大葉石蒜,是石蒜科君子蘭屬的觀賞花卉。原產于南非南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長達30-50天,以冬春為主,元旦至春節前后也開花,忌強光,為半陰性植物,喜涼爽,忌高溫。生長適溫為15-25℃,低于5℃則停止生長。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濕潤的土壤,忌干燥環境。君子蘭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中國常在溫室盆栽供觀賞。分株或種子繁殖。功效相同的尚有垂笑君子蘭,各地溫室栽培,花色多樣。君子蘭的壽命達幾十年或更長。君子蘭是長春市的市花。 ![]() 向日葵,為木蘭綱、菊目、菊科、向日葵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3.5米。莖直立,圓形多棱角,質硬被白色粗硬毛。廣卵形的葉片通常互生,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直徑10~30厘米,單生于莖頂或枝端。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中性的黃色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管狀花,棕色或紫色,能結實。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稱葵花籽。原產南美洲,馴化種由西班牙人于1510年從北美帶到歐洲,最初為觀賞用。19世紀末,又被從俄國引回北美洲。中國均有栽培。向日葵種子叫葵花籽,常炒制之后做為零食食用,味美,也可以榨葵花籽油用于食用,油渣可以做飼料。 ![]() 蜀葵,別稱一丈紅、大蜀季、戎葵。二年生直立草本,高達2米,莖枝密被刺毛。花呈總狀花序頂生單瓣或重瓣,有紫、粉、紅、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種子扁圓,腎臟形。喜陽光充足,耐半陰,但忌澇。原產中國四川,在中國分布很廣,華東、華中、華北均有。由于它原產于中國四川,故名曰“蜀葵”。又因其可達丈許,花多為紅色,故名“一丈紅”。于6月間麥子成熟時開花,而得名“大麥熟”。嫩葉及花可食,皮為優質纖維,全株入藥,有清熱解毒、鎮咳利尿之功效。根可作潤滑藥,用于粘膜炎癥,起保護、緩和刺激的作用。從花中提取的花青素,可為食品的著色劑。全草入藥,有清熱止血、消腫解毒之功,治吐血、血崩等癥。莖皮含纖維可代麻用。世界各國均有栽培供觀賞用途。 ![]() 大麗花,別名大理花、天竺牡丹、東洋菊、大麗菊、地瓜花,菊科、大麗花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有巨大棒狀塊根。莖直立,多分枝,高1.5-2米,粗壯。原產于墨西哥,墨西哥人把它視為大方、富麗的象征,因此將它尊為國花。 ![]() 茶花,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屬多種植物和園藝品種的通稱。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為濃綠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原產于中國東部,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重慶、云南和四川各地,朝鮮、日本、中國臺灣和印度等地普遍種植。 ![]() ![]() ![]() ![]() ![]() ![]() 山櫻花,喬木,高3-8米,樹皮灰褐色或灰黑色。小枝灰白色或淡褐色,無毛。冬芽卵圓形,無毛。葉片卵狀橢圓形或倒卵橢圓形,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無毛。花序傘房總狀或近傘形,有花2-3朵;總苞片褐紅色,倒卵長圓形;花瓣白色,稀粉紅色,倒卵形,先端下凹;雄蕊約38枚;花柱無毛。核果球形或卵球形,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于山谷林中或栽培,海拔500-1500米。產日本、朝鮮和中國。山櫻花植株優美漂亮,葉片油亮,花朵鮮艷亮麗,是園林綠化中優秀的觀花樹種。廣泛用于綠化道路、小區、公園、庭院、河提等等,綠化效果明顯。 ![]() ![]() 冬櫻花,日本夏季的應景花,原產于中國,廣泛分布于云南地區,在歐洲則多被用來食用。當然這不是因為它的的味道可口,而是它可愛的姿態散發著令人回味的魅力。因此,它的花語為-悸動。另一種冬櫻花又名云南早櫻,高約25m,樹皮淺褐色,小枝綠色。葉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先花后葉,花深紅色,花瓣約25枚,花徑2.5厘米左右,花呈半開狀態,下垂,萼片紅色。花期11月至翌年1月。原產云南。 ![]() ![]() ![]() 糯米香,爵床科,糯米香屬,草本植物,高0.5-1米。枝4棱形,被短糙狀毛,后變無毛,植株干時發出糯米香氣。葉對生,常不等大,葉柄長達2厘米,被短糙狀毛,葉片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卵形,長達18.5厘米,寬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或偶有圓形,兩面疏被短糙狀毛,脈上較密,上面鐘乳體明顯,側脈5-6對,到邊緣弧曲,邊緣具圓鋸齒。分布于中國云南省。 ![]() 繡球花,又名八仙花、紫陽花、七變花、粉團花、洋繡球等,原產于中國四川一帶及日本。為虎耳草科繡球屬,落葉灌木,株高0.5-1米。葉橢圓形或倒卵形,邊緣具鈍齒。傘房花序頂生,球狀。花幾乎全為無性花,所謂的“花”只是萼片而已。中國栽培八仙花的時間較早,在明、清時代建造的江南園林中都栽有繡球花。20世紀初建設的公園也離不開繡球花的配植。現代公園和風景區都以成片栽植,形成景觀。人工培育的繡球花花大色艷,花色有藍色、白色、紫紅、粉紅、桃紅等色,是一種常見的觀賞花木。 ![]() 睡蓮,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狀莖肥厚。葉柄圓柱形,細長。葉橢圓形,浮生于水面,全緣,葉基心形,葉表面濃綠,背面暗紫。葉二型:浮水葉圓形或卵形,基部具彎缺,心形或箭形,常無出水葉;沉水葉薄膜質,脆弱。花單生,浮于或挺出水面;花萼四枚,綠色;花瓣通常八片。果實倒卵形,長約3厘米。花大形、美麗,浮在或高出水面,白天開花夜間閉合;萼片近離生;花瓣白色、藍色、黃色或粉紅色,成多輪,有時內輪漸變成雄蕊;藥隔有或無附屬物;心皮環狀,貼生且半沉沒在肉質杯狀花托,且在下部與其部分地愈合,上部延伸成花柱,柱頭成凹入柱頭盤,胚珠倒生,垂生在子房內壁。漿果海綿質,不規則開裂,在水面下成熟;種子堅硬,為膠質物包裹,有肉質杯狀假種皮,胚小,有少量內胚乳及豐富外胚乳。從東北至云南,西至新疆皆有分布;朝鮮,日本,印度,俄羅斯,北美也有。生于池沼、湖泊等靜水水體中。許多公園水體栽培作為觀賞植物,根狀莖食用或釀酒,又入藥,能治小兒慢驚風;全草可作綠肥。 ![]() 炮仗花,別名:黃鱔藤;紫葳科、炮仗藤屬藤本,具有3叉絲狀卷須。葉對生;雄蕊著生于花冠筒中部,花絲絲狀,花藥叉開。子房圓柱形,密被細柔毛,花柱細,柱頭舌狀扁平,花柱與花絲均伸出花冠筒外。果瓣革質,舟狀,內有種子多列,種子具翅,薄膜質。花期長,原產南美洲巴西,在熱帶亞洲已廣泛作為庭園觀賞藤架植物栽培。多植于庭園建筑物的四周,攀援于涼棚上,初夏紅橙色的花朵累累成串,狀如鞭炮,故有炮仗花之稱。 ![]() ![]() 朱纓花,豆科、朱纓花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條擴展,小枝褐色,粗糙。托葉卵狀披針形,宿存。頭狀花序腋生,有花約25-40朵,總花梗長1-3.5厘米;花萼綠色;花冠淡紫紅色,頂端裂片無毛;雄蕊突露于花冠之外,雄蕊白色,管口內有鉆狀附屬體,上部離生的花絲深紅色。莢果線狀倒披針形,暗棕色,成熟時由頂至基部沿縫線開裂,果瓣外反;種子長圓形,棕色。花期8-9月;果期10-11月。中國臺灣、福建、廣東有引種,栽培供觀賞。原產南美,現熱帶、亞熱帶地區常有栽培。花極美麗。 ![]() 蘆葦花是蘆葦所開的花。蘆葦,多年水生或濕生的高大禾草,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長,蘆葉、蘆花、蘆莖、蘆根、蘆筍均可入藥。生命之花。 ![]() ![]() 水仙:又名中國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葉由鱗莖頂端綠白色筒狀鞘中抽出花莖(俗稱箭)再由葉片中抽出。一般每個鱗莖可抽花莖1-2枝,多者可達8-11枝,傘狀花序。花瓣多為6片,花瓣末處呈鵝黃色。花蕊外面有一個如碗一般的保護罩。鱗莖卵狀至廣卵狀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葉狹長帶狀,蒴果室背開裂。花期春季。水仙性喜溫暖、濕潤、排水良好。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傳統觀賞花卉,是中國十大名花之十。水仙鱗莖多液汁,有毒,含有石蒜堿、多花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外科用作鎮痛劑;鱗莖搗爛敷治癰腫。牛羊誤食鱗莖,立即出現痙攣、瞳孔放大、暴瀉等。別稱波仙子、金盞銀臺、落神香妃、玉玲瓏、金銀臺、雪中花、天蒜等 ![]() ![]() 朱頂紅,又名紅花蓮、華胄蘭、線縞華胄、柱頂紅、朱頂蘭、孤挺花、華胄蘭、百子蓮、百枝蓮、對紅、對對紅等。是石蒜科朱頂紅屬的多年生草本。朱頂紅鱗莖近球形,葉6-8枚,花后抽出,鮮綠色,花莖中空,稍扁,具有白粉;花被管綠色,圓筒狀,花被裂片長圓形,頂端尖,洋紅色,略帶綠色,喉部有小鱗片。分布于巴西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省等地,已由人工引種栽培。歐美園藝學家為方便養花者,將朱頂紅專門生產成罐裝花卉。 ![]() ![]() 朱槿:又名扶桑、佛槿、中國薔薇。由于花色大多為紅色,所以中國嶺南一帶將之俗稱為大紅花。常綠灌木,高約1-3米;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葉闊卵形或狹卵形,兩面除背面沿脈上有少許疏毛外均無毛。花單生于上部葉腋間,常下垂;花冠漏斗形,直徑6-10厘米,玫瑰紅色或淡紅、淡黃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圓,外面疏被柔毛。蒴果卵形,長約2.5厘米,平滑無毛,有喙。花期全年。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種受歡迎的觀賞性植物,原產地為中國。在西晉時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狀》中就已出現朱槿的記載。花大色艷,四季常開,主供園林觀用。在全世界,尤其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多有種植。 ![]() 勛章菊是菊科,勛章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40厘米,葉由根際叢生,葉片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葉背密被白毛,葉形豐富。頭狀花序單生,舌狀花和管狀花兩種,花色豐富多彩,有白、黃、橙紅等色,花瓣有光澤,花心處多有黑色、褐色5-10月開花。勛章菊的花形奇特、花色豐富,其花心有深色眼斑,形似勛章,具有濃厚的野趣,是園林中常見的盆栽花卉和花壇用花。原產非洲南部。現世界各地廣為栽培的新品種不斷涌現。 ![]() ![]() ![]() ![]() 金桔是蕓香科金柑屬下的植物,又稱金棗、金柑、小橘子。原分布中國東南沿海各省,特別是廣東地區,種植和食用金柑的歷史最悠久,是名副其實的金桔之鄉。另外華南及長江中下游也廣為栽培。金桔為常綠灌木。高3米,一般不具刺,小枝綠色,營養充足時分枝多;葉披針形至長橢圓形,5-9厘米長,全緣,葉柄稍有翅;花小,白色,芳香,1-3朵腋生,花瓣5,雄蕊20-25,子房5室;果橢圓形或倒卵形,長2.5-3.5厘米,金黃色;果實球形的屬日本金桔。賞其葉花、果,或專為生產果實制作桔餅者,盆栽后精細管理,繁殖用嫁接法,砧木用枸桔或柑桔類實生苗。一株可以結10個以上的金黃小桔,新春佳節一般出口香港地區,很受香港人歡迎。 ![]() 郁金香是百合科郁金香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球莖。郁金香被廣泛認為原產于土耳其,是土耳其、荷蘭、匈牙利等國的國花。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 ![]() ![]() ![]() 迎春花:別名迎春、黃素馨、金腰帶,落葉灌木叢生。株高30-100厘米。小枝細長直立或拱形下垂,呈紛披狀。3小葉復葉交互對生,葉卵形至矩圓形。花單生在去年生的枝條上,先于葉開放,有清香,金黃色,外染紅暈,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后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迎春花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雪中四友”,是中國常見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僅花色端莊秀麗,氣質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擇風土,適應性強的特點,歷來為人們所喜愛。迎春花栽培歷史1000余年,唐代白居易詩《代迎春花召劉郎中》以及宋代韓琦《中書東廳迎春》和明代周文華撰《汝南圃史》均有記載,迎春花現在為河南省鶴壁市的市花。 ![]() 照山白,杜鵑花科常綠灌木,小枝褐色,有褐色鱗片及柔毛。葉互生,革質;橢圓狀披針形或狹卵圓形。先端尖,邊緣有疏淺齒或不明顯,基部楔形,上面綠色,下面密生褐色腺鱗。花密生成總狀花序;花冠鐘形白色,蒴果長圓形,成熟后褐色,花果期5~9月。野生于山坡、山溝石縫。性喜陰,喜酸性土壤,耐干旱、耐寒、耐瘠薄,適應性強。用播種法繁殖。華北、東北平原與西北地區可栽培。該種有劇毒,幼葉更毒,牲畜誤食,易中毒死亡。 ![]() 苣荬菜是菊科苦苣菜屬植物,莖直立,高30-150厘米,總苞鐘狀,長1-1-5厘米,寬0.8-1厘米,生長于山坡草地、林間草地、潮濕地或近水旁、村邊或河邊礫石灘,海拔300-2300米,分布于陜西、廣西、新疆等地。 ![]() ![]() 葉子花,別名:三角梅。紫茉莉科,葉子花屬木質藤本狀灌木,莖有彎刺,并密生絨毛。單葉互生,卵形全緣,被厚絨毛,頂端圓鈍。花很細小,黃綠色,三朵聚生于三片紅苞中,外圍的紅苞片大而美麗,有鮮紅色、橙黃色、紫紅色、乳白色等,被誤認為是花瓣,因其形狀似葉,故稱其為葉子花。花期可從11月起至第二年6月。冬春之際,姹紫嫣紅的苞片展現,給人以奔放、熱烈的感受,因此又得名賀春紅。葉子花原產南美洲的巴西,大約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才傳到歐洲栽培,葉子花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中國除南方地區可露地栽培越冬,其它地區都需盆栽和溫室栽培。土壤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為適宜。葉子花觀賞價值很高,在中國南方用作圍墻的攀援花卉栽培。每逢新春佳節,綠葉襯托著鮮紅色片,仿佛孔雀開屏,格外璀璨奪目。北方盆栽,置于門廊、庭院和廳堂人口處,十分醒目。葉子花在故鄉巴西,婦女常用來插在頭上作裝飾,別具一格。歐美用三角花作切花。葉子花還是一味中藥,有散痢消腫的效果。 ![]() ![]() ![]() 藿香薊: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有時又不足10厘米。無明顯主根。莖粗壯,基部徑4毫米,不分枝或自基部或自中部以上分枝。全部莖枝淡紅色,或上部綠色,被白色塵狀短柔毛或上部被稠密開展的長絨毛。葉對生,有時上部互生,卵形或長圓形,有時植株全部葉小形,基出三脈或不明顯五出脈。頭狀花序4-18個在莖頂排成通常緊密的傘房狀花序,總苞鐘狀或半球形,寬5毫米。總苞片2層,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花冠長1.5-2.5毫米,外面無毛或頂端有塵狀微柔毛,檐部5裂,淡紫色。瘦果黑褐色,5棱。花果期全年。生山谷、山坡林下或林緣、河邊或山坡草地、田邊或荒地上。由低海拔到2800米的地區都有分布。原產中南美洲。作為雜草已廣泛分布于非洲全境、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柬埔寨、越南和中國等地,有栽培,也有歸化野生分布的。 ![]() ![]() 小一點紅,藥用全株。清熱解毒,活血祛瘀。主治跌打損傷,紅白痢,瘡瘍腫毒。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斜升,高30-90厘米,無毛或被疏短毛。基部葉小,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頂端鈍,基部漸狹成長柄,全緣或具疏齒,中部莖葉長圓形或線狀長圓形,長5-9厘米,寬1-3厘米,頂端鈍或尖,無柄,抱莖,箭形或具寬耳,邊緣具波狀齒,上面綠色,下面有時紫色,兩面無毛或近無毛,上部葉小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在莖枝端排列成疏傘房狀;花序梗細纖,長3-10厘米;總苞圓柱形或狹鐘形,長8-12毫米,寬5-10毫米,基部無小苞片;總苞片10,長12毫米,長圓形,寬1-2毫米,短于小花,邊緣膜質。背面無毛。小花花冠紅色或紫紅色,長10毫米,管部細,檐部5齒裂,裂片披針形;花柱分枝頂端增粗。瘦果圓柱形,長約3毫米,具5肋,無毛;冠毛豐富,白色,細軟。花果期5-10月。 ![]() 金盞花,為菊科兩年生草本,全株被毛。葉互生,長圓形。花黃色或橙黃色,花期4~9月,果期6~10月。喜生長于溫和、涼爽的氣候,怕熱、耐寒。原產于南歐、地中海沿岸一帶。金盞花富含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預防色素沉淀、增進皮膚光澤與彈性、減緩衰老、避免肌膚松弛生皺。[1]幾乎各部位都可以食用;其花瓣有美容之功能,花含類胡蘿卜素、番茄烴、蝴蝶梅黃素、玉紅黃質、揮發油、樹脂、黏液質、蘋果酸等。根含苦味質,山金東二醇;種子含甘油酯、蠟醇和生物堿。放入洗發精里可以使得頭發顏色變淡。古埃及人認為金盞花能延緩衷老,印度人則尊奉它為神圣的花。中世紀時人們已將金盞花用于療傷,更藉以對抗瘟疫和黑死病。金盞花是早春園林和城市中最常見的草本花卉之一。在古代西方作為藥用或染料,也可以作為化妝品原料或食物,其葉和花瓣可以食用,因此可以用作菜肴的裝飾。 ![]() ![]() 白茅是禾本科、白茅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稈直立,高可達80厘米,節無毛。葉鞘聚集于稈基,葉舌膜質,稈生葉片窄線形,通常內卷,頂端漸尖呈刺狀,下部漸窄,質硬,基部上面具柔毛。圓錐花序稠密,第一外稃卵狀披針形,第二外稃與其內稃近相等,卵圓形,頂端具齒裂及纖毛;花柱細長,紫黑色,穎果橢圓形,花果期4-6月。分布于中國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陜西、新疆等北方地區;也分布于非洲北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中亞、高加索及地中海區域。生于低山帶平原河岸草地、沙質草甸、荒漠與海濱。 ![]() 萬壽菊為菊科萬壽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粗壯,具縱細條棱,分枝向上平展。葉羽狀分裂;沿葉緣有少數腺體。頭狀花序單生;總苞杯狀,頂端具齒尖;舌狀花黃色或暗橙色;管狀花花冠黃色。瘦果線形,基部縮小,黑色或褐色,被短微毛;冠毛有1-2個長芒和2-3個短而鈍的鱗片。花期7-9月。原產墨西哥。中國各地均有分布。可生長在海拔1150米至1480米的地區,多生在路邊草甸。萬壽菊常于春天播種,因其花大、花期長,故常用于花壇布景。 ![]() 梅: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于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于葉開放;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兩側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制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藥。果實可食、鹽漬或千制,或熏制成烏梅入藥,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并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 ![]() ![]() ![]() ![]() 羊蹄甲:喬木或直立灌木,高7-10米;樹皮厚,近光滑,灰色至暗褐色;葉硬紙質,近圓形,先端分裂達葉長的1/3-1/2,裂片先端圓鈍或近急尖,兩面無毛或下面薄被微柔毛。總狀花序側生或頂生,少花,長6-12厘米;花蕾多少紡錘形,具4-5棱或狹翅,頂鈍;花瓣桃紅色,倒披針形,長4-5厘米,具脈紋和長的瓣柄。莢果帶狀,扁平,略呈彎鐮狀,成熟時開裂;種子近圓形,扁平,種皮深褐色。花期9-11月;果期2-3月。世界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于庭園供觀賞及作行道樹、樹皮、花和根供藥用,為燙傷及膿瘡的洗滌劑、嫩葉汁液或粉末可治咳嗽,但根皮劇毒,忌服。分布于中國、中南半島、印度和斯里蘭卡。 ![]() 孔雀草,菊科、萬壽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分枝斜展。葉羽狀分裂,頭狀花序單生,管狀花花冠黃色,瘦果線形,花期7-9月。原產墨西哥。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生于海拔 750-1600m的山坡草地、林中,或庭園栽培。具有藥用價值。孔雀草的全草可入藥,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性味苦,平。有清熱利濕,止咳之功效。用于咳嗽,痢疾,頓咳,牙痛,風火眼痛;外用于痄腮,乳痛。 ![]() 黃鐘花是紫葳科黃鐘花屬的植物,原產地為熱帶中美洲,現華南地區廣泛栽培。黃鐘花可有來做行道樹、綠籬、庭園美化、盆栽;可單植、列植、叢植。春天開花成簇,具觀花效果。 ![]() 硬骨凌霄花。葉對生,奇數羽狀復葉;總葉柄長3-6cm,小葉柄短;小葉多為7枚,卵形至闊橢圓形,長1-2.5cm,先端短尖或鈍,基部闊楔形,邊緣有不甚規則的鋸齒,禿凈或于背脈腋內有綿毛。總狀花序頂生;萼鐘狀,5齒裂;喜溫暖、濕潤和充足的陽光。不耐寒,不耐陰。生長適溫:4-10月為20-24度;10月至翌年4月為12-16度。冬季溫度不可低于8度。萌發力強。對土壤選擇不嚴,喜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切忌積水。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可全年開花,花橙紅色至金黃色。北方盆栽溫度適宜時,花期為8-11月;蒴果扁線形,多不結實,但也有十分結實的。 ![]() 相思豆:含羞草科:海紅豆屬:原產于印度、馬來西亞、爪哇。中國臺灣、廣東、廣西。: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稍耐蔭,對土壤條件要求較嚴格,喜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 海芋,天南星科海芋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粗壯,高可達3m,葉聚生莖頂,葉片卵狀戟形,肉穗花序稍短于佛焰苞,雌花在下部,雄花在上部。海芋是大型觀葉植物,宜用大盆或木桶栽培,適于布置大型廳堂或室內花園,也可栽于熱帶植物溫室,十分壯觀。很多人把海芋當成馬蹄蓮,其實不然。根莖富含淀粉,可作工業上代用品,但不能食用。海芋有毒,常被當作芋艿或香芋誤食。若舔舐其葉片上滲出的汁液、食用其它植株部位(葉、莖等)、或接觸眼、口等敏感部位會引起接觸部位腫脹麻木,甚者有中樞神經中毒癥狀。如不慎誤食或中毒請及時就醫。 ![]() 水松,是杉科,水松屬喬木,高可達25米,樹干有扭紋;樹皮縱裂成不規則的長條片;枝條稀疏,大枝近平展,葉片多型:鱗形葉較厚或背腹隆起,有白色氣孔點,冬季不脫落;條形葉兩側扁平,先端尖,基部漸窄,淡綠色,球果倒卵圓形,種鱗木質,扁平,鱗背近邊緣處有三角狀尖齒;苞鱗與種鱗合生,種子橢圓形,稍扁,褐色,1-2月開花,秋后球果成熟。分布于中國廣州珠江三角洲和福建中部及閩江下游海拔1000米以下地區。廣東東部及西部、福建西部及北部、江西東部、四川東南部、廣西及云南東南部也有零星分布。此外南京、武漢、廬山、上海、杭州等地有栽培。該種為中國特有樹種,木材實用價值大,可栽于河邊、堤旁,作固堤護岸和防風之用。樹形優美,可作庭園樹種。可作藥用。 ![]() 玉蘭,園林觀賞植物,玉蘭原產中國中部各省,現北京及黃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時多在亭、臺、樓、閣前栽植。現多見于園林,廠礦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兩側作行道樹。北方也有作樁景盆栽。玉蘭另有藥用價值。材質優良,紋理直,結構細,供家具、圖板、細木工等用;花蕾入藥與“辛夷”功效向;花含芳香油,可提取配制香精或制浸膏;花被片食用或用以熏茶;種子榨油供工業用。早春白花滿樹,艷麗芳香,為馳名中外的庭園觀賞樹種。 ![]() 倒掛金鐘,別名:燈籠花、吊鐘海棠,廣泛栽培于全世界,在中國廣為栽培,尤在北方或在西北、西南高原溫室種植。盆栽適用于客室、花架、案頭點綴,用清水插瓶,既可觀賞,又可生根繁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花花世界百花之家 9397篇內容 9.6萬人參與 更新于 昨天 打開美篇查看全文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福建 閩福州 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