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中醫二羊分享自己因為脾胃虛弱頭發容易出油、面部油膩自己開了個方子給自己調理。 許多人留言問我要方子和具體用量。其實中醫都是個性化治療,我開出的方子是根據我自己情況來用的。 那如果想要適合大眾一點的方藥可以選擇中成藥,當然需要辨證看自己屬于哪一種體質。其中痰濕體質就是盛產“油田”的體質,頭發油膩,每天都得洗,面部油膩,后背長痘痘,身體虛胖等。 其實中醫把這類體質得人叫“痰濕體質” 具體以濕濁偏盛為特點,主要表現為
原因?痰濕質形成的原因是大多是不愛運動,營養過剩,暴飲暴食,長期熬夜,常吃夜宵,飲食過咸,或是貪吃生冷水果,冰凍飲料等。 年輕時吃冰凍寒涼的東西太多,造成脾胃被傷,慢慢形成痰濕體質。 脾為生痰之源,脾胃虛弱,脾不運化,使水濕停留,凝聚為痰,痰即為津液積聚;同屬來說這個痰除了能吐出來的分泌物之外,更多的是體內的垃圾。很臟/濁的東西。 危害痰濕質如果不及時調理,時間長了容易肥胖和患上慢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或脂肪肝等疾病。 痰濕體質如何調理?痰濕體質日常注意遠離潮濕,管住嘴,邁開腿。說白了就是要減肥。 多參加體育鍛煉,控制食量,特別晚餐不宜吃太飽,飲食要忌肥甘厚味、多鹽、甜粘油膩之品。 1、食療: 適合調理痰濕的食物:一個特點具有健脾利濕、理氣化痰、偏溫燥的食物 如白蘿ト、薏苡仁、芡實、山藥、白扁豆、赤小豆、山楂、荷葉、生姜、茼蒿、竹筍、佛手、百合、蔥、芥菜、韭菜。 日常可用茯苓、芡實、薏苡仁、白扁豆煲湯,或吃芡實山藥薏苡仁粥,可健脾利濕。 2、中藥: 一般來說可以分部位調理。 上部:祛肺部、上焦的痰濕可用陳皮、白芥子; 中部:中焦的痰濕可用陳皮、半夏和白扁豆合等; 下部:赤小豆、茯苓主要是讓濕氣從小便而走。 其他具有溫燥化濕和淡滲利濕的中藥如蒼術、厚樸、白豆蔻、草果、澤瀉、瓜蔞、白術、車前子等。 中醫二羊推薦:補氣消痰飲 1)、實證:體質壯實/全身肉比較硬實的; 大柴胡湯、(參考量各十到十五克)具體可咨詢專業醫生
2)、虛證:虛胖人士,全是肉松松軟軟平時容易累的。 補氣消痰飲 (參考量各十到十五克)
中成藥痰濕之生,與肺脾腎三臟關系最為密切,故痰濕體質者重點在于調補肺脾腎三臟。 若偏上在胸肺,選用二陳丸; 在脾胃選六君子湯、香砂平胃顆粒或香砂六君子丸;脾胃氣虛可選補中益氣丸; 脾虛濕氣重選參苓白術丸、木香順氣丸; 在下,腎陽不足、怕冷的可用濟生腎氣丸、金匱腎氣丸。 1、二陳丸。燥濕化痰,理氣和胃。用于痰濕停滯導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脹悶,惡心嘔吐。注意肺陰虛所致的燥咳不適用。 3、香砂平胃顆粒:用于胃脘脹痛。脾胃陰虛者慎用,其表現為食欲不振,口干舌燥,手足心熱等。 4、香砂六君丸:用于脾虛氣滯,消化不良,噯氣食少,脘腹脹滿,大便溏泄。 5、補中益氣丸:主要補中益氣。用于體倦乏力,內臟下垂。注意不適用于惡寒發熱表證者,暴飲暴食脘腹脹滿實證者。 6、木香順氣丸:主要行氣化濕,健脾和胃。用于濕濁阻滯氣機,惡心,噯氣。本藥為香燥之品組成,如遇口干舌燥,手心足心發熱感的陰液虧損者慎用。 以上中藥以及中成藥僅僅提供參考,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只是針對普通情況,具體個別嚴重請找專業中醫醫生調理, 當然也可以配合拔罐/艾灸/針灸等外治法調理。 我是中醫二羊讀中醫經典,用經典一直在路上, 一個鐵桿中醫腦殘粉。有一味赤色梔子心,胸懷山中藥,愿為熊膽使君子,繼四圣岐黃之術。 中醫是一種愛好,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