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已寒,秋已暮! 仿佛還在行吟“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卻不知于何時,已是“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的寒露時節。 歲月走得倉促,于此,已陡然一驚,寒涼至深,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霧結煙愁,蕭疏桐葉,月白露團,蕭蕭秋意重,依依寒色濃。這樣的時節,已卸去了所有的浮華與艷榮,像極了一個人,走向遲暮,一下子沉靜了下來。萬境歸空,是一個想了很久才終于覺得恰切的詞語。 “川分遠岳秋光靜,云盡遙天霽色空”“窮巷秋風葉,空庭寒露枝”“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庭也空色也空,空已讓人寂然,寒又相依,多了些冷。萬境歸空,空里又有些寂寥與幽冷! 史書記載“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寒氣增長,陽氣收斂,萬物蕭落,葉黃枝零,露凝成霜。西風秋老,露華霜天,木葉凋落,長河蕭索,雁行南飛。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菊色滋寒露,蘆花蕩晚風。 只是冷得有些凝重了,恍惚眨眼間,那露就不滴了,而是要凝成為霜。緊接著霜降就要來臨了,一切不再是冷寂而是凝霜而結了。 節氣詩歌說:“天高晝暖夜來涼,草木蕭疏梧落黃。日享菊香播小麥,夜嘗梨貝養脾腸。”大概人們為了生計,總是要添些安暖與希翼吧,可是總覺得諺歌太俗,原本就是血色與純色之間的美,愣生生要給添些脂粉與煙火味。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這時節,蟬噤殘荷,露白如霜,山頭骨瘦,水光似白,連人都順帶著歸空與不俗了,朝飲花間露,夜臥聽松風,孤星久對,羅襪生寒。 《離騷》有云:“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露水寒涼,落花寂寥。餐英飲露,確是晚秋時節里的一種高潔與孤傲。 水蒼蒼,葦茫茫,冷露無聲濕斜陽,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清冷孤寒到連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桂花都悄然凝露了,寂寂消失了,大概空,寒,寂都在一珠露里了。 這時節,若有標本,當屬枯蓮。唐盧綸有:“亂叢縈弱蕙,墜葉灑枯蓮”句,秋深,露寒,蓮老,枯萎的蓮房變成褐色,是這個冷寂時節的一種別致的枯寂之美。歷經繁華也歷盡滄桑,只是此刻,以一種枯蓮的姿態,傲霜歷冷。 寒寒樹棲鴉,露露水中花。自此再無秋蟲鳴叫,晨曦散在草葉間寒露,晶瑩剔透,美不勝收。連知秋的一葉梧桐,從枯黃都已要悄然落盡。“野花似泣紅妝淚,寒露滿枝枝不勝”枝不勝寒,寒重露欲凝。 寒重霜欲凝,忽又見,菊有黃華,凌霜斗芳,這空又多靈!忽而一動! 2018.10.8晨 郭江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