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八字命理的精髓在氣象”一文中,堂主講到氣與象是八字最本質的體系核心。今天再來談談宋代之前的八字命理,也就是古祿命法的一些思想。 古祿命法,也稱為三命法,納音三命法,是一套非常先進,運用全息理論的論命方法。不過研究者的智慧一代不如一代,納音法逐漸不被人掌握,宋代之前就有人整理研究,只是它的一些陰陽原理后人無能力系統性去歸納,技法也無法整理,就更談不上去研究發展和傳授了,研究者都以失敗而告終! 在這種背景下,徐子平才退而求其次,從正五行入手探索一條預測之路。 可以說古祿命法才是真正的命理絕學正宗,但是要恢復它卻是一項系統工程。 想要一步到位學會三命法不可能,沒有師傅,沒有書籍,只是大家要多一些陰陽思想 ,其實子平學是從古三命法發展而來的,初期的子平學都有三命法的全息思維方法,也保留了一些全息論命技法,比如“天下沒有窮戊子,世上沒有苦庚申”: 庚申日柱: 只是發展到最后,越來越追求單一的五行生克制化,正如劉伯溫所說的“ 吉兇神殺之多端,何如生克制化之一理 ”,使得八字缺少了全息思維和象法,越來越僵化死板,而有了從格論,“十神格局”理論之后,更是忘了陰陽進退之理。 其實三命法中納音、五氣是孿生兄妹,它們是以陰陽平衡為原則的, 五氣是無形的,但是納音是通過正五行體現著它的本性的 。 正五行是中間的紐帶,連接兩者:五氣的終點和歸宿在正五行,正五行又通過納音昭示未來之氣,暗示一個五氣的開始。納音是通過正五行來體現它的本性的,但是又與正五行存在很大的時差,納音與正五行的運放方式也是不同的,一個是橫向的,一個是縱向的,兩者既矛盾又統一。 子平術是閹割過后的命理術,被改造的不倫不類,只能研究30%的生命信息,所以子平術的局限性就可想而知了,不過我們的祖先早就把這個問題通過納音的方式解決了!但是當子平術中有些人只是僵化地將納音與正五行扯在一起時就會矛盾百出。 這里要重點情調一下,納音演算有一種“戰斗伏降”之法,它是建立在陰陽進退基礎上的技法,子平術硬搬此術建立了“打斗思維模式”這就是子平問題的根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命理學也是一種兵法,跟中醫一樣都是兵法在不同領域的運用。 下面揣摩性的摩仿祖先的納音思維: 年柱:戊戌,月柱:庚申 一個單獨甲子柱就象細胞一樣,隱臧著生命的全部信息。 當一個甲子柱不能顯示三種原素時就再在胎元中查一支就又得三種原素了,這就是古人的全息思維方式。 先從戊戌,庚申兩柱說起,子平術中必然說這兩柱加在一起是金最旺,因金在月令,庚申一氣,土又生金。但是三命法則不是這樣認為,三命法認為是兩柱木氣的疊加組合(戊戌平地木加庚申石榴木)是暗示著一股強大的木氣正在上升,金木相沖,肯定克耗金氣,此時要再觀察日柱和時柱中是否有木氣和水氣生助木氣,以來判斷金氣能量的強弱衰減。 大家注意沒有,古三命法是以年柱為命主,順序也是從年上開始,順序向日時柱來推的。 繼續,當日柱透出壬水時:(納音為無形的氣,五氣中丁壬化氣為木 ) 雖然表面上沒有看到甲木,實際上時空中不斷輪回的甲木像矗立的巨人一樣揮舞著迅猛的拳頭,力量相當大,這個看不見“甲木”巨人完全是由兩柱納音來昭示的,是由壬水來提供甲木能量的。 但如果當日干為甲木昵?(注:戊戌、庚申之間還有一個順夾酉字之象,這是三命法中的一個技法。若以子平三合法,就是申酉戌三合出酉金) 子平術就是單一從甲木這一點出發得出的從格理論的。這個理在占空較長變化較慢的八字中有一定效果,但是在占空較窄變化較快的八字中就會處處碰釘子了。 習慣用從格的人就好比是懶惰投機之徒,愛走捷徑,喜歡秘笈絕招又不求甚解的人。再比如蓋房子偷工減料,房子一樣搭起來,可是真失了手就全完蛋,可謂欲速而不達!所以習慣用從格的人實際是在慢性自殺,最終什么也學不到。 現代子平術中有一個最大的錯誤詞匯就是“沖掉克盡”,其實五行之氣只有轉化消減,哪有真正被克盡的。就象上面說的甲木真的從了嗎?只不過它是以退為進,它是朝另外一個方向前進了,進退之機在三命法中是辨得很清楚的,但是子平術只有用克盡殺絕的極端辦法分折事物,簡單粗暴,完全失去古命理陰陽進退之精髓。 從格理論是子平術完全放棄陰陽學說內在規律的研究而從表面現象入手得出的一個極端錯誤的理論。 現代子平術的起點就是有了《滴天髓》之書后!是“命理現代化”的啟蒙讀物,表面上是命理革命,實際上正式標致著現化人對祖先的陰陽知識的認識的大倒退,也就是這本書完全拋棄了神煞象法,純粹轉向正五行的生克制化,以至于到現在的旺衰派大行其道,命理學的道路越走越歪,仍然沒有回到正確軌道上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