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當中有許多唯美的詩句,比如這首《桃夭》,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古人婚嫁的美好畫面。 《桃夭》 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翻譯講究“信、達、雅”,可以直譯,也可以意譯。而我,選擇意譯。因為這樣,更能表達出作者的意思。 所以,我對這首詩的理解是: 嬌艷欲滴的桃花,開得十分繁茂,光彩照人一般,這位女子出嫁,將要為夫家帶去一門和順。 鮮妍明媚的桃花,結出了碩大的果實,桃子又大又甜,這位女子出嫁,也如這桃花一般,將為夫家延綿子嗣。 妖嬈多姿的桃花,長出了繁密的綠色,這位女子出嫁,將為夫家帶去家和萬事興。 這首詩,有點類似于如今的結婚祝詞,不過,古人寫的比較含蓄,用桃花桃葉桃果來比喻。也含蓄地說明了,女子出嫁后,就意味著要為夫家,開枝散葉,帶去和順與子嗣。這首詩,把出嫁的女子比喻得特別美,如盛開的桃花一般。 這首詩,也有點像是女子出嫁前,娘家人對女子的諄諄告誡,告誡出嫁的女子,你雖然長得像桃花一般,艷麗美好。但是也要學習桃花,知道你出嫁后的責任和義務。要孝敬公婆,使得夫家和順滿門,使得夫家子孫滿堂。比起單刀直入的訓誡,這首詩的表達效果,顯得更為高級。讓人在詩意的美好中,體會到一些責任和義務。 聲明:本文系作者文瀾珊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