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臺零距離 今天卓爾庫特古城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陳凌1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卓爾庫特古城應為漢晉時期塔里木盆地北沿一處最高等級的中心城址,其建筑規制明顯遵循中央王朝的尺度。卓爾庫特古城的發掘對于確定西漢西域都護府治所遺址邁出了重要一步,對于研究中央王朝治理新疆、絲綢之路古代城市考古具有關鍵性意義。 據《漢書》記載,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中央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標志著新疆地區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此以后,歷代中央政權都將西域視為故土,行使著對西域的管轄權。 從清代至今,學者們普遍認為西域都護府址應該在今天的輪臺縣境內。2018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啟動了“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之一——“西域都護府考古”項目,先期對輪臺縣境內卓爾庫特古城、奎玉克協海爾古城兩處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負責奎玉克協海爾古城的考古發掘。這座古城位于輪臺縣東南約20公里的荒漠地帶,面積約6萬平方米。最初有人認為,奎玉克協海爾古城是烏壘城所在,亦即西漢西域都護府治所。但考古發掘證明,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150年(春秋晚期至西漢初期)是城址的主要使用和發展時期。此后,城址逐漸走向衰敗并被廢棄。項目負責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黨志豪認為:“奎玉克協海爾古城是目前新疆經科學考古發掘確認年代最早的城址,為研究天山南麓早期文明從聚落到城市的演變提供了關鍵標本。”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負責卓爾庫特古城的考古發掘。卓爾庫特古城遺址位于輪臺縣城東南約24公里,距奎玉克協海爾古城約9公里。古城分為外城、內城及高臺城址,總面積約33萬平方米。 陳凌項目負責人介紹:“根據地層堆積和出土遺物判斷,高臺城址建筑始建于戰國,經過戰國至西漢、東漢、魏晉時期3次大的修筑、改建,主體年代在兩漢時期。兩漢時期也是卓爾庫特古城最繁盛的時期,魏晉時期衰落。這個繁盛期恰與西域都護府的時代相吻合。”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