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塘中學,盡管已消失了三十多年,在歷史的塵埃中已灰飛煙滅,但在我和爸爸這幾代人心中,是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因為它的古老、雄偉、大氣和聲譽,在附近五十里內沒有第二棟房子可比! 在三十多年前,我十二歲時,要到富塘中學上初中了,爸爸帶著我步行了十二華里,花了一個小時十多分鐘,在快到學校時,還要上一個二百多米長的坡,坡度有25度左右,走起來微微有點費力! 爸爸說,這個坡是有故事,一百多年前,富塘的向大財主,他是清朝的進士,在建造這房子時,與風水先生一起尋了這一塊地,并加以改造,變成了這樣的長坡,取其步步高升之意,后來他升官了! 我到學校時,這房子已相當陳舊,有些破敗,屬于危房,在我讀第二學期時,每一個同學都帶著自己坐的桌椅,走了四五華里,幾百個學生和老師們在長長的路上不停地休息,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一個小時后,就到了新校區! 后來聽說,富塘中學這棟房子在我們搬走后第二年就拆了,并馬上在地基上蓋了一棟磚瓦結構的新樓,做了村的中心小學,很是大氣;這樣關于富塘中學的記憶,在許多人心中慢慢地就灰飛煙滅了,在歷史中變成了塵埃! 為了不讓富塘中學這棟雄偉的建筑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我回憶了許久,把我在富塘中學看到的、發生的一些事記了下來,以文字的形式留作紀念,如到了我七八十歲時也可翻翻,也可尋找年少時的記憶! 我聽老師說過,在一百年前,這富塘中學是向家灣一位大財主建造的,這位向大財主治家嚴謹,仁義好客,又是一位大善長,看到當地沒有私塾學校,而他的這一棟房子,屋子又比較多,就把第一進做了私塾學校! 向大財主請來了私塾老師辦起了學校,當地和附近的孩子都可來讀書,有錢的就交錢,沒錢的就隨便,一百把年下來可出了不少人才!只是到了文革時,這棟房子就充公了,也是做學校,為我們鄉培養了不少人才! 在文革時,這位財主接過爺爺的爺爺的房子,也繼承了他爺爺的風格,當地的人都受過他不少的恩惠,所以在打地主時,他也沒受過半次批斗,在收他的房子時,村民還不好意思對他說:“你要拿什么就拿走什么吧!” 富塘中學這一棟房子,清朝時出過幾個進士,生員出過不少,是一個出人才的地方。呈凹字形,三進,前面有一個大操場,從學校后面的小山上看校舍的全貌,這棟房子看起來如龍頭形狀,非常雄偉壯觀,很是氣派! 一九七九年下半年,我姐姐要上初中了,可離學校有十多里路遠,老師就安排姐姐在學校寄宿,因學校年代久遠,女生是住在樓上,陽臺上有一塊木板碎了,姐姐 不過還好,姐姐在掉下來時,因為衣服掛了一下木板,掉下地時比較輕,腳落地時受了一點傷,班主任老師立即把姐姐帶到了村衛生室,當時赤腳醫生看了看,用手按了幾下,拿了一瓶紅花油要姐姐每天擦幾次就可! 姐姐的班主任老師對校長反映了情況,校長又到各個地方進行了檢查,安全隱患又多了幾多處,及時進行了修補;并就這一情況向教育局反映,教育局決定,在我姐姐的下一屆不收學生了,而且立即進行新校區建設! 百年的學校,土磚、木梁結構能經歷這么長時間,的確是向大財主當時用了好的木材、好的工匠,花了代價才有如此好的質量。而他的后代也在定期的維護,學校里還出了這么多人才,不然時間久遠,也到不了這時! 一方山水育一方人,我記得學校前面是一個大操場,有一千來個平方,操場邊上有幾棵大的苦楝子樹,泥土地,我們天天掃,很干凈。校舍的基礎部分高出操場一米多,要上五級臺階,這應該是有寓意的,五子登科! 我們站在校舍的正大門,呈現在面前的是一個凹字形,四根二個人合抱的大廊柱子立在石鼓上,左右各兩根。它們支撐著房檐,臺階、屋基都是青石板砌出來的,整個房子青磚到頂,黑瓦覆蓋,雕梁畫棟,古色古香! 我不記得富塘中學有多少間房子,進大門的左邊我們的中學,右邊是小學,我沒有去過;中學部分是六間大教室,每個教室是塞進了四十五至六十多個人不等,后面就是學生和老師們的寢室,另一邊是食堂和衛生間! 老師上課要到教室去,則要經過過堂屋,比較窄,如果剛好有老師過來,就要側著身子走。天井很多,是一個連著一個,正方形的、長方形的全有,長方形的天井里,居然還有幾棵樹,幾叢花,都是要死不活的樣子! 我們來到學校,進了大門,是財主家的禮堂;往左走,穿過一條過道,走過一個天井,就到了教室區,有三間教室,是一字排著,從兩個教室中的過道中走進去,又是一個長方形的天井,后面一個教室就是我的教室。 越過這個天井,后面就是老師們的宿舍了,長長的走廊上,立著六根一個合抱廊柱。正中是一條八方門,現在見不到了,有時只是過道,有時是老師的餐廳。左邊有四間老師住房,最里邊是一間教室,右邊三間住房。 再往里邊進去,也有一個教室,從八方門進去,再往左走,在天井邊還有一個教室。從天井邊往右邊進門是廚房,穿過廚房是一個小菜園,那里有老師們種了辣椒、栽了莧菜、蔥子和大蒜,幾個老師的料菜就解決了。 在學校的后面,有一大塊空地,一畝多地,如果老師們想種點蔬菜,那可是非常肥的地方;有一次,我到后面去玩,看到紅紅的辣椒又長又尖,掛在碧綠的小葉中,非常搶眼,加上各種時新蔬菜,是一道好看的風景! 如果過了八方門,往右邊走,要經過一塊長長的小坪,這是通往廁所的路。廁所是學校里最差的地方,男廁所三間,女廁所二間,每個廁所里中間是一個大水池,上面放了幾塊大的木板,如要拉大便,就蹲在木板上! 我們在廁所里拉大便,這可是一個技術活,如果我們拉大便時不小心,沒對準池子中的高地,大便一掉到池子里,那池子里的臭水就會立馬潺上來,你運氣不好,就有可能潺到你的屁股上,也有可能潺到你的褲子上! 所以在學校時,我們一般不去拉大便,即使想要拉了,也是盡量忍著,到實在忍不了時,就只好跑到廁所里去,提心吊膽,找到一個好的位置,有時沒有好位置時,也得拉,臭水潺到了屁股上,搞得一身都是好臭的!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學校的領導為什么不把廁所稍微維修一下,要知道幾百個師生的拉撒,每天可不是一二次,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我不知道學校為什么對幾百師生的生活大事去這樣馬虎,現在想想,我至今還后怕! 上廁所是個難題,而夏天洗澡也是難題,學校的澡堂,是十幾個人共用一個澡堂,它不過一米寬,一米多長,無門無窗。如果女老師洗澡,要邀上一個站崗的,一桶水,一張椅子放衣服,加上一個人,擠得伸不開手! 無論是男生或是女生,一個澡洗下來,都是要出一身子汗!我一般是到最后去洗,不過后來聽了一個同學講了幾個發生在學校發生的鬼故事,就不敢一個人去洗了,會約幾個同學一起去洗,相互壯膽,才洗完一個澡! 慶幸在富塘中學只讀了一年,就轉到新校區了,這樣的擔心就沒有了,廁所與澡堂那可是一個天下與地下,所以現在有關富塘學校的記憶,廁所與澡堂留下了最深,那些外面看起來雄偉的樣式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印象! 讀書時的記憶,總是這般美好,而年少時的記憶,總是一直藏在內心最深處,而在我印象最深處,就是在富塘中學讀書那一年的經歷,那一棟古老的建筑,那一個操場,那一個個教室,那一個個走道,還有那些天井! 富塘中學,一棟古老的建筑,現在已沉淀在歷史的塵埃中!在我們學校搬走一年后,這一個歷經百年的建筑就拆了,后來聽說,向財主的后代還流下了幾行熱情淚,的確,先輩們的歷史豐碑就這樣沒了,不心酸很難! 2020.7.19.2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