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自己嗎?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和成功的,是有效率的。 只有真正清醒地認知了自己,才可能獲得成功的人生。 而認識自己,卻是一件非常難做到的事。 在急劇變革的今天,面對色彩斑駁日漸新月,認識自己更是件困難的事情。 有句話說的好“萬千皆識,惟有難辯自己”。 自我認知,心理學的解釋是指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的覺察,包括對自己的行為和心理狀態的認知。 通俗一點說,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就是要明白自己的能力值能完成多大的目標。 也許你會說:“不對,不是說要放飛自我,大膽追求夢想嗎?” 夢想可以有,但實現夢想需要有行動和步驟。 如果夢想足夠大,又沒有對自己能力的清醒認識,也沒有如何精進的步驟,夢想也只能是“夢”和“想”了。 當然還有更可怕的后果,那就是處處受挫,自信心受到打擊,一蹶不振。 打個比方,如果你目前的能力值是50,實現你的夢想所需能力值是100,你是不是應該從50的能力值一步步提升,60、70、80……直到能力值達到100,從而實現夢想呢? 如果你只想從50直接跨越到100,那就掉入了眼高手低的坑里,不能自拔,產生焦慮,導致巨大的挫敗感。 也許你會說,只有50的能力值,要去完成100的夢想,那不是癡人說夢嗎?哪有那么傻的人呀? 其實,人這一生中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知,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很多人難以提升能力,原因在于自我認知能力有偏差,需要重點關注如下幾點: 1、客觀認識自己 不愿承認短板。因為面子問題,聽不進他人的意見,不能正視自身存在缺點與不足; 改變的動機不強。因而也不能夠很用心地全面審視自己的初心、是否具有強烈的驅動力。 2、學會反思和修正 以往的工作經歷,哪怕看上去和當前工作關聯性不大,就像從前做技術,似乎對咨詢帶來不了幫助,但企業工作經歷多少會留下對企業的印象。 比如設了哪些部門、日常哪些部門有對接、不同條線的人員能力要求有何不同等。 只是當時沒有深入考慮罷了,其實都印在腦子里,回想和挖掘出來就是財富。 養成經常反思的習慣,發現問題后及時修正。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相同的。 有的人聰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強壯,有的人贏弱,而且人的性格、能力、經驗也各不相同,我們只有充分認識自己,依照自己的潛能去發展,才有真正的成功和快樂。 認識自己既是一種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種德行,一種高貴的人格境界,更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我們能夠實現某種預測,這種預測建立在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基礎上,發現自己身上具有的天賦是改變命運的前提。 ![]() END ![]() 作者:嚴姑娘,98年女生一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