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春天,萬物復蘇,周月林再次上訴。 她已經記不起這是24年來的第幾次上訴,但她依舊還在堅持著,她始終堅信,真相總有大白的一天,而她總會洗清自己身上的叛徒罪名。 盡管這很難,畢竟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她不是叛徒,而她自己亦無法拿出證據證明自己不是叛徒。 但她從未放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她再次上訴至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希望能還自己一個清白。 法院接到周月林的上訴后很重視,因為這已經不是周月林第一次上訴,而這個案子也已經過去了快24年,居然還在上訴,這至少說明案子本身另有隱情。 因此法院又將當年的那個案子拿出來,經過各方搜集證據,試圖還原當年瞿秋白的被殺真相,看看周月林是不是真的被冤枉了。 經過工作人員的日夜努力,還真就發現了蛛絲馬跡,因為瞿秋白已經被殺44年,而周月林被認定為叛徒已經24年,事情過去了太久,所以工作人員對當年的資料逐個排查,尤其是各個報紙。 這一查還真就查出了往年沒有查到的東西,在一份不起眼的老報紙上,有這樣的一個報道:“赤共閩省委書記之妻投誠,供出匪魁瞿秋白之身份。”這份報道在報紙上的位置比較偏僻,如果不是細細看,還真就很難發現。 正是有了這份報紙,大家抽絲剝繭,結合近來黨史部門最新掌握的鄭大鵬指認瞿秋白的資料一結合,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證據鏈。 原來1935年瞿秋白被殺,并不是因為周月林和張亮的出賣,而是萬永誠之妻和鄭大鵬將瞿秋白出賣了個徹底,才導致了瞿秋白的被殺。 有了這個證據鏈,1979年11月15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下了判決書:撤銷原判,宣告無罪,予以平反。 73歲的周月林拿到判決書的時候,淚水瞬間涌出來,差點滾到判決書上,她趕緊用衣袖擦了擦眼淚,卻又禁不住放下判決書認認真真哭了一場。 她含冤24年,從1955年開始背上叛徒的罪名,她掙扎過、痛苦過,但她從未放棄上訴,然而一次次的上訴都被駁回,但終于還是還了她的清白。 她終于可以堂堂正正走在路上,對別人說:我不是叛徒,我沒有出賣瞿秋白,我無愧于黨。 周月林出生在1906年上海黃浦江邊的一個貧窮漁民家中,因為貧窮,她的童年過得并不好,也沒有讀書,長大后就在紗廠做工。 但她與大部分紗廠的女工不同,她想抗爭,想上進,想過不一樣的生活,所以她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上夜校讀書,參加革命,成長為一名真正的黨員,后入蘇聯學習。 周月林在蘇聯結識了梁柏臺,并結為夫妻,兩人還在蘇聯期間生下一子一女,到了1931年,兩人被調回國工作,兩個孩子則留在了蘇聯生活。 回國之后,周月林擔任蘇區的重要領導,更是在1934年被選為中央主席團成員,主席團有17人,而周月林是唯一的女性,由此可知她的重要性,后來她還擔任了國家醫院的院長。 一頭短發、一身戎裝的周月林在蘇區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她的未來可期。 然而在戰爭年代,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個先來,是很難預料的。 隨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軍準備戰略轉移,即長征。有人參加長征,也有人留在瑞金繼續戰斗。 周月林和丈夫梁柏臺就留在了瑞金,還有瞿秋白、陳毅、項英等,都留在瑞金繼續革命。瑞金的形勢很不好,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35年的二月,中央分局決定讓瞿秋白、周月林、何叔衡、鄧子恢、張亮一起突圍出去。 他們的方向是從福建、廣東往香港或者上海轉移,此舉既是讓五人轉移到新地方繼續工作,也是為了讓瞿秋白治病,瞿秋白身體一直很弱,他患肺病已經很多年,眼看著病癥越來嚴重,此次突圍出去也可以到上海求醫。 我們看這一支突圍小分隊,就力量上來說,是很弱的,瞿秋白就不用說了,身體情況很糟糕,而何叔衡已經五十九歲,張亮也就是項英的妻子,懷著身孕。 五人中,老弱孕都有了,只有周月林和鄧子恢的身體素質是最好的,如果遇到突發情況,也只有這兩個人是能夠真正有實力突圍出去的。 當然,鑒于這支隊伍的特殊性,項英派出了一個警衛排來護送他們,他們向福建省長汀縣四都山區進發,在湯屋,瞿秋白找到了福建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萬永誠。 為了讓幾人順利突圍,萬永誠出了一個主意,讓幾人裝扮成被俘的紅軍戰士,由警衛排押送離開封鎖線,。 眾人自2月21日從湯屋出發,很快到達了長汀縣水口鎮,水口鎮有一個汀江,汀江上只有一座小木橋可以通過,而小木橋早就有敵人把守。大家只能選擇在夜晚從汀江的下游偷渡過江。 當時春寒料峭,汀江水更是冰冷刺骨,周云林和鄧子恢還好說,而對于瞿秋白、何叔衡和張亮來說,簡直就是一場酷刑,長途跋涉本就已經勞累不堪,還要躲避敵人可能的追擊,現在又要渡過冰冷的河水,而張亮因為懷著身孕更是有寸步難行之感。 但即便如此,大家也無法停下來,只能硬拖著身體前進,實在走不了,就由警衛隊的人架著往前走。 等他們到達距離水口鎮十里地遠的小徑村的時候已經是2月24日的清晨。 當時的他們又冷又餓,暫時在這個小山村停下來休息,或許是太過疲憊讓大家的警惕心降了一些,當他們在山村里燒火做飯、烘烤衣服的時候,炊煙很快吸引了有心人的注意。 駐扎在水口鎮的福建省保安第十四團的一個叫李玉的營長得到消息后,迅速帶領營里的人就趕來阻擊瞿秋白他們。 保安團的出動,讓這次突圍變得異常艱難,隊伍里唯一身強力壯的鄧子恢指揮著警衛隊與保安團戰斗,為其他人的突圍爭取時間,不過瞿秋白等人對此地的地形并不熟悉,再加上身體條件也不允許,不知道應該往什么地方突圍。 也就是這猶豫不決的檔口,敵人的人數越來越多,而己方人數越來越少,鄧子恢只能讓大部分警衛隊與保安團繼續戰斗,而他自己則親自帶領大家突圍。 大家很快爬上了一座小山,在爬山的過程中,何叔衡已經氣喘吁吁,不得不由警衛隊的人架著往前走,而等到大家爬上山頂之后才發現,這座山是一座孤山,后山陡峭難行,而山下早已由保安團圍住。 看到這樣的情形,何叔衡突然站出來,對鄧子恢說:“開槍打死我吧。” 鄧子恢自然不肯這樣對老同志,還是讓警衛隊的人護佑著何叔衡,而何叔衡已經不想拖累大家,趁大家不注意跳下了山崖。 大家來不及悲傷,實際上大家都已經精疲力盡,瞿秋白更是躺在山頂上發著燒痛苦不堪,而張亮也沒有好到哪里去。 不知道誰說了一句:“滾下去。” 大家拼著最后一口力氣往山下滾去,很快周月林發現了前面的十幾個警衛隊的成員,周月林快步追上他們,只要繼續往前走,很快就出了包圍圈,但讓周月林不安的是,她沒有看到瞿秋白和張亮。 她并不擔心鄧子恢,但她深知瞿秋白和張亮的情況,如果沒有人幫忙,他們是很難突出重圍的。 來不及多想,周月林轉身往回跑,在不遠處的草叢中,周月林發現了瞿秋白,緊接著又在附近發現了躺在草叢中的張亮。 此時的兩人已經沒有力氣繼續行走,周月林只好將兩人安置在山溝里,對他們說:“你們在山溝里休息一下,我去找一個能藏身的地方,先躲起來,等到夜里再走。” 說完,周月林就一邊躲避敵人一邊在附近尋找可以藏身的地方,很快,她發現了一個小水塘,水塘周圍的草叢很高,人藏在里面很難被發現。 她趕緊回去找到兩人,將兩人攙扶到了水塘這里,三個人靜靜地躲在草叢中,希望敵人在搜不到人的情況下能夠離開。 但他們這次遇到的敵人并沒有那么輕易就放棄,就是跌落懸崖的何叔衡,他們都找到山崖下面,對頭破血流的何叔衡進行搜身,而當他們發現何叔衡還沒有死的時候,連擊兩槍。 很顯然,他們是要得到些什么的,自然不會輕易撤退,這就給三人的突圍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鄧子恢和警衛隊已經突圍出去,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無法再返回來救他們,況且也不知道他們被圍在了什么地方。 在沒有人支援的情況下,三人只能等待,但等待的時候,他們也沒有閑著,必須要做好被捕的準備,畢竟,即便是被捕了,只要他們的身份暴露不了,就有被救出去的可能性。 實際上,幾人早在離開福建省委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一旦被捕,就要拿出方案來,在被審問的時候,需要說什么,怎么說,都要經過反復推敲,所有的細節必須對上,以達到滴水不漏的程度。 他們各自都編造了一套新的身份,比如周月林就叫陳秀英,是被紅軍抓去的護士,現在紅軍大部隊已經離開了,醫院也解散了,所以她要回閩西老家。 而張亮就叫周蓮玉,是香菇商行的老板娘,是被紅軍綁票的受害者,丈夫不肯出錢救她,所以紅軍要把她押送到別的地方去,遇到保安團之后,那些押送她的人都跑了,然后她就遇到了好心的不知道姓名的護士。 而瞿秋白則叫林琪祥,是江蘇人,曾在北京大學學過中文,后又在上海經營舊書店和古董生意,后來又進入醫校學醫一年。他本來在1932年去福建投親,結果半路上被紅軍抓到了瑞金,在瑞金做過醫生也做過文化教員。 紅軍長征后,他成了衛生所的所長,春節期間攜款逃跑,想到上海去生活,結果就遇到了軍事活動,在東躲西藏的過程中與兩位婦女相遇,藏在了水塘附近的草叢里。 三人躲在草叢里又將之前想好的身份重新修改了部分,以符合當下的情況。但周月林和張亮還是猶豫了,畢竟瞿秋白沒有看病經驗,也不會開什么方子,很可能會露餡。 不過對此,瞿秋白倒沒有什么擔心的,他對兩人說:“說別的我像嗎?現在是要敵人相信你倆的口供,不懷疑你們。敵人如果懷疑我,找一個人來認我還不容易?” 兩人一聽也是,為了逼真,周月林將本該自己保管的五根金條拿出來給了瞿秋白。 三人又合計了一遍,覺得沒有什么漏洞了, 這才重新開始關注他們的處境,李玉的人已經越來越近,絲毫沒有放棄的跡象,似乎不找到點什么決不罷休。 很快,三人就被發現了,然后被帶了回去,為了讓他們吐出自己的身份,三人被分別關押在不同的地方,審問的時候也是分開的。 但因為三人提前已經想好了口供,所以應付審問并沒有什么問題,李玉是一個謹慎的人,對三人更是反復審問,但所有的口供都能串起來,這倒也無法弄清楚他們的真正身份,李玉將審問的結果報告給了團長鐘紹奎。 鐘紹奎并沒有立刻相信這三人的身份,但因為周月林和張亮都是女人,且張亮還懷有身孕,鐘紹奎覺得兩人即便和共產黨有什么聯系,也不過是小角色,不值得大費周章。 倒是瞿秋白讓鐘紹奎很上心,瞿秋白面對敵人太過鎮定,這讓鐘紹奎不得不防,萬一是個領導,那就是大功一件。 所以在這三人中,瞿秋白成了最被關注的一個人,而周月林和張亮則相繼離獄。 先是李玉對周月林很感興趣,就奏請鐘紹奎將周月林帶回自己家中,讓周月林為他的妻子接生和伺候月子。 而張亮則被一個富商看中,這個富商已經年過五十,但老婆不能生養,他聽說保安團抓住了一個懷孕的女子,就起了心思,花了大價錢將張亮買回家,生下來的孩子歸他所有,而張亮也做他的小老婆。 周月林和張亮這樣被買走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畢竟大部分女子都沒有大身份,被抓住后賣出去還能得到不少錢,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周月林和張亮都離開了監獄,而瞿秋白則依舊被關押著,繼續被審問,鐘紹奎對他有懷疑,但也僅僅是懷疑,無法真正探知他的身份,只能先放在監獄中。 出去的周月林和張亮并沒有忘記瞿秋白,但她們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先等獲得信任后再做接下來的打算,而瞿秋白也給好友魯迅和妻子楊之華等人寫信,希望他們想辦法將自己保釋出去。 原本,如果瞿秋白的身份得不到證實,是可以被保釋出去的,只不過會有些困難,但辦法總比困難多,就在魯迅、楊之華等人尋找辦法的時候,卻傳來了瞿秋白身份被揭露的消息。 瞿秋白這樣的重要領導人,一旦身份暴露,自然就沒有了活著的可能。 那么,瞿秋白又是怎么身份暴露的呢? 說起來也是巧合,4月10日,中共福建省委機關被敵軍包圍,萬永誠在與敵人激戰中犧牲,而他的妻子也被俘虜。 一個省委書記的妻子,知道的東西估計少不了,所以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在萬妻這里輪番上演,經過幾輪折磨后,萬妻叛變了,她還真就交代出了敵人很感興趣的東西。 她對敵人說:中共前總書記瞿秋白、重要干部周月林、何叔衡,副主席項英的妻子張亮等人,一個多月前曾路過省委,聽萬永誠說,他們一行在濯田一帶已經被捕。 緊接著,另有長汀縣蘇維埃政府主席在被俘后也交代了一件事,那就是瞿秋白等人已經在水口鎮被俘。 其余還有一些叛變的人雖然級別很低,但也提供了一些可能的消息。 這些消息對敵人來說太震撼了,他們趕緊對最近抓捕到的人員進行排查,這一排查就發現林琪祥、陳秀英和周蓮玉三人的嫌疑最大。 鐘紹奎立即下令將被保釋出去的周月林和張亮重新押入大牢突擊審問,原本兩人都一口咬定了自己的身份,但鐘紹奎卻找來了紅軍的叛徒楊躍彬和朱森,這兩個人都曾和周月林、張亮在瑞金共事過,自然認得兩人。 周月林和張亮的身份就這樣確認了,但她們還是依舊守口如瓶,什么都不肯透露。 只不過此時的瞿秋白的身份已經基本確定了,不過是少指認者,很快,指認者就出現了,之前曾在瞿秋白領導下做事的鄭大鵬叛變了,經過他的指認,瞿秋白的身份確鑿無疑。 三人身份的最終確定讓鐘紹奎很興奮,他甚至越級直接向南京邀功,將審訊結果報告給了南京方面。 很快,蔣電令宋希濂,將瞿秋白就地處決,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長汀中山公園被處決,而周月林和張亮則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于9月20日關進了龍巖監獄。 在獄中,周月林為張亮接生,兩人與孩子相依為命,很快時間就到了1938年,當時的大環境稍微緩和,梁柏臺的好友陳士明得知周月林被關押在龍巖監獄中,遂疏通關系將兩人保釋了出去。 獄中三年,外面的世界已經變了。 周月林試圖找到組織,但時過境遷,當初的地下組織關系已經中斷,周月林無法和組織取得聯系,根本聯系不上自己的同志,所以她就帶著張亮和孩子倒浙江新昌縣梁柏臺的老家。 但此處同樣對梁柏臺并不友好,她原本是要打聽丈夫的消息,結果梁家人根本就沒有梁柏臺的消息,實際上他在周月林離開不久就犧牲了。 丈夫尋不到,梁家對于周月林來說就是一個陌生的地方,況且梁家還有梁柏臺的原配陳蓮芝在,說起來陳蓮芝也很可憐,她和梁柏臺之間并沒有愛情,但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后來梁柏臺離開家鄉在蘇聯結識了周月林。 周月林無法在這樣的梁家待下去,就又和張亮一起去尋找項英,但兩人在半路上走散,這一分開就是永遠,后來張亮找到了項英,但被項英當做叛徒槍斃(也有說法是張亮失蹤了)。 而周月林輾轉到了武漢,在武漢,她曾與黨聯系,但備受冷落,此時的她才知道,她和張亮被懷疑是叛徒。 這也怪不了別人,畢竟只有她和張亮知道瞿秋白的身份,也是兩人和瞿秋白一起被捕的,瞿秋白死了,而她們兩個活著,人們自然會懷疑是她倆出賣了瞿秋白。 而且瞿秋白被殺的事情雖然已經見報,但當時的報紙幾乎都沒有說明是誰出賣了瞿秋白,而且敵人似乎還有意隱瞞此事,將叛徒的身份往周月林和張亮身上引,在這樣的情況下,周月林根本無法自證清白。 她無法和黨取得聯系,心灰意冷之下回到上海老家,在得知父母已逝的情況下嫁給了一個貧窮的船工,勉強度日。 建國之后,她還曾因為出色的能力出任街道的干部,生活似乎走上了正軌,然而,她心中仍有痛,她在蘇聯的兩個孩子一直沒有消息,根據時間推算,他們倘若還在世的話,都已經成年,卻不見回國,亦沒有任何的消息傳回來。 而周月林也無法和蘇聯那邊取得聯系。她多么希望這兩個孩子能夠出現在她的面前啊。 然而出現在她面前的并不是孩子,而是上海市公安局的人。原來1955年6月,瞿秋白去世20周年,他的遺骨安葬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隆重舉行。 而瞿秋白的妻子楊之華要求緝拿出賣瞿秋白的叛徒,誰是叛徒呢?五人中,何叔衡在當時就已經犧牲,而鄧子恢突圍了出去,只有周月林和張亮始終自愛瞿秋白身邊,對瞿秋白最是熟悉。 不是她倆出賣了瞿秋白還能是誰? 很快,周月林被當做出賣瞿秋白的重要嫌疑人被關進了功德林監獄,十年后,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出賣黨的領導人”的罪名判處周月林12年徒刑。 周月林怎么也沒有想到,當初自己突圍出去又回來救人能惹下這樣的禍端,她知道自己被冤枉了,但她無法找出證據來證明自己是被冤枉的。 別說是別人了,如果她是旁觀者,她也會認為自己就是叛徒,因為如果她是叛徒,整個事情都能說得通,她受不住嚴刑拷打,供認了瞿秋白的身份,然后導致瞿秋白被殺,而她自己被關押后又放出來,這沒毛病。 然而,她知道自己沒有出賣瞿秋白,沒有出賣任何人。 所以她在獄中,在勞改農場,在工作的地方,只要有機會,她就會上訴,只不過每次上訴都因為證據不夠而維持原判。 即便如此,她也不氣餒,還是不停的上訴,她相信,真相可能會晚到,但只要還有機會,她就會爭取。 沒想到,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于等來了機會。 1979年春天,她再次上訴,法院對此很重視,一個年過七十歲的老人能如此鍥而不舍的上訴,本身就說明這個案子或許有隱情,所以他們開始多方求證,在證人找不到的情況下,力求找到證物。 誰能想到,一份不起眼的報紙就這樣被找了出來,上面就報道了一個關鍵性的證據,那就是萬永誠的妻子出賣了瞿秋白,后又有鄭大鵬的指認。 林琪祥就是瞿秋白,證據確鑿。 44年過去了,瞿秋白被殺的真相終于浮出水面。而這一切,和周月林、張亮都沒有關系,她們并沒有出賣瞿秋白。 很快,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周月林無罪,第二年,山西省委組織部給周月林落實了政策,辦理了離休手續。周月林回到梁柏臺的老家,一直到1997年去世。 她終于被有生之年摘除了叛徒的身份,終于可以有一個舒心的晚年,唯一的缺憾或許就是,她到死都沒有兩個孩子的消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