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志剛 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 個人知識體系構建能力 · 幾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更有出息、更厲害,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發展,才能活的更好。 這里的厲害和出息,對于知識工作者而言,前提是能在一個領域做到專業水平。 雖然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專業,但只有少部分人會為自己的這個希望去持續的努力,而且有恰當的方法。 因為大部分都是想想而已。 至于211還是985,這些對于高考的孩子和家長來說可能是天大的事情,但這些都是在20歲之前努力造成的。 人生的前20年相對于漫長的職業生涯而言,既重要也沒有那么重要。 概括說在中國當前的教育體制下,大學前的學生階段努力比選擇重要,因為如果你要參加高考其實沒什么多余的選擇。但對于人生而言,許多時候需要判斷和選擇。在大學前的階段善于學習的人并不一定善于選擇,甚至因為太“聽話的孩子”不會選擇。 在《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中我們將一個人的整個職業生涯分為五個階段:探索期、新手期、勝任期、高手期、專家期,但大部分人終其一生最后只達到勝任期(第3層次)。而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夠真正達到專家層次。 如果不是從事特別需要天賦的科學研究,學習成績的作用沒有想象的那么多。我們定義的專家除了科學家外,包括了好的銷售、工程師、管理人員,其實都是專家。 而大部分人之所以沒有達到專業、專家層次,其實不是智力上的缺陷或差距,而是在達到勝任后,普通人缺乏了持續追求上進的驅動力。 這個時候驅動力的來源并非外部的要求(但高考前大部分人的動力來自于家長、學校的要求,這個階段需要個人選擇的東西并不多,勤奮聰明能堅持的孩子就能去好的學校),而是個人對于世界的好奇、對于領域或者專業的責任感,這種力量其實211或985畢業的學生并不一定比普通學生的驅動力更大。 同時我們發現,要在任何領域做到優秀直至卓越其實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它包括2個核心(方向和動力)3個支柱(學習、實踐、思維)。在書中,我們對每一部分內容進行了說明。 在這個層次上,大部分人其實都欠缺成年人的高效學習方法(區別于學校的學習)、實踐機會(個人爭取和運氣成分)、思考的能力(普遍欠缺)等,985和211的畢業的學生在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優勢,但每個人如果你真正去下功夫研究,提升自己的學習和思考能力,主動去發現干活的機會,非985和211對你的影響就很小了。 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只要你能做到中間水平就可以有不錯的收益。但當經濟低迷時刻,則只有高手才能發展甚至是生存,所以專業水平是今天的基本要求。 在某個領域達到專業水準,所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都具備可能性,就看誰能將這種可能性轉化成長期、持續的學習、實踐和思考。 關于如何達到專業水平、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有以下的10條,供參考。 新年優惠中,點【閱讀原文】即可在京東購買 1.這個世界上,人們除了相信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鄰居等熟人外,剩下的就是相信錢和專家。 按照社會學的說法是三個信任:人格信任、貨幣信任和專家信任,這也是成為專家的好處。 2.在過去,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是在追求卓越;但今天,由于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中國經濟形態的變化,如果不能在一個細微領域做到頂尖水平,你的飯碗可能都有麻煩好消息是,社會和技術也為每個人成為高手提供了機會。 3.任何行業和領域都會有頂尖高手,但更多的是入門者和應付者。 不是科學家、高職稱的人才是專家,厲害的銷售、HR、工程師、客服代表、小學教師、小店的老板,他們可能沒有高學歷和職稱,但仍然是這個事情上的專家。 只要你愿意并真正的去做,同時愿意為這個目標付出相應的成本,人人都可能成為自己所做事情的專家。 4.無論在什么領域和行業,那些頂尖的人都有共性:他們對于自己所負責的工作得心應手、舉重若輕,對于大部分要解決的問題一眼就能找到方法,并且他們代替大部分人思考,創造新的東西。 5.從新手到專家分5個階段:探索期、新手期、勝任期、高手期和專家期。 很不幸的是,大部分人終其一生只達到勝任期,無論這個人年齡多大。在勝任期之前基本上是被“逼”的成長,而勝任期后則沒有人要求你只能靠自己“沒事找事”的長進。 6.只要你愿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找對路子,花夠功夫,你就可以超越大部分人。 雖然開始的時候都是一大片人,但大部分人走不到中間就放棄了,所以根本不用想著去打敗別人,他們自己會將自己淘汰的,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 7.成就專家的3個支柱是學習、實踐和思維:會學習并堅持學習、找到適合的實踐機會持續不斷解決問題、正確的思維模式和持續提升思維能力。 這里面核心是實踐機會,大量的實踐機會能夠拉動學習和思考。 8.成為專家的2個核心是:有方向目標和持續努力。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但你要向上、要聚焦,定大方向和小目標,基于社會和需求調整。 努力的核心是持續,一晚上一天一個月的努力都能做到,但當看不到收獲、總是失敗打擊的時候仍然堅持努力才有價值,要有跟丫死磕到底的精神。 9.不能把這個世界讓給你所鄙視的人,贏得社會的認可是有才能人士的一種責任和義務。 恃才卻不能傲物,要理解人性與世界和解,用優雅的方式讓他人和社會認可,塑造屬于你的專家品牌。 10.不可能人人都做到頂尖,但追求卓越的過程本身就有價值。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如果你連較高的追求都不敢,又怎么可能NB?如果你想去上進,這本書的理念和方法一定能夠給你啟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