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村落、岐黃第一村——潮州浮洋井里村 井里村位于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浮洋鎮,村里有一件“鎮村之寶”:一本古醫書《萬氏醫貫》。該醫書傳承了13代400多年,造就了全村40名郎中懸壺濟世。2012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2014年7月,井里村成功入選“廣東省古村落”名錄。 井里村還有著“岐黃第一村”的美譽,中醫藥文明是井里村不可多得的財富。井里人行醫傳統可追溯到明朝,明嘉靖年間,井里名人柯玉井因機緣巧合,得到御醫萬邦寧贈送的集中了宮廷御方和祖訓家傳的中醫著作――《萬氏醫貫》,并于明隆慶元年在井里村創辦了“太安堂”。柯氏一族將《萬氏醫貫》廣為傳抄,多人學習,使該醫書在井里村傳承了13代400多年。 太安堂廣場 柯玉井像 明嘉靖年間,柯玉井中進士之后,為官任職廣西梧州正堂,他為人正直,愛憎分明,任期恰逢朝廷御醫萬邦寧受“太醫朱林案”株連流放廣西梧州府,因惺惺相惜,被柯玉井禮遇,終結為莫逆之交。2人還合力搶治了梧州當時發生的瘟疫。后來,萬邦寧平反回京,升為太醫院院使。 萬邦寧有一醫科的著作,是由他搜集各宮廷御方、祖訓家傳,編纂而成的《萬氏醫貫》,他將這書贈予柯玉井以答謝知遇之恩。而柯玉井也因為有這寶貝,又大大提升了自己的醫學水平。 萬邦寧回到朝廷,仍不忘大力向皇帝推薦宣傳柯玉井的政績。 明隆慶元年,(1567年)受隆慶皇帝恩準。以及萬邦寧的鼎力相助之下,柯玉井回到家鄉浮洋井里村創辦了“太安堂” 幾百年歷史的“太安堂”,今天依然是潮州市的一大品牌企業,在現在的沙溪那里,如今還建立了宏大的“太安堂”生產基地,依然在秉承著祖訓家傳,繼續為弘揚中國的中醫藥事業做出其貢獻。 “太安堂”麒麟丸,現為國家級非遺。 村落面貌 墻繪 柯氏宗祠,也稱東祠 陳友諒的軍師何野云,在陳友諒敗給朱元璋之后,不肯接受朱元璋的邀請,入朝為官,而是寧愿云游四海,足跡遍布江西以及南粵大地,且多駐足于潮汕地區,在揭陽、潮州、潮陽一帶,以看風水,為民治病為生。因為其形象邋遢,而被潮汕民眾稱為“虱母仙”。 明朝永樂年間,柯氏一族始祖從福建莆田遷移至潮州浮洋落戶,以農耕為生。后有緣結識到云游至此的“虱母仙”何野云,2人成為至交好友,“虱母仙”何野云幫柯氏尋索到這一風水寶地,讓柯氏一族在此長居,并且建祠祭祖,從此,柯姓一族,就在這里扎根生養,傳宗接代,根基永固。 祠內牌匾 柯氏家廟,也稱西祠 大夫第 太安堂舊址 麒麟送子井 村里老屋 真君廟 井里古廟 村里老人 老人家熱情的為我們指路 阿伯一直在這里裝玩具,幾年前來也遇到過。感謝老人家送了小妞一個風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