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文學創(chuàng)作歷史上,既有文雅的詩詞歌賦,也有通俗易懂的俗語民謠,這些文學形式,都是各個階層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其中傳承下來的俗語,更是深受老百姓喜愛。 人們經(jīng)常能聽到意蘊深刻,耐人尋味的俗語,無論是以物喻人,還是說天道地,都把萬事萬物,人和自然界表現(xiàn)得生動形象,又通俗易懂,既有文化韻味又富有哲理。這些俗語是人們在生活中尋找靈感,經(jīng)過藝術加工提煉而成的,有的成語飽含著人們一種殷切的期望和祝愿。 ![]() 比如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俗語“宅子現(xiàn)四喜,家里出能人”,這里的“四喜”是指什么?現(xiàn)在的人可能說不全了。在古人看來,一旦“四喜臨門”,預示著家族中要出能人了。雖然按照現(xiàn)在說沒有科學依據(jù),但表現(xiàn)出人們的美好祝愿。那么究竟俗語中說的是哪“四喜”呢?讓我們看看也沾點福氣。 ![]() 自古人們認為燕子屬吉鳥,唐代劉禹錫在《烏衣巷》中寫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燕子在房屋上筑巢,不管是富貴之家,還是尋常百姓家,都能看到它們飛來飛去,銜著春泥辛勤筑巢的身影。 有人說燕子“嫌貧愛富”,不愿意飛進苦寒之家,這是把燕子擬人化了,燕子的習性就是能有一個安穩(wěn)的窩,在里面養(yǎng)育幼鳥能捕捉到蟲子讓后代“衣食無憂”,這是天下生存的動物最簡單的愿望。 ![]() 燕子和人類是好朋友,你看很少有人打燕子的。每年燕子都要遷徙,在南方過冬,春暖花開的時候回到北方過夏。它是遵守自然界規(guī)律的,燕子飛進百姓家,人們覺得燕子有一種懷舊的感情,是懂得人情、與人親近的神鳥,古人把燕子稱為“玄鳥”,回歸的燕子,寄托了遠離的游子渴望與家人團聚的思念之情。 人們把燕子在自己家筑窩,看成是天大的喜事,預示著家宅平安,家族能人輩出,子興旺發(fā)達。所以喜燕筑巢,家人看見樂淘淘。 ![]() 喜鵲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代表吉祥如意,是人們最喜歡的鳥。歷史上各個朝代的文人墨客,也極力不惜筆墨,畫中,詩詞中、文學作品中,都少不了喜鵲的身姿。況且喜鵲本身顏值就高,身長大約在40到50厘米左右,其頭部、頸部、背部、尾部等,都是整齊的黑色,而腹部則是白色,這種黑白配也是簡單的流行色,更出彩的是喜鵲身上的羽毛,呈現(xiàn)出紫綠色,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加的光彩奪目,熠熠生輝,令人賞心悅目。 ![]() 乾隆皇帝寫有“喜鵲聲唶唶(jiè),俗云報喜鳴”, 喜鵲是人們珍惜的“益鳥”,按照民間傳說,要是你清晨起床,看見喜鵲在自家窗前嘰嘰喳喳地歡叫著,那么恭喜你了,好運要來了。 有可能榜上有名,有可能升職加薪,還有可能遇到人生的貴人和伴侶等等。人們都渴望喜鵲臨門,希望好運氣和福氣早點來到身邊。所以喜鵲進門,帶給人歡樂和福氣。 ![]() 人們平時看見蜘蛛就害怕,怎么也跟“喜”字搭不上邊。其實在古代《詩疏》記錄:“喜子”一名長腳,荊州河內(nèi)人謂之喜母,此蟲來著人衣,當有親客至,有喜也。,古人把蜘蛛稱為“喜蛛”,來源也是歷史久遠,竟與七夕節(jié)有關聯(lián)。 在南北朝時,人們在七夕節(jié)有“喜蛛應巧”這一習俗,人們在七月七的晚上,去野外捉來喜蛛,放在器皿中蓋好。等到第二天早上,小心地打開蓋子,看喜蛛織沒織網(wǎng),織成的網(wǎng)是是什么形狀的。如果是方圓整齊,那就說明乞巧者心靈手巧,是有福分的人。 ![]() 因為乞巧者大多是年輕女子,女子通過乞巧,來求得自己的婚姻幸福,家庭安康。直到現(xiàn)在,我們在家里看見蜘蛛,還認為要有喜事降臨了,所以喜蛛天降,心中歡喜。 在人們的印象中,枯木很難再生出嫩芽,但是如果枯木經(jīng)過嚴寒的冬季,在春天冒出嫩芽出來,人們就會認為是大吉之兆。 其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看見枯木逢春的現(xiàn)象,在古代人們認為誰家的枯樹發(fā)芽,意味著家庭要出能人了。這是人們的一種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 人們經(jīng)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枯木能逢春煥發(fā)出青春,人也會擺脫困境,心里的枯木也會發(fā)芽,所以枯木能逢春,我們面對人生的坎坷還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讓我們永遠保持年輕的心態(tài)。 總之“四喜”之中,燕子筑窩和喜鵲臨門在城里很少見了,在農(nóng)村還有很普遍,主要城市的喧囂與繁華已經(jīng)不適合鳥類的生存,現(xiàn)在家家戶戶門窗緊閉,人與人之間距離尚且如此遙遠,更別說人與自然了。 但這句俗語“宅子現(xiàn)四喜,家里出能人”,是送給各位的祝福:祝愿家家常有喜事,能人輩出,興旺發(fā)達!今日話題:你家里出現(xiàn)過四喜嗎?出現(xiàn)哪一個?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交流。 文 | 國學大觀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