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職稱總述1、醫療技術職業職稱有:醫師、藥師、技師、護師系列。 2、醫師職稱包括初級職稱(醫士、醫師/住院醫師)、中級職稱(主治醫師)、副高級職稱(副主任醫師)、正高級職稱(主任之一) 3、在醫院中主任醫師、主任中醫師、主任藥師、主任中藥士、主任護師、主任檢驗室,都是正高職稱,以此類推。 醫生一般分為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是臨床的職稱評定級別,通過考試后每5年晉升一級。醫生的職稱不以其所所在醫院級別掛鉤,不同級別醫院相同級別的醫師,資格是一樣的。 一位正規醫學院本科畢業的學生,是這樣走上職業之路得。首先來到醫院實習一年。一年后,具備資格申報執業醫師。在通過了全國統一考試之后,第二年獲得職業醫師證書。獲得執業醫師證書五年后,有資格申報醫師資格,也就是中級職稱。前提是必須通過嚴格的全國英語和計算機考試。評審通過后,可以獲得主治醫師資格。 在獲得主治醫師資格后,五年后,發表三篇省級論文,參加兩項科技進步獎活動,并通過了計算機等級考試和英語考試之后,可以申報副主任醫師職稱,也就是高級職稱。評審通過后,可以獲得副主任醫師職稱。作為本科畢業的醫生,副主任醫師的職稱就是所能獲得的最高職稱了。那么計算起來,沒有特殊情況之下,一個副主任醫師職稱獲得必須在畢業12年之后,按照大學畢業21歲計算,最快要33歲才能獲得副主任醫師職稱。而一般的醫院,職稱的數量有限,往往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也得按資排輩,等上幾年,一般的副主任醫師,年齡都在40歲上下了,如果具有碩士學位,那么在獲得副主任醫師職稱五年后,再次進行計算機和英語考試,發表三篇省級論文,主持兩個科技進步獎的基礎上,再發表一個專著,也就是俗稱的寫一本書后,放油資格申報主任醫師職稱。評審通過后,獲得主任醫師職稱。 副主任醫師之后,再加上五年,那么一般的主任醫師,年齡都在45歲上下了。 因此,要判斷一個醫生的水平,按照職稱是比較可靠的,因為這個職稱評定必須在醫院認真工作多年,并且經過國家政府部門認真審核,是一個對其醫療水平的認可。也可以通過看這個醫生的年齡進行判斷,年齡低于40歲的醫生幾乎可以肯定的說是不可能獲得副主任醫師級別以上稱號的。 |
|
來自: 昵稱52843854 > 《醫療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