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有人問,摧毀一對父母有多容易?底下有個媽媽回答扎到我的心,她說,只要孩子生場病就足夠了。 面對疾病,一切仿佛都失去了價值,“我愿用一切換孩子的健康”,這是眾多父母內心最直白的吶喊;“疾病我和你拼了”,是脆弱父母最后的倔強。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視頻,2008年抗震救災退伍軍人牟聰5歲的兒子牟熠患神經母細胞瘤入院治療。 牟聰向社會求助,希望大家能幫兒子圓新年50個夢想,讓孩子感受到這個世界滿滿的愛。爸爸為小牟熠列了一張愿望清單,有些雖然已經實現,但小牟熠始終未能如愿見到真的奧特曼。 #爸爸幫5歲患癌兒子列愿望清單#這一話題迅速竄上微博熱搜,閱讀量兩千多萬,參與討論近5000人,見者無不動容: 網友: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奧特曼,一定會好起來,加油! 光是留下聯系方式,想要為小男孩盡微薄之力的留言,后臺就有幾百條。 “我叫牟聰,是一名退伍老兵,在部隊任勞任怨多次得到上級嘉獎。” 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作為運輸兵,牟聰主動要求去抗震第一線運輸物資,當時剛剛地震完,余震不止,他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作為一名軍人,他在國家有難的時候,將生死置之度外,心里只想盡己之力,與戰友們并肩作戰。 作為軍人的牟聰是堅強的,可是作為父親的牟聰,他在病房外面卻是那么無助。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禮物,在家長的眼中孩子就像捧在手中的水晶球,每個家長都特別小心,不管是一場疾病、還是一個意外,對一個家庭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 在最近大火的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里,從兒子韋一航確診腦癌的那一刻,整個家庭就開始了“抗癌之路”。 全家人省吃儉用,桌子壞了好幾年,一直墊紙巾,卻從來沒換。 在得知兒子癌癥復發的時候,韋媽媽失去理智地質問那個乞討者,有手有腳,孩子健康,為什么不好好去賺錢養活自己的孩子 韋爸爸瞞著家人,休息時間去做滴滴兼職,每天深夜才回家,背心破了個洞都不舍得換。 卻在一家人吃飯時,談起給兒子治病的時候,突然崩潰。 這就是父母。在孩子面臨風雪的時候,祈求雪能下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一人承受。 父母跟孩子,永遠是羈絆最深的存在。不求你功成名就,但求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然而,死亡,這個宏大又習以為常的主題,落在孩子身上,就是一座山。 那種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那種眼睜睜看著孩子的生命一點點消失的絕望,一點點把他們吞噬。 不禁讓人想起《滾蛋吧!腫瘤君》中,主人公熊頓的父母。 父親去超市給身患絕癥的女兒熊頓買零食時,忍不住痛哭,那種將失去女兒的隱忍和難堪瞬間擊中了我。 母親抱著“奄奄一息”的女兒聽她的“遺言”,拭去女兒的淚,卻擦不完自己的淚。 孩子,是父母的一切。 有人說,有父母在,孩子才有根。 其實,對于父母來說,只有孩子在,父母才有活下去的動力。 DAP有話說 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希望,孩子就是未來,孩子就是理想。 也許,父母經常對孩子寄予的希望過大。 也許,父母總是將自己不能實現的理想放在孩子身上。 也許,家的意義就在于通過時間來延續過去、現在和未來。 父母的意義,就是孩子的港灣,無論他們是哭是笑是鬧是歡喜,他們都不能放飛風箏,他們都是要牽絆著彼此。 毫無保留的愛和付出,這就是中國家長的責任。 他們即使有自己的愛好、自己的事業、自己的理想,都要主動讓位,聚光燈下只有孩子,孩子積極、孩子成長、孩子有明天,這就是中國家長。 《小紅花》里每個角色,幫5歲患癌兒子列愿望清單的爸爸牟聰,這都值得一朵小紅花的獎勵,尤其是這些家長的表現。 有病的孩子,可以積極、可以頹廢、可以憤怒、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情緒轉折,可是家長卻只有剛強,只有華山一條路,只有路在腳下,只能在薛定諤的未來路上陪伴,都希望未來的貓活著。 2021,相信世界依然會有奇跡,也希望這個孩子能趕緊好起來,將世界給予他的這份愛和善意傳承下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