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對他們戰國歷史的狂熱,就好比咱們一直最追捧的三國一樣,在那個群雄四起的年代,同樣是合縱連橫,很多時候好事的歷史學家也將兩國的人物進行對比 ,比如織田信長和曹操都是雄才偉略,劉備和豐臣秀吉同樣上演過“鳳凰男”逆襲,而一直隱忍的德川家康上位的手段頗有司馬仲達當年的影子。 電影《關原合戰》豐臣秀吉劇照 那撇開織田信長這個日本全民偶像,剩下的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誰更受歡迎呢? 在日本近代歷史學家的口中,經常掛著關原之戰流傳下來的一句話——“勝利在東軍,正義在西軍”。這句話的側面與其說是日本人對于關原合戰西軍的失利耿耿于懷或說為西軍保護主家的義舉所感動,不如說是這句話背后對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歷史地位進行一個定調,很顯然在日本民間,對于最先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喜愛要多過于德川家康。 電影《關原合戰》德川家康劇照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現在歷史認知豐臣秀吉比德川家康更受歡迎呢? 歷史上的兩人 豐臣秀吉可以說是日本戰國的一個另類,本身就是的一個沒落的武士家庭出身,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手段逐漸成為織田信長手下城主。 在本能寺事變后,他力挽狂瀾,收攏四分五裂的織田家勢力,并在南征北戰后,繼承織田信長的遺產,打破秀吉包圍圈,征九州,成為關白,統一日本 這種鳳凰男逆襲的典范成就了平民的夢想,自然有很多人視之為人生奮斗的目標。 豐臣(羽柴)秀吉,勢力范圍圖 而德川家康本身就是源氏貴族出身,更像是一個高貴的貴公子,正如咱們現在的仇富心理一樣,很多人看不上而且德川的一生,都是在陰謀和算計他人中渡過,自然不受自詡坦蕩的日本武士們所認可。 在夾縫中生存的德川,因此他更喜歡算計 除了人生閱歷之外,還在于兩人上位之后對待主家的態度上。 豐臣秀吉上位后,對織田家雖然做得不算好,但也不差,在對織田家的兄弟的處理上也算仁至義盡,信孝因為帶頭鬧而被勒令切腹,而即使信雄為了奪位聯合德川家康,雙方爆發小牧長久手之戰,但豐臣秀吉仍然選擇放秀雄一條生路,僅僅是減封地。 對織田信長曾孫子織田信秀(三法師)也很寬容,在秀吉獲得關白之后,還賜封了30萬石的領地,秀吉的恩惠讓秀信在關原之戰中,依然選擇了加入保衛豐臣家政權的西軍一方,可由此可見當時豐臣秀吉對于自己老上級的家人還算厚待。 織田信長嫡長孫,三法師 反觀的德川家康在這方面則顯得不夠光彩。 在豐臣秀吉去世后,為了奪權激化了自己和石田三成的矛盾,從而誘發了爭奪的豐臣家話事人的“關原合戰”。在關原合戰中,德川繼續利用自己的手段,加劇武斷派和文制派的矛盾。在自己的主力還在關東(秀康的主力在圍攻上杉家)的情況下,一手促成了豐臣家的內訌和衰敗。并在自己奪權的后,下令處死了身為自己外孫女婿的豐臣秀賴(豐臣秀吉嫡子)以及自己的外孫女,甚至于兩人的后代(家康的曾外孫)也一并被滅。而豐臣家的舊臣們有的被逼瘋(小早川秀秋),有的流放(宇喜多秀家),其手段可謂凌厲。 被德川家康逼自盡的豐臣秀賴和母親茶茶 所以從兩人的發家史上來講,豐臣秀吉更具奮斗者的個人魅力,而德川家康則顯得過于政客化,而且在對自己老板后代的處置上,豐臣秀吉更柔和,這一點比德川家康更“人性化”。 倒幕運動影響 “倒幕”就是倒德川家,日本最后一個幕府——德川幕府的統治,按現在的角度上講較為保守,講究傳統,因此雖然年國內百姓生活安定,但實際上“鎖國”政策已經讓日本嚴重落后于時代,在這種大背景下日本的一些下層武士們紛紛反抗幕府的統治,而這些人則是以“長州藩”和“薩摩藩”為主導,在取得倒幕成功之后,這些人要么成為大財閥,要么掌握日本海陸軍(長州藩掌握陸軍,薩摩藩掌握海軍)。 故而對于上一代的幕府的創始人——德川家康,肯定是要貶低的嘛,要么他們的倒幕就沒有正義性,因此在明治到昭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德川家康都是一個陰謀家,壞到骨子里的形象,他們將日本的落后均歸到德川家康“鎖國”的國策,以及不思進取的執政作風。 德川幕府最后的將軍,德川慶喜 當然之所以得這么“評價”德川家康,還有就是一些歷史原因。 當年在“關原合戰”中無論長州藩還是薩摩藩,都是當年西軍的后代,長州藩是當初的西軍主力毛利家的在戰后的封地,關原合戰之后德川家康讓毛利家從11國封地直接變成2國,而薩摩藩則是西軍的島津家的后裔。可以說推翻幕府也是他們復仇一戰。 而踩高自然要捧低,因而這段時間內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形象,豐臣秀吉的都成了很多國民的偶像,而豐臣秀吉的從底層的逆襲的例子也成了很多從底層出來的維新人士奮斗的明燈。事實上當年主導明治維新的很多人都是和豐臣秀吉一樣都是下層武士出身。 維新人士,他們和秀吉一樣來自底層 故而,出身的共通性,再加上又有共同的敵人——德川家康,自然也讓豐臣秀吉更受歡迎。 影視文化影響 在近代的電視劇和電影中,講究的是話題性,一個富二代出身,愛玩陰謀的長壽男,和一位底層出身,長相一般的鳳凰男卻逆襲成為日本的統治者。哪一個跟更有話題性?這結果自然顯而易見,所以豐臣秀吉的曝光度要遠高于德川家康,主角能是反面?故而自然的豐臣秀吉的影響要超過于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大河劇形象 而對于日本之外的戰國文化愛好者來說,他們喜歡將其與本國的名人進行帶入,正如雨田君在文章一開始說的那樣,劉備和司馬懿如果放在人群中,你們會喜歡誰,當然也不排除司馬懿粉,但社會的主流還是喜歡逆襲和寬厚的劉備。 故而咱們的很多戰國愛好者,自然是粉豐臣秀吉多一點。 德川家康大河劇形象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前面雨田僅僅是在分析為何豐臣秀吉比德川家康更受歡迎的原因,并非是單純批判功過和兩人比高低。事實上豐臣秀吉的評價比德川家康高,有很多時代和歷史的摻雜在里面,比如明治時代全民黑德川,但不否認德川統治下的江戶時代,是一日本最為和平和人口增長最快的時代。 因而,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不存在誰高誰低的問題,時代不同對比側重點也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