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孫瑞希 ![]() 在我十幾年的職業生涯中,面試了上千名大學生,我發現真正高效準備面試的沒幾個。他們有一份漂亮的簡歷,也收到了公司的面試邀約,然而面對關于職業理解、事件分析等提問,往往不能給出令人滿意的回答。 現在恰逢大學生春季招聘,今天這篇文章,就來探討一下面試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是什么?希望能夠助你贏得一場面試攻堅戰。 01 一份錯誤的答卷 我最近在看優酷出品的紀實性追更式綜藝《同一屋檐下》,其中一期講的是孫世睿去面試,因為自己并沒有準備充分失敗了。這期節目非常有代表性,側面反映了大學生面試中普遍存在的盲點。 我還原一下當時的情境。 李行向朋友推薦孫世睿去律所面試,面試時律所的虞思明律師一共問了四個問題。以下是對話部分。 問題1 虞思明:你對律師職業有什么理解? 孫世睿:自己真的接觸之后、學習之后覺得還挺有意思的。包括之前也看了幾部有關律師的電視劇,就覺得律師是一個挺帥的職業,然后就是能幫別人伸張正義。 ![]() 問題2 虞思明:假設你現在是某家律所的實習生,你的帶教律師交給你一個任務,要你把一份工作的法律文書遞交到某某法官的手里,但是這個法院的法官的聯系電話你一直是打不通的,你現在就被門口的保安攔下,你告訴我在這種困境下你會怎么辦? 孫世睿:(思考中)我現在能想到的就是首先我要保持冷靜,我會再嘗試幾次,但如果說還是打不通的話,我會先撥打電話給我自己的帶教律師。 問題3 虞思明:我們再討論一個問題,假設說你在一個刑事辯護案件中,我們的當事人他認罪,作為他的律師你發現這個案件不構成犯罪,你希望做一個無罪辯護,你準備用一個什么樣的方式和你的當事人進行溝通? 孫世睿:按照我傳統的思想,我覺得應該聽客戶的。 虞思明:(無奈地笑笑) 問題4 虞思明:你認為去一家律師事務所去面試之前,你需要做的最重要的準備工作是什么? 孫世睿:(思考半天)嗯,我覺得最重要的準備還是自我介紹吧。 虞思明:好,你要去這家律師事務所面試,你的第一步應該把這家律所的背景情況做一個充分的盡調,你要知道對方的需求你再去,可能比你單純地輸出你自己的一些特點信息要有效果,對于你成功拿到offer也更加有意義。不過還好,你還很年輕,你是大二學生,你有很多機會…… 看到這里,你應該品出了“婉拒”的味道。就連“人間清醒”李誕都認為,弟弟的面試完全是一份錯誤答卷。而這樣的面試場景,是很多大學生都遇到過的。 你無法證明你是這份工作的最佳人選,因為你想要的是推銷自己,而企業想要的是匹配的“人才畫像”。 02 當你準備面試時,到底在準備什么? 作為HR,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整個招聘過程中,甄選出“誰才是企業想要的人才”。注意,企業想要的未必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適的。 怎樣才能知道誰是最合適的呢?這里面有一個工具叫做“人才畫像”。簡單來說就是企業把需要的人才的特征描述出來,為招聘、錄用員工提供依據。 人才畫像的基礎是JD(Job Description)職位描述。它包含兩部分:崗位職責和任職要求。 崗位職責反映的是一個崗位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內容以及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它強調的是“事”。 任職要求是指完成這個崗位的工作內容所需要的行為能力和素質要求,它強調的是“人”。 行為能力包括學歷、知識、技能、經驗。素質要求則是指任職人員的個性特征、興趣偏好、價值觀等。比如:主動性、人際能力、客戶意識、成就動機。 以往,普通企業往往看重職位描述中的行為能力,比如學歷、經驗,而忽視素質要求。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行為能力決定你會不會干這個工作,這只是對求職者的基本要求,而對一個人的工作績效起長遠影響的是素質要求。 當你準備面試時,到底在準備什么? 實際上,你不僅要全面地分析自己,把自己的行為能力展現出來,還要把自己素質層面與崗位最契合的部分展示出來,讓面試官看到你與崗位的適配性以及穩定性。 03 面試前的4個準備 提升你的競爭力 具體該怎么做呢? 第一步,了解目標公司的信息 面試前,先從官網、官微開始收集資料,重點研究公司的歷史沿革、經營理念、業務布局、組織結構、主要領導、財務數據等,對公司的發展狀況和未來發展方向有一個基本的認知。 第二步,了解應聘崗位的信息 這一步由于公開資料并不集中,所以往往需要擴大搜索范圍。一是熟讀招聘崗位的要求,二是搜索同行業相似崗位的招聘要求,也可以在領英、脈脈、知乎等平臺搜索信息。目的是提取目標崗位的任職要求關鍵詞。比如:團隊能力、洞察力、人際敏銳。通過這些關鍵詞有的放矢地做面試準備。 第三步,了解面試官的信息 通常情況下,HR會通知面試者由誰來面試,這時候你可以在各類社交平臺上用公司名+面試官名字進行搜索,提前了解面試官的信息。 如果HR沒有告訴你由誰來面試,你可以在社交平臺領英、脈脈、新浪微博等搜索一下HR或者你要面試的部門負責人的名字,看他們在什么場合下,發布了什么樣的言論。根據這些信息,拼湊出TA可能對你面試的崗位的規劃和期待,確保對可能出現的面試問題應對自如。 第四步,對可能出現的面試問題提前演練 1、你為什么愿意到我們公司來工作? 這時,你面試前收集的公司資料開始發揮作用了。你可以根據資料分析,談談這家公司的優勢對你的吸引力。 2、你怎么理解你應聘的職位? 通過前面第二步,了解應聘崗位的信息,你可以進一步深挖自己對崗位的理解。注意,有些面試官不會直接問你,而是通過虛擬情境來考察你對崗位的理解。 他們會假設一個工作場景,拋出一個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候選人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會遇到的,他們希望看到候選人會如何處理這些問題,以及處理的方式是否適用。 這類問題最好用具體的事例來展示自己。記住一個工具:STAR法則。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 具體來說就是:①情境,事情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②任務,要完成一個怎樣的任務;③行動,你采用了什么行動;④結果:結果如何,你學習到了什么。 3、你的職業規劃是什么?五年或十年后,你認為自己能做出怎樣的成績? 注意,這個問題面試官要考察的重點是你的個人發展目標與公司發展目標是否一致。所以,千萬不能自嗨。你的談話重點要放在如何為公司盡力,而不是公司更有利于你的職業發展。 具體來說,可以根據你所應聘的崗位中等偏上的職業發展水平來闡述。太低了顯得你不上進,太高了顯得你急躁冒進。 比如,你應聘的是人力資源部的普通職員,5年后你可能做到了經理、10年后你可能做到了總監,想想要做出這樣的成績,你需要加強哪些能力才能更好地為公司創造價值。 4、你能接受加班嗎? 每家公司都有加班情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你需要了解的是自己對加班的耐受度是多少,然后問面試官公司的加班頻率。 如果能夠接受,就用一句冠冕堂皇的話來回答:“我會盡全力配合公司工作,當然我也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加班?!?/p> 如果不能接受,實打實地回答即可,畢竟強扭的瓜不甜。 5、你有什么要問我的嗎? 忌答:沒有什么要問的?;谇懊鎸镜男畔⑹占徫坏男畔⑹占?,這個問題可以從公司的發展方向、業務布局方面來拋出問題,也可以問問公司對你應聘的崗位有什么期待來拋出問題。 總之,面試不是單方面地輸出自己,而是展示與企業匹配的人才畫像。 除了以上這些,你還有哪些妙招?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 作者簡介:孫瑞希,生涯咨詢師,個人成長教練。著有以職業生涯個案剖析為基礎的書籍《刻意成長》。書里集中了職業轉型、職業定位、優勢升級、興趣變現、能力重塑等常見的人生發展問題,并給出了具體的行動方案,是為數不多的提供實戰性成長方法論的好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