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人面對壓力,會感覺興奮,而有人會出現消極行為?作為HRBP,如何正確的處理壓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壓力被定義為一種激活狀態的心理反應。壓力(stress)這個詞至少在500多年前就發明,當時用來描述人類對惡劣環境的反應。在20世紀30年代,加拿大生理學家漢斯·塞爾耶( Hans Selye)首先將壓力的概念用于生物醫學領域。塞爾耶通過研究老鼠發現,人對壓力環境有著相當一致生理反應,后來,塞爾耶提出了著名的“壓力與適應學說”,塞爾耶被稱為“壓力理論之父”。下面是塞爾耶的“壓力體驗模型”,描述人們遇到壓力之后的三個階段反應:警報反應、抵抗反應、精疲力竭。發生在威脅或挑戰時候,開始激活生理應激反應時,不過,個體的能量水平和應對效能,隨著最初的“電擊”而降低的。開始激活各種生化、心理和行為機制,以克服或消除壓力。為了將能量集中在壓力源上,身體開始減少免疫系統的資源。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人們在經歷長時間的壓力,更容易感冒或得其他疾病。如果壓力源持續存在,會進入第三階段,即精疲力竭。大多數人都能夠消除壓力的來源,或者在精疲力盡之前將自己從壓力的來源中解脫出來。然而,經常陷入精疲力竭的人,長期來說會增加生理和心理損害的風險。壓力通常被描述為消極的經歷,這沒錯,如果壓力癥狀比較嚴重,會給人造成生理、情緒和行為三種不良反應。容易影響心率、血壓、呼吸頻率、瞳孔大小和出汗,如果壓力癥狀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還有可能帶來相關疾病,如偏頭痛、潰瘍、結腸炎和過敏。因為壓力導致人體系統失衡,從而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因此,壓力過大的人更容易得病。尤其是對精神壓力反應最強烈的個體,會增加他們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比較典型的包括焦慮、緊張、抑郁、氣餒、感覺無法應付、無聊、長期疲勞、絕望感和各種防御性思維。焦慮其實就是對壓力的一種反應,包括對工作表現的緊張、不安和緊張。由于健忘和注意力或判斷錯誤而導致工作表現突然下降,如果壓力特別不舒服或令人厭惡,它會降低工作績效,對于更復雜的工作,影響更大。而且,對于一個員工來說,一個壓力事件可能會引發一個、兩個或所有三個壓力,最終影響績效結果。如圖所示。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近一半的員工在工作時承受中度到重度壓力。66%的員工表示,由于壓力太大,他們很難集中精力完成工作。此外,據估計,有一半的員工缺勤是由于壓力。壓力成本的估計還包括工作倦怠和工作事故導致的生產率下降,工作倦怠的癥狀是疲憊、憤世嫉俗、脫離工作、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過重的壓力對許多員工來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既影響他們的身體、情緒、態度、動機,也影響們的工作績效。當然,壓力不見得都是壞事,壓力是我們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它也成為激勵人們實現目標,在生活的挑戰中取得成功的助燃劑。1908年,哈佛大學心理學系兩位學者羅伯特耶克斯和約翰多德森,經研究發現,一些高管在良好的壓力下“茁壯成長”,對他們來說,存在一個最佳的工作壓力水平,這就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這個定律的邏輯是,低中等程度的壓力,會刺激個體提高其反應能力,個人會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務。但是,太多的壓力會給一個人帶來難以實現的要求,從而導致績效下降。舉HR一個小例子,一些HR不太喜歡財務出身的HR高管,因為這些人的數據考核非常可怕,以至于這些跟他們打交道時很煩躁,亞歷山大。而有些HR可能會很適應,甚至還很驕傲去展示他們各種高質量的人工成本、人均產出等績效數據。談到壓力背后的原因,估計所有人都有話要說,比如拼多多事件996背后的加班,糟糕的管理者,反人性的組織文化……等。密歇根大學教授尤里奇在一次演講中說過,幾十年前,他去紐約的IBM總部,給IBM高管上課,當時所有人,包括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每周工作35-45小時,辦公室一到下午5:30就空了。那時,每當IBM員工遇到健康問題,他們就會請假,他們至少會有五周的假期,這個假期,你不能用手機、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跟他們聯系。尤里奇說,這些日子早就一去不復返了,如今,同一棟樓的員工每周工作60到80個小時,即便有健康問題也得繼續工作,而且幾乎沒有真正的假期。所以說,不單單是中國的企業,美國的企業也有996,而且,IBM并不是唯一一家員工工作時間長、很少休假的公司。美國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44%的美國人說他們工作過度,40%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在過去兩年內沒有真正的假期。第一種解釋是全球化和技術進步的結果,人們越來越多地在遙遠的時區和同事一起工作,他們必須保持隨時上線,這使得工作和個人生活很難分開。第二個因素是,許多人陷入了消費主義,他們想購買更多的商品、住更大的房子,因此,需要通過更長的工作時間獲得更多的收入。第三個原因,有部分職場精英習以為常,而且還把超出正常工作時間的辛勤勞動當成一種榮譽,以體現他們“精英能人”的象征,比如像金融、咨詢、廣告等行業。當然,你也可以解讀出來更多的原因,比如資本家“割韭菜”和反人性的企業文化,同事之間的社交壓力等。我們來看看,組織行為學專家,對壓力源的專業分析,他們一般把壓力源分為四個維度。阻礙性壓力屬于“被動性”壓力,挑戰性壓力源屬于“主動性”壓力,如圖所示:最典型的就是呼叫中心小姐姐,一方面,她們需要對與他們交談的人保持禮貌和回應,另一方面,她們需要在每次通話中花費盡可能少的時間完成工作。指員工缺乏關于某個角色需要做什么的信息,比如說員工被要求從事一些項目,但他們很少得到關于如何做事情的指示或指導。當一個人所擔任的角色要求很高,以至于他根本無法有效地履行部分或全部角色時,角色過載作為一種壓力源在許多不同行業的員工中變得非常普遍。例如,投行和咨詢業的人工作量非常大,每周工作80-100小時是常態,而且從事這些工作的人還表明,即使他們工作時間是原來的兩倍,他們也無法有效地完成所需的大部分工作。包括必須處理不必要的文書、辦公設備故障、與刻薄的同事進行惱人的互動,和無用的交流。傳統HR應該對這個有共鳴。盡管這些日常麻煩的例子看起來相對較小,但綜合起來看,它們可能非常耗時和有壓力。根據一項調查,40%的高管每周花半天到一整天的時間在無用或無用的溝通上有一些崗位的員工天生就是跟時間賽跑的,比如快遞小哥,當然,他們大部分人會傾向于認為這些情況更具挑戰性,而不完全是阻礙因素。 比較典型像研發、技術、管理崗位,他們的工作過程、工作產出的形成比較復雜,變量比較多,很多人會視為挑戰,樂在其中。指一個人對他人承擔的義務的性質比較重要。最典型的是空中交通管制員,每天可能要對成千上萬人的生命負責,還有每天在路上跑的司機,也肩負著乘客的生命安全。對于很多成家的員工來說,工作角色的要求往往阻礙了他實現關于家庭角色的要求(反之亦然),這也稱為“工作與家庭沖突”。許多生活事件(比如相親、結婚等)被認為是相當有壓力的,特別是當它們導致一個人的生活發生重大變化時。這類壓力源在經濟衰退或經濟衰退期間具有高度相關性。當人們擔心由于無法控制的經濟因素而失去工作、住房和畢生積蓄,你可以這一次疫情普通人背后的壓力。具體例子包括承諾參與家庭活動的時間,如旅游、舉辦聚會、規劃和改善家庭環境。 包括參加教育項目、音樂課、體育鍛煉、與愛好相關的自我教育,這都是良性的壓力源。可以參考上面的表格,比如婚姻,新家庭成員的加入等,這都屬于積極的壓力源頭,而不都是消極的因素。分享一個應對框架,主要有兩種應對方式:行為方法(以解決問題為中心)、認知方法(以情緒和思想為中心)。行為方法——簡單的說,你要面對問題,主動尋求建議和幫助。 認知方法——簡單的說,你要告訴自己,這個問題/工作并不那么重要。策略是我們用來應對一種情況的特定行為和認知。當然,所有應對方式的恰當性以及成功與否取決于個人和環境因素,這里提供兩種策略:第一種稱為控制策略。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堪重負,最好的策略,是你應該跟你的老板去談一談工作量的問題。研發表明,當人們擁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時,他們更傾向于使用控制策略。如果你的確無法控制壓力源,逃避策略也是有益的。比如說公司老板對你來說,是一個不可預測和無法友好相處的,你最好就不要試圖去控制,而是有技巧性的避免與他接觸,這對兩個人都有好處。這個不用多說,有些員工需要偶爾從瘋狂的工作節奏中解脫出來。休假可以使原本可能精疲力竭的工人重獲新生。健康計劃中提供的活動至少包括:幫助戒煙、減肥、改善飲食,定期的鍛煉計劃,比如,有的公司在員工午餐時間聘請瑜伽教練,帶領他們進行伸展和呼吸練習,幫助緩解壓力,提升幸福感。幫助員工克服壓力的一個有效方法是讓他們有機會在公司辦公場所小憩。每天讓員工通過小睡15到20分鐘,以幫助他們恢復警覺和記憶力,并減少疲勞度。組織管理壓力的新方法的一個例子是在大樓外(天氣允許的情況下)舉行大約20分鐘的步行會議。組織一些非對抗性的體育鍛煉,如有氧運動、散步、慢跑、游泳和騎自行車,運動有助于對抗壓力,是因為人體釋放內啡肽,以及大腦中產生的嗎啡樣的化學物質,起到止痛藥和抗抑郁的作用。重新設計工作,賦予員工更多的責任感、更有意義的工作、更多的自主權和更多的反饋,因為這些因素使員工能夠更好地控制工作活動,減少對他人的依賴。通過搭場子等活動形式,增加與員工的正式組織溝通,減少角色模糊和角色沖突,減少的工作不確定性。有證據表明,增強員工參與度可以減少心理壓力。許多人的時間管理不善,沒有形成良好的工作節奏,這是壓力的來源。一些常見的時間管理技術是:1)學會待辦事項的梳理;2)根據優先事項而不是你能完成的事情來安排活動;3)先完成困難的任務;4)排除分散注意力的空閑時間,專注完成任務。這些時間管理技能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減少拖延,將精力集中在眼前的目標上,甚至在面對不那么令人費解的任務時也能增強動力。可以通過冥想、催眠和深呼吸等放松技巧自學減輕緊張感。每天15或20分鐘的深度放松可以釋放壓力,提供明顯的平靜感,以及心率、血壓和其他生理因素的顯著變化。- 接納自己:屈服于你的情緒。如果你生氣、厭惡或困惑,承認你的感受。壓抑情緒會增加壓力。和朋友或咨詢師談談你的問題。
- 休息:從緊張的環境中稍作休息,做些小而有建設性的事情,比如洗車、清空廢紙簍或清理抽屜。
- 按摩:因為它可以放松緊繃的肌肉,改善你的血液循環,讓你平靜下來。
- 專注:全神貫注地閱讀至少30分鐘,把所有的電子設備都收起來,不管一開始有多痛苦。在家里有一個安靜的地方,每天在那里享受短暫的閑暇時光。
- 散步:從日常生活中悠閑地休息一天,或者至少在壓力特別大的一天散個步。
- 坐在桌子前:完成你已經開始的事情,不管它有多小。完成幾乎任何事情都能減輕一些壓力,特別是如果你是以目標為導向的。
- 隨時動手工作:努力去工作,但不是完美的工作。用你的雙手工作,做一件愉快的事情。
- 吃健康食品:盡量少喝含咖啡因或含酒精的飲料,改用果汁或水,多吃水果或蔬菜,而不是垃圾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