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時候,當(dāng)堯帝巡視華山時,那里的人民就曾祝他“多子,長壽,富貴”。可是,這一切都被堯帝給一一拒絕了。 在《莊子》中有這么一段堯帝語錄的記載:“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 從此,古人便把人們對堯帝的祝賀稱之為“華封三祝”。 而這“華封三祝”的背后,體現(xiàn)的便是大多人的心愿,那就是人能夠養(yǎng)育眾多的兒孫,有著長久的壽命,也有著不可言喻的富貴。 但是,為何舜帝會拒絕呢?僅僅是因?yàn)樗鋈说疵赐敢磺袉幔科鋵?shí),并非如此。 這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并非是完美的,也并非是幸福的。所有看似幸福的事情背后,都隱藏著或多或少的災(zāi)難。 就拿多子這件事來說,是否真的如同古人所言一般,多子便是多福呢?如果真的如此,那有不孝子存在的家庭,又怎么可能和諧美滿呢? 就拿長壽這件事來說,要是人人都能長壽,而且沒有病痛,那自然是好的。可要是疾病纏身,那么人再長壽,也不過是受苦受難而已。 在莊子看來,長壽與否,這跟身體健康的程度有關(guān),那是不可勉強(qiáng)的。富貴如何,這就只能看天意了。 其實(shí),人活到最后,拼的不是多子和長壽,而是緊緊抓住這三個方面。 ![]() 01.人活到極致,拼的是“通悟” 莊子有言:“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丑窮。” 一個普通人,不應(yīng)該把長壽看成是快樂,不應(yīng)該把夭折看成是悲哀,不應(yīng)該把通達(dá)顯貴看成是榮耀,更不應(yīng)該把貧窮看成是恥辱。 因?yàn)楦毁F和壽命,或者說是成功和失敗,這都不是人自己能夠控制的。你能得到,既跟你的努力有關(guān),也跟你的命運(yùn)有關(guān)。 大多人就會疑惑,人活著不就應(yīng)該強(qiáng)調(diào)功成名就,然后富貴一生嗎? 退一萬步來說,這樣的目標(biāo),真的有人能夠做到嗎? 曾有一位虔誠者叩拜上天,他向上天懇求道:“蒼天啊,我這輩子只想賺到大錢,家庭幸福,老人孩子都能夠長壽安康。” 蒼天回應(yīng)道:“如果每個人都能實(shí)現(xiàn)這樣的愿望,那么還要我這個天干什么呢?干脆由你來當(dāng)這個天好了。” 虔誠者這才明白,原來這世間的一切,都是有缺憾的。 人不應(yīng)該為了富貴與否,以及長壽如何而或喜或悲,而是要學(xué)會“通悟”,看透這一切,才能心安一輩子。 ![]() 02.人活到極致,拼的是“順道” 《莊子》中有言:“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 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你能得到什么,這就是你“時運(yùn)”的問題了。而你會失去什么,那你終究是要順從的。 因?yàn)樵谀阈陌搀w健之時順其自然,那么你身外所存在的哀怨和大樂之情都不會侵?jǐn)_到你。 尤其是那些活了六七十歲的老年人,他們更要明白,人所得到的一切,這都是“道”賦予人的,而不是憑空得來的。 所謂的“道”,其實(shí)并不復(fù)雜,就是大自然的規(guī)則,社會的法度,做人的準(zhǔn)則而已。 而我們常言的天道,人間道,人道,便是這三者的對應(yīng)。 在生活中,為何人總是活得不幸福,不是這里說痛苦,就是那里說不順心如意呢? 就是因?yàn)檫@些人索取的太多了,并沒有做到“順其自然”,而是讓欲望掩蓋了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出現(xiàn)“逆道而行”的做法。 人活到極致,拼的不是壽命,也不是多子,更不是富貴。 正如莊子所言一般:“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白駒過隙的一生,就該有著順其自然,知足常樂的人,而并非求取太多,以至于連累了自己,也禍害了家人。 ![]() 03.人活到極致,拼的是“修心” 《 莊子· 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這世上最大的悲哀,莫過于人的心已然死去。而與生命相比,壽命的長短更要排在次要的位置上。 為何說人心要比自身的壽命更為重要呢? 古賢人有言:“心存而身存,心死而萬物悲。” 要想身體更好地存在,要想健康能夠永存,那么人的心肯定要變得“通透”起來,能夠頂?shù)米∵@四方困頓的磨礪。 而一旦人的內(nèi)心出現(xiàn)了問題,那么這個人哪怕是壽比南山,也不過是活成一具毫無靈魂的軀體而已。 古時候,曾有這么一個老者,在他60歲那年,他尋找到了一位得道之人,希望對方能夠指點(diǎn)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長壽。 而得道之人只說了一句:“壽增則病多,命厚則福薄,唯修心可永存。” 老者不以為然,還是選擇了前者,而沒有考慮修心。 于是乎,在他的往后余生之中,他便只能每天都懷著陰沉的心去過日子,根本沒有感受到長壽帶來的幸福。 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道理也是一樣的。不管你長壽與否,都不要過分計(jì)較,因?yàn)槟阌?jì)較不來。如此,將壽命交給上天,將修心交給自己。這才是天道。 文/舒山有鹿 |
|